聽說要拍照片,老伴兒趕忙幫黃阿婆整理頭髮
閩南網(微博)9月27日訊 「Hello(你好)!」「Byebye(再見)!」「Howdoyoudo(你好嗎)?」這些簡單的英語句子,很多人都會,但對市區東淮社區78歲的黃德華阿婆來說,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黃阿婆悄悄地捧起30多年前買的英語教材,從ABCD開始,自學起英語,光是記下這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和寫法,阿婆就抄寫了幾百遍。平時一有空,黃阿婆就要坐下來抄抄寫寫,再朗誦英文,一年過去了,如今她已經認識了不少單詞,還能進行簡單的對話。
兩本舊書配老花鏡 七旬阿婆勤學英文
「活到老,學到老嘛,最重要的是開心!」黃阿婆說,自己學英語沒有特別的目的,就是覺得好玩。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把英語學好,然後跟學英語專業的外孫對話一番。
黃阿婆學英語的工具特別簡單,只有兩本泛黃的工具書——《英語語法手冊》和《簡明英漢科技詞典》,兩本都是1978年出版的。她以前是學機械製造的,有時候會需要查一些英文單詞,因為用得少,當時買的兩本英語工具書就一直壓箱底,30多年過去了,還特別新。「後來想學,我就想起了這兩本書,你看,都被我翻舊了。」
說起自己學英語的動機,黃阿婆講了個小故事。幾年前,她聽見她一個外孫和從香港到泉州來玩的親戚對話,說的就是英文。聽來聽去,只聽懂兩個字,「泉州」。「我問我外孫才知道,原來泉州用英文念也讀泉州啊,就覺得很有意思。」
後來,也沒跟兩個女兒講,黃阿婆就開始自學了。從26個英文字母開始,到最簡單的單詞,再到基本的對話,光是練習本就寫了好幾本。不過,學英語不能只會寫而不會讀,發音上黃阿婆也全靠詞典裡標註的音標,「也不知道說得準不準,以後說好一點,等我外孫來了,要好好跟他對話一下!」
英語成生活調劑 老伴是唯一的聽眾
黃阿婆的老伴今年79歲,叫陳建民,夫妻倆結婚53年,過了金婚。對老伴學習英語這件事,陳老伯顯然很配合,他是黃阿婆唯一的聽眾。
黃阿婆說,自己患有心臟病,醫生告訴她要開心樂觀,心態要平衡。學英語後,她覺得自己生活變充實了,有時還能跟老伴開開玩笑,用英語對幾句口語,生活中常常是歡聲笑語,心情也變得很好。
學會幾句英文,黃阿婆不忘向老伴「耍耍寶」。有時,黃阿婆會教老伴幾句,什麼「goodmorning(早上好)」之類的,久而久之,陳老伯還會用英文給老伴道早安了,對此她感到很開心。「老頭子還會說,『Iamboy,youaregirl。(我是男生,你是女生)。」黃阿婆說,老伴還是自己唯一的學生呢,而且學得很認真。
現在,每天下午睡完午覺,黃阿婆會先看看報紙,再坐下來學英語,有時寫一寫、抄一抄,有時大聲地念單詞讀句子,陳老伯呢就坐在旁邊聽,一邊練練書法,兩人的晚年生活,真是充實又快樂。(本網記者 張帆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