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女兒翻出了我十幾年前「珍藏」的老舊物件——乾脆麵中的卡、低價淘來的銅錢、和我同齡的鋼鏰……
然後抱著那個木盒子一臉懵懂地說,「這是我的秘密!」原來,女兒家的小心思,從她兩歲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十幾歲那年,青春的絲線為萌動的心織了一層厚厚的繭,裡面的走不出,外面的戳不破。
那時的我,面對爸媽的指指點點,竟然認為他們根本不了解我,「不懂教育的父母,他們說的話我才不聽呢!」
還特別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看著書、握著筆、聽著歌。那時的我真傻,還以為明星的歌都是為我唱的,然後待對方竟如知音一般。
後來成了家,父母卻開始變老。
創業的艱辛和家庭的羈絆把生活撕成了八卦陣。
身處陣中,把勤勞留給事業,把信任留給朋友,把疲倦和心苦統統關在門外,只把幸福帶回家,讓孩子看到我而開心,讓愛人看到我而安心,讓父母看到我而放心。
忽然發現最近回家很少說話,從前還和爸爸聊聊公司裡的瑣事,現在如果沒有幾兩酒,還真說不上幾句話。
「真是個多面派!明明剛才愁眉苦臉,還沒等進家門呢,就笑得像花一樣!」什麼聲音?剛剛走進書房,仿佛有這樣的聲音在耳邊吵吵鬧鬧。
打開電腦,看著郵箱再次被未讀郵件裝滿,也許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習慣了滿天星光,習慣了東方既白。到頭來,習慣了面具下的生活,可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我們為了保護身後的家,給它裝上了防盜門,卻不知不覺地向家裡的人裝上了心鎖。
媽媽是超人,超人取下披風亦是普通人;爸爸是高山,高山背後亦有涓涓細流。
當你為了家人選擇帶上面具,可知他們無時不刻不在等待那個最真實的你。
你肩上的擔子,沒有人比家人更願與你一起分擔。
卸下偽裝,解開心鎖,用溝通為彼此撫平心結,才是給予彼此最好的慰藉。
原來,所謂作繭自縛,橫亙在我和家人之間冰冷的鐵閘,才是隔絕彼此的最大屏障。
以前是房間門,現在是防盜門。敲著厚重的門板,即使越用力,也只會徒勞無功,因為根本不知道,這扇門後到底有沒有人在家。
束手無策之際,我選擇聯繫濟南龍騰鎖具,公安局備案工商註冊的專業開鎖公司。用不了15分鐘,開鎖專家匠人就會如神兵天降,無傷打開防盜門。
門,有時是保護安全的屏障,有時卻時隔絕方便的壁壘;鎖,有時鎖住了快樂的時光,有時也鎖住了彼此的牽掛。解開心鎖,和家人牽手為伴;推開心門,和家人共享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