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肯恩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效果圖
坐擁整個校園中最具設計感的學院大樓,溫肯建築與設計學院的學生,無疑讓人豔羨。
這座全新的葛和凱大樓即將在今年深秋投入使用,完善的工作室藝術空間及實驗工坊設施設備正等待著新生的到來。
想要報考建築設計學院的學生們,也許會好奇,在中美交融的學習環境下學習設計和普通高校有何不同?在4年裡,如何讓自己從一名設計門外漢到專業的設計師/建築師,你需要經歷哪些挑戰和困難?又有哪些平臺和機會?
本期學院說,我們邀請了建築與設計學院兩位資深的教授告訴你答案!
黃瑤瑤 建築與設計學院執行主任
2005年,黃瑤瑤進入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習平面設計專業。2009年至2012年,獲得德國柏林大學視覺傳達專業碩士學位。黃瑤瑤於2013年5月加入溫州肯恩大學,成為溫肯的一員。
從校辦設計師,到教學部主管兼藝術與設計中心負責人,再到投入到設計學院的院系建設中,並於2016年被聘為平面設計系高級講師,現在擔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8年來她和溫肯一起成長。
設計系:用設計對接世界
溫肯設計類專業分為視覺傳達與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三大專業,其中視覺傳達是設計學院中開設最早的一個專業,並在2017年就通過了NASAD美國國家藝術與設計學校協會認證。
在中外合作大學讀設計和普通國內大學有何不同?溫肯的特色在哪兒?
在黃瑤瑤看來,在溫肯學習設計,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與全球接軌的暢通渠道。
學校課程由國際師資進行全英語教學,與美國肯恩大學麥可格雷夫斯建築與設計學院學分共通、教材共享、項目合作,同學們可以系統地學習設計概念方法及與國際接軌的前沿設計項目,還能獲取西方設計領域的一手設計原文資源,並站在全球視野的宏觀角度上,對中西方語境下的設計美學進行批判性思考。「溫肯給予了一個開放環境,如VPN網絡,就為師生們提供了連接世界的鑰匙。」黃瑤瑤說。
國際化的還有的教師團隊。「像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師團隊,7位全職教師,來自美國、1位來自澳大利亞、1位來自南非,1位來自香港,還有2位來自中國內地,是一個文化多元、合作密切的團體。」黃瑤瑤說。
設計注重實踐,學院同樣為學生們提供了許多實習實踐的舞臺,如與美國肯恩大學麥可格雷夫斯建築與設計學院同步的年度創思研討會Thinking Creatively Conference,每年都有邀請來自全世界的設計大師們來校交流。
黃瑤瑤表示,在專業學習外,學院不定期組織實地考察、歐美遊學、展覽比賽、校企合作等各類項目,為同學們提供外聯實踐的拓展機會。學院曾組織過多項實地考察活動,如考察上海的Forg, W+K, We Are Social等跨國廣告公司,杭州的0909,702等知名設計工作室,深圳Mind Park研討會, 靳與劉設計工作室,香港PMQ創意園,在實地考察的同時進行作品集審查,同學們可以獲得暑期實習機會。在溫州本地也開展過許多項目,並與當地社區保持合作。
近3年,學院獲得70餘項國際及國內設計獎項。其中師生共同創作作品曾獲得被譽為美國設計屆聖經的Graphics設計銀獎。學生作品曾獲得或入圍的各類設計大賽包括美國UCDA年度海報大賽、中國白金創意平面設計大賽、靳埭強設計獎、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全國美育成果展評,浙江省智慧財產權杯比賽等。
目前,學院走出三屆畢業生,平均約40%的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讀研,大多數被世界知名藝術與設計院校錄取,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藝術學院,愛丁堡藝術學院,帕森斯藝術學院,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還有部分同學進入知名設計公司、工作室、高校等。
學院的本科內容涉及面廣,涵蓋了紙媒、新媒體、交互等,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繼續研究,或跨專業研究。比如2018年平面設計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陳律銘,在校期間選修了工業設計課程,目前正在研讀美國帕森斯藝術學院工業設計。
而部分畢業後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們也找到了自己發展的方向。設計事務所、傳媒機構、網絡新媒體、遊戲開發、高校、美術館…… 在黃瑤瑤看來,成為設計師、策展人、教師、創意領袖、公司僱員、自由撰稿人、自主創業的職場道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舞臺的大小取決於同學們的專業實力、不懈堅持、勇敢嘗試。
「只要熱愛藝術與設計/特立獨行/富有創造力及想像力的同學們,都歡迎你們報考溫州肯恩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關於如何在視覺傳達與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三個專業中選擇?黃瑤瑤則建議,報考的考生們可以從學校網站、招辦簡章上詳細了解這3個專業的不同特點,並且提前調研與行業相關的網站/書籍雜誌/工作室/協會/比賽,了解設計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並反觀自身的喜好與特長來決定專業方向。「設計是相通的,跨專業學習也是必要的。「黃瑤瑤說。
Vincent Peu Duvallon 建築與設計學院執行主任
Vincent Peu Duvallon在法國巴黎DESA獲得了專業學位,並先後在香港大學和凡爾賽藝術學院學習。他曾與著名國際建築師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與 Frederic Borel在巴黎共事,擁有眾多建築設計作品,並具有豐富的設計教學經驗,曾在中國、義大利、法國和美國等多地執教,並擔任了法國多所建築學院的客座教授。
建築學:紮根基礎,
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能
人們都說建築是一門詩意的學科,是凝固的音樂。
建築師的工作不只停留於設計,它還包括與工程師的密切合作,以確保項目符合規範。溫肯建築系強調建築學是一門工程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專業。
據Vincent介紹,學生在校期間既要掌握工程技術知識,例如施工與建造、城市建築、城市規劃、構建系統、複合建築等課程;又要接受藝術造型及表達技能的訓練,例如設計表達技法(手繪及數碼製圖);此外還要學習建築史、建築設計概述、生態環境與建築倫理等科目;當然,重中之重是建築工作室課程,從概念創立到圖紙繪製到模型構建,工作室課程貫穿於整個教學周期,這將是成為一名建築師之前必不可少的訓練。
在Vincent看來,雖然建築通常被理解為一門技術學科,但溫肯建築學專業重點是設計研究,覆蓋建築設計到景觀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和城市設計。
溫肯建築學專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和美肯麥可·格雷夫斯建築與設計學院間的緊密聯繫。
美肯MGC學院是由肯恩大學與著名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建築教育家(Michael Graves)先生共同設立的,擁有雄厚的建築工程和設計領域的師資以及校內外專家力量。溫州肯恩大學MGC建築與設計學院承載肯恩大學該專業的雄厚實力,又藉由中美兩校的全球地域優勢,在建築專業的教學實踐和就業機遇方面擁有巨大優勢。
Vincent表示,目前兩校之間進行了多項合作項目,如由美肯建築與設計學院院長David Mohney發起的 「設計公共空間:利用基礎設施改善公共空間」的項目。該項目在美肯和溫肯兩邊同步進行,美肯的課題是為新澤西州拉裡坦鐵路沿岸設計建築,而溫肯的同學們的服務對象則是溫州的母親河——溫瑞塘河,該項目曾多次在中國和美國展出。
此外,豐富的課外活動、實習機會、歐美遊學項目,也為同學們創造了更濃厚的實踐氛圍,帶來無限的拓展機會。據Vincent介紹,建築學專業學生可在溫州、杭州、上海、北京或深圳的當地或國際公司實習。每年,無論是冬季學期還是夏季學期,學生都可以參加一到三個月的實習項目。此外,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可以選擇在溫州肯恩大學建築專業就學,建築專業學生還可以選擇前往美國肯恩大學交換學習。同時學校還提供到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等世界各地的短期留學項目。從研究墨西哥前哥倫布時代的建築到參觀歐洲的現代基礎設施。
溫肯建築學專業在本科期間更注重學生通識教育和基礎設計技能的培養,這為畢業生的未來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畢業生還想要考取美國建築師資格證,則可以選擇在獲得本科學位後承接2年制的研究生課程學習,獲得M.Arch(建築碩士學位)。而如果畢業生想要跨專業發展,也可繼續申請景觀設計、室內設計或者項目管理、設計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專業,擁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
文字丨王舒
圖片 | 媒體中心
製作 | 湯漣猗
責編 | 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