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從《十八梯嘿重慶》講起
前不久,重慶遊品通過官方的預約通道,前往十八梯進行了參觀。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區域完成了,但是依然很令人期待。
近日,重慶遊品又收到了十八梯出品的文化畫冊,以文字和彩繪圖片的形式,向我們展現了十八梯的歷史與未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重慶遊品想要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十八梯的這一切。
02重慶人的十八梯
十八梯,對於很多重慶人而言,是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文化符號。
它原本只是一條街區,但是在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不斷融入了相對應的文化和事件,使得它獨具魅力。
根據相關記載,十八梯最早的繁盛,起源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 而且一直以來,這裡就是連接重慶上下半城的交通要道。
關於十八梯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比較主流的說法。
其一是說,因為十八梯的居民主要依靠這裡的一口井來提供飲用水,而這口井距離居民們就有十八步石梯,所以得名十八梯。
其二是說,因為整條街區的石梯一共分為了十八段,每一段之間都有一塊平地供來往的人休息,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這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就看大家願意怎麼理解了。
在十八梯這裡,留下了很多的人和事。
1925年左右,劉伯承買下了十八梯98號的一間房,將其開成草藥鋪子,並以此為革命據點。
1938年,畫家徐悲鴻創作了《巴人汲水圖》,而這幅作品的靈感來源正是十八梯。
當年,徐悲鴻在這裡見到了挑水的山城勞動人民,被深深觸動,於是便創作了這幅名作。
1939年,被稱為「中國火柴大王」的劉鴻生與政府合作,創立了中國火柴原料廠。
中國火柴原料廠是一棟小樓,就在十八梯位於下半城的路口處,這裡也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在十八梯下端的鳳凰臺,有一棟與眾不同的洋房,在重慶,這樣的洋房很多,它們大都是開埠時期所遺留下來的。
這一棟就是曾經的法國領事館,雖然早已沒有對應的功能,但是它曾經見證了重慶人與外國人之間的相互往來。
十八梯是一片開放的街區,因此這裡除了原住民之外,還有很多不斷遊走的手藝人。
無論是挑著擔子的小商販,還是相對固定的攤位,形形色色的各路人員,全都混跡於此。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讓十八梯裡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03「出圈」的十八梯
不過,無論怎樣,十八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屬於重慶人獨享的存在。
而真正讓十八梯「出圈」的,還得是這部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說來也是很神奇了,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不僅帶火了十八梯,還帶火了鵝嶺二廠,把它稱為重慶的城市旅遊宣傳片也不為過。
電影當中,十八梯作為一個重要的場景,頻繁出現在大家的眼前,而這也成為了傳統十八梯在大銀幕上留下的最後影像。
雖然電影本身的評價不高,豆瓣上有超過26萬人打分,只得到了5.3分。但是,導演張一白作為重慶人,至少很好地展現了重慶這座城市的美。
另外一個讓十八梯成為網紅打卡地的理由,就是歌手林俊傑在十八梯與粉絲互動的故事。
2016年,一位林俊傑的粉絲在十八梯的黑板上寫下了林俊傑的名字,並且拍照打卡,表示希望被林俊傑看到。
而沒過幾天,林俊傑就真的來到重慶十八梯,並且在同樣的位置拍照打卡。同時,還發文單獨圈出了這位粉絲,這樣被翻牌的經歷,真的是太幸福了。
自此以後,這塊黑板就成為了眾多粉絲前來十八梯必打卡的地方。
04十八梯的未來
十八梯雖然擁有眾多美好的記憶,但是它破舊的環境也的確和城市中心格格不入。距離它500米外,就是重慶最核心的商圈——解放碑。
因此,關於十八梯片區的改造,也早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2017年,十八梯正式進入到改造階段,如今已闊別大家4年的時間。根據規劃,整體將會在2021年完成改造,最終與廣大市民見面,將要打造屬於山城的新文旅地標。
按照整體設計規劃,十八梯片區將會分為5個區域。
其中,A、B區為傳統文化體驗區,目前基本完工的樣板體驗區也就是A區部分。
C區為國潮文化體驗區,D區為國際交流中心,而E區為生活方式中心。
同時,新的十八梯,還將打造全新的十八景。
目前可知的十八景,包括了如下這些:花街鳥語、黃葛掛月、古井春風、校場攬勝、轎鋪風雲、善果夜燈、響水茶香、金紫靈石、佛崖夕照、大轟炸遺址、於公揮毫、幸運黑板、山城記憶館、禪堂祈福、大巷聽更、火鍋溯源、鳳臺琴音、巴渝人家。
其中的山城記憶館,是一座單獨創建的場館,主要是為了追溯與山城相關的歷史和記憶,這也是十八梯的精神內核之一。
目前,十八梯最終的改造效果還未可知,只能見到一些官方給出的效果圖。
雖然目前可以通過預約參觀樣板示範區,但是整個示範區面積較小,同時加裝了隔板在原本的石梯之上,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因此,我們所見的並非最終的樣貌。
大家記憶中的十八梯肯定是回不去了,我們也只能期待未來的十八梯會有更好的模樣。
這本十八梯出品的文化畫冊,處處彰顯著十八梯對於歷史記憶的著重刻畫,只是希望,這種刻畫不僅僅停留在文字和圖片上,而是能夠變為現實。
大家對重慶十八梯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