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小鈞原本是一名職業電競選手,後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戰隊在家待業。去年他偶然接觸到比心陪練,並考取了「電競陪練師」資質證書,成為了一名全職電競陪練師。憑藉過硬的遊戲技術,如今小鈞月收過萬,積累了一批忠實用戶。
伴隨電競產業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小鈞一樣,將電競陪練作為新的職業選擇。根據比心陪練官方數據顯示,通過平臺基礎資質審核和身份認證的電競陪練大神有超過600萬人,全職平均月收入接近8000元,兼職平均月收入在2900-3000元之間。2020上半年新增遊戲陪練大神中,三四五線城市佔比增至48%,超過95萬人。
「用戶在就業維度的訴求非常強烈,他們不僅僅希望通過遊戲技能分享持續賺取收入,也希望這是一份被更多人認可並且有可持續發展空間的正式工作。」比心陪練CEO劉華告訴第一財經。
對於比心陪練而言這既是市場所需,也是行業規範化發展必經之路。回顧過去20年中國電競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孵化出賽事、職業俱樂部、直播平臺、電競陪練等業態。其中連接「大神」與「老闆」的電競陪練在經歷「碎片化」、「平臺化」階段後,開始邁向「品牌化」發展。
劉華認為電競陪練平臺只有立足長遠發展,兼具業務增長思維和品牌形象構建的企業才有機會成功,關注發展的同時,也必須注重安全治理等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為社會、產業和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不得不說在線新經濟吸納就業的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但也面臨職業界定難和保障難問題,為此比心陪練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的指導下,起草了《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標準》,將電競陪練師具體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資質,並對職業技能要求和相應的職業規範做出了清晰的界定。
2019年8月1日,電競陪練師行業標準發布,並同期上線了「電競陪練師技能認定平臺」。通過資料審核、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等層層考驗之後,報名者將可以拿到國家認可的資質證書。據了解目前通過國家電競陪練師職業資質認定考核的有近3萬人。國家資質考核既是對電競陪練師身份的認可,也是對專業能力的良好背書。根據比心陪練平臺統計,有「電競陪練師」標籤的陪練大神平均收入要比普通陪練大神高30%以上。
得益於遊戲剛需、電競風潮驅動,以及疫情「宅經濟」催化作用,如今比心陪練平臺上已有註冊大神超過600萬人,其中有接近200萬為2020年新增,玩家註冊數已超5000萬人,約有2000萬用戶為今年新增。伴隨用戶的急劇增大,如何強化社區生態治理、打造未成年人安全用網的生態環境,關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力,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要義所在。
「如今平臺內容生態治理是比心陪練長期發力在做的戰略級工作建設。」劉華說道。據了解目前比心陪練風控系統包括實時風控平臺、離線風控平臺、內容審核平臺、資金安全平臺、舉報處理平臺、用戶申訴平臺「六大平臺」,不僅引入了數美科技等行業頂尖第三方風控技術,還配置了400多人的風控審核團隊。此外比心陪練還通過淺化舉報入口和舉報激勵體系,鼓勵用戶參與到平臺生態治理。
在「健康電競」、「綠色電競」行業呼籲下,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每個線上娛樂平臺應盡的社會責任。針對未成年人比心陪練的「護苗行動」從「用戶註冊」環節開始,覆蓋用戶在平臺內完整的行為路徑。
例如平臺已上線了青少年保護模式,通過彈窗提醒監護人設置密碼,開啟該模式後,將嚴格限制其使用比心陪練app的核心功能。另外,未成年人不允許在平臺認證大神接單。為此平臺接入了騰訊公司的未成年人識別系統,以確保實現100%準確率和90%的覆蓋率。作為護苗行動的兜底措施,客服團隊也已開發專用處理流程,對未成年人相關的客訴申請進行優先處理。
根據平臺官方數據顯示,該系統累計已攔截超過13萬次未成年人申請陪練資質的認證請求,每天攔截約600次疑似未成年人消費請求。據劉華介紹未來比心陪練計劃為青少年定製一套「遊戲防沉迷」方案,發揮平臺資源價值,篩選適合青少年成長並能幫助其擴充知識庫的優質遊戲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的體驗活動和公益活動,讓未成年人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電競。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之路是一項長期工作。談及公司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劉華表示會持續發力平臺安全治理來為廣大從業者創造健康的、陽光的線上就業環境,為電競陪練師創造千萬數量級的靈活就業機會。同時攜手電競生態的其他夥伴為用戶創造一個多元化、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