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三角區」擠痘險丟命
專家:保持面部清潔讓痘痘自愈,如果痘痘多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長沙晚報9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劉瓊潔 孫兆敏 劉美華)秋季是痤瘡易發時節。近日,江西萍鄉一名8歲8個月的男孩軒軒(化名)因鼻翼周圍長了痘痘,軒軒奶奶用牙籤挑破膿點使勁幫孫子把痘痘擠掉,沒想到第二天軒軒雙眼腫了起來,不僅流出黃色分泌物、疼痛難忍,還出現了頭痛及高熱的症狀,家人立即將軒軒送往當地醫院就診。因為軒軒病情危重,隨即被轉至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醫學一科治療。
入院時,軒軒精神反應差,雙眼腫脹、疼痛明顯,不能觸碰。該院副主任醫師蔡姿麗介紹,軒軒擠了「危險三角區」的痘痘,這個區域血管密集並與顱內海綿竇相通,當出現疥、癰等細菌感染後,若人為將痘痘擠破,很容易使細菌通過血管進入顱腦,造成顱內感染及嚴重的眼部感染和敗血症。目前,經過積極治療,軒軒病情稍有好轉。
該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新萍介紹,面部「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梁骨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它包括了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這個區域靜脈非常豐富且血管沒有瓣膜,相當於沒有阻止血液雙向回流的「閥門」,隨意擠壓痘痘,血液可能單向流向顱內,極易引發顱內感染,出現寒戰、高熱、頭痛、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發生敗血症、膿毒血症、顱內靜脈炎、意識障礙危及生命。張新萍提醒家長,如果孩子面部長了疥瘡、癰或痘痘,應謹慎處理,千萬不要隨意擠壓。正確的方法是保持面部的清潔,讓痘痘自愈,如果痘痘多,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或用藥。另外,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