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沒有育兒經驗的我們簡直是操碎了心,特別是孩子還不會清晰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以往經驗來判斷孩子是否熱著、冷著、餓著、撐著。
每當我們覺得孩子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都是緊張萬分,雖然去醫院檢查後沒什麼大的問題,我們仍然不太放心,生活中更是小心翼翼,一點都不敢馬虎。
對於初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我們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去學習,然而卻總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時候。
其實我們都知道,小寶寶能吃好睡好就沒必要太過焦慮了,所以我們的精力也大多花在寶寶的飲食上面。
兒子兩歲了,因為最近我和寶媽都比較忙,就把兒子送到老家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幾天。
活潑可愛的兒子好像天生就會討好人,玩了幾天之後反而還不願意回家了,你問他「要不要回武漢呀?」他會立馬就說「不要!看不到奶奶了!」
逗得奶奶開懷大笑。
前幾天,奶奶打電話說兒子有事沒事就跟她說「肚肚疼」,可是該吃還是吃、該拉還是拉,平時也沒有任何異樣,照樣樂呵呵地在奶奶家後院玩耍。
細心的奶奶很不放心,以為是孩子吃多錯壞了積食,再加上離醫院很近,就帶小傢伙去了好幾趟,可是醫生也檢查不出什麼問題,最後還是讓他們回來觀察兩天。
奶奶打電話的時候,兒子在一邊,剛聽說肚肚疼的事,就開始在一邊喊「肚肚疼……小朋友肚肚疼!」
奶奶說出了原委後,我在一邊快忍不住笑了。
之前兒子在這裡的時候,有一次寶媽肚子疼,喊著讓我給她揉揉,兒子在旁邊,看著很好奇,我就跟他說:「媽媽吃壞了,肚肚疼,我們給她揉揉好不好?」
於是我倆就開始給寶媽揉肚子了,看著寶媽一臉享受的樣子,我逗兒子說:「你肚肚疼不疼呀?要不要爸爸給你揉揉?」
「好的!」兒子覺得很好玩兒,就趕緊躺下了,我一邊輕輕地摸他的肚子,一邊撓他痒痒,逗得他咯咯直笑,問他舒不舒服,他還正兒八經地說「好舒服!」
後面他該玩兒還是玩兒,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一大早起來,第一句話就是「小朋友肚肚疼!」
搞得我還緊張了一下,後來連續好幾天,他有事沒事就會來這麼一句,就是想要你給他揉肚肚,而且還很享受的那種表情。
奶奶聽我說完,氣得說要拿棍子抽我,不過鬧劇過後我們其實也不敢大意,對孩子的飲食我們從來都不敢馬虎。
準確點說,我兒子到今天剛好兩歲零一個月,在這兩年多時間裡,他只得過一次小感冒,去兒童醫院開了一點藥,第三天就好了。
除了現在有點淘(話說這麼大的孩子哪有不淘的哦),基本上沒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真的為我們省了不少心。
俗話說「病從口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點我們也都認同。對於小孩子來說,抵抗力比成年人要弱很多,所以我們對兒子的飲食一直都特別在意、也一直很用心。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也是這樣。
從六七個月開始吃輔食到現在的一日三到四餐,都會儘量做到營養衛生多樣化,小傢伙也很給面子,大多數時候給他做什麼,他都能當成人間美味吃得乾乾淨淨。
雖如此,我從來都不敢認為自己做得很成功,其實有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說關注你神逗奶爸很久了,你口口聲聲說「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可怎麼就沒見你寫過幾篇真正的育兒文章,反而總是在寫家長裡短的事情?
這裡容我解釋一下,寫家庭倫理的文章是基於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認為父母的言行,孩子從小就在模仿,言傳身教或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而我沒有寫關於孩子培養方面的文章,主要因為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對我來說,我現在也是在「照書養」,個人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驗證的東西,不能盲目分享出來。這也是我們自媒體人的最基本的自我約束,也是最基本的責任。
說到這裡,個人推薦一本不錯的少兒輔食書。當初也是朋友給我推薦,個人很受用,也為我的奶爸工作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書的作者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註冊營養師劉長偉。
這本書也同時得到了很多育兒專家及wb大V的推薦,比如育兒專家張思萊wb大V王玉玲。
內容豐富而細緻,215種營養輔食製作攻略以及營養價值與功效都有詳細說明,我們總能找到熟悉的食材,為孩子做出不熟悉的營養輔食。
如有需要,可以頭條搜索「凌晨爸媽推薦」幾個字,自己去了解,我這裡不賣哦!
言歸正傳,在3歲以下孩子的飲食方面,經過我自己的學習總結和實際操作,這裡分享3個原則,供大家參考,希望我們的寶寶都能健健康康成長。
1、少吃多餐原則
眾所周知,小朋友們的腸胃功能還不夠完善,而他們卻很難有節制,父母常見的一個誤區是看到小寶寶特別喜歡吃一種東西,就放任它去吃,想著多次兩口應該沒事問題。
事實上或許多吃幾口沒問題,卻會有可能引發營養過剩而來的肥胖症以及影響到小寶寶下一頓餐/奶的食慾,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到了平常孩子要吃的時候,寶寶卻不想吃、不好好吃的問題。
再加上寶寶的胃容量小,所以少吃多餐是3歲以下寶寶進食的第一原則。
2、食材常見原則
現在的市場上,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很常見,不是說反季節的蔬果吃了就對孩子不好,只是常見的時令蔬菜不論是在生長還是在運輸的保存上都更安全一些,關鍵是常見食材隨時都可以買到。
給寶寶吃常見食材做的食物引起不適的風險要低很多。
3、循序漸進原則
當孩子需要添加輔食的時候,我也很緊張,找了大量的資料作參考,生怕孩子吃了之後會不舒服,後來有了上文推薦的這本書,基本上就沒什麼擔憂了,書中不僅給了很詳細的輔食製作過程,也會說明什麼月段能不能吃。
對於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整的寶寶來說,輔食的循序漸進原則很重要。
——END——
【文/神逗奶爸 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今日話題:您在帶寶寶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讓您啼笑皆非的事情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