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亂象:中國銀行ERP成功驗收報告數為零

2020-12-13 搜狐網

  「請你設想這樣的情況:從現在起5年之後,10年之後,或30年之後,今天站在你左邊的這個人會是一個失敗者;右邊的這個人,同樣,也是個失敗者。而你,站在中間的傢伙,你以為你會怎樣?一樣是失敗者——失敗的經歷,失敗的優等生。

  2000年,甲骨文董事長兼CEO拉裡·埃裡森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時,面對臺下1000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曾說出這樣的驚人言論。然而,兩年後的6月中旬,在首次於中國舉行的甲骨文全球電子商務和新技術大會上(Oracle World),一向心高氣傲、口無遮攔、走到哪裡都不忘挖苦對手的拉裡·埃裡森,面對實施甲骨文 ERP項目失敗的中國用戶的當場質問,卻沒能做出正面回應。

  秘而不宣的銀行客戶名單

  「這只是冰山一角,其實,Oracle ERP的銀行項目在中國實施到今天,都沒有拿到一份用戶的成功驗收報告!」

  前段時間,在談及某重要IT門戶網站報導的某農村商業銀行「520萬元甲骨文 ERP項目失敗之謎」時,一位業內人士不經意的一句話,立即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打開甲骨文中國的官方網站,我們發現甲骨文的金融客戶中只有重慶市商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發展銀行、廈門市商業銀行5家銀行客戶。

  「其實遠不止這些,據我所知,中國銀行、寧夏銀行、南京銀行、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泉州市商業銀行、徽商銀行、國開行、民生銀行 、渤海銀行、廣東農村信用社等都是甲骨文的客戶。」 曾參與過某銀行甲骨文ERP項目實施,並有著十幾年ERP項目實施經驗的G先生說。

  既然有這麼多銀行客戶,那為什麼在甲骨文中國的官方網站沒有顯示呢?在當前幾乎所有ERP廠商都大肆宣傳自己的成功案例的情況下,甲骨文中國的做法似乎令人費解。

  記者隨即對此展開了調查。

  ERP項目失敗如何界定

  據了解,國外研究機構對ERP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大量研究,並且針對ERP實施的成功與否給出了嚴格的界定。歐美研究機構的專家認為,ERP實施成功可以從兩個方面定義: 第一,項目達到最初需求,如未超預算、未超時間、達到預期要求;第二,有效地使用IT技術集成全部業務流程。

  而在國內,ERP的實施成功與失敗,並沒有一個統一和全面的標準,一般會從項目實施完成後是否給企業帶來效益來考察,但到底帶來多少效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企業在選擇ERP實施服務商時,一般會與軟體提供商籤署一個評價項目是否成功實施的協議以作為合同附件,並由企業出具項目是否實施成功的驗收報告。項目實施完成後,如果拿不到客戶的成功驗收報告,就說明這個ERP項目的實施是不太成功的。」業內一位資深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ERP的成敗,與產品的適用性、實施公司的能力、企業內部的推動力等很多因素都有關係。國內學者一般認為,ERP的失敗大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項目實施過程的失敗,其原因大多與軟體功能和實施服務質量有關;二是應用過程的失敗。ERP系統上線運行後,如果能夠正常切換到ERP系統控制,從而完全替代原有手工工作流程,那麼,應用基本上是成功的;否則,視為失敗。

   企業為何不願意承認ERP項目失敗?

  儘管大家都知道確實有不少企業的ERP項目實施是不成功的,但卻很少有企業公開站出來承認項目的實施和應用失敗,有關失敗的案例也隱而不現,很少有媒體報導。比較而言,成功案例的報導卻連篇累牘,俯拾皆是。在AMT的信息化論壇上,一位諮詢顧問向公眾發出徵集失敗案例的帖子,然而數年過去,回帖者卻寥寥無幾。

  大型ERP項目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國有企業的ERP項目的實施,都是作為領導政績來宣傳的,這裡面存在巨大的責任風險,所以沒有人會承認失敗。」IT PUB社區一位資深的ERP實施顧問如此對記者表示。

  「為何這些失敗沒有報導呢?失敗總不是一件好事情,花了錢沒有得到結果,不但自己不光彩,軟體商、實施服務商也同樣不光彩。失敗了,責任人既無法向上級交代,也無法向同事做出交代。對於這種說不清雙方責任的事情,企業甚至連打官司的勇氣都沒有,哪還談得上向媒體披露內幕呢?這就是眾多系統失敗後的現象——沉默!」資深諮詢專家吳文釗在其關於CIO實戰方法的《大變革》一書中這樣寫道。

  「家醜不可外揚,這是中國傳統的封閉思想,在當今許多企業老闆的意識中仍廣泛存留,有些行業都關起門來搞信息化。曾經走過的彎路、慘痛的教訓、失敗的案例,統統被藏著掖著。這種封閉思想,使很多企業不斷為信息化項目的失敗埋單。在各類信息化交流會上,大家習慣對自己公司歌功頌德,絕口不提背後的苦楚。越是大行業大企業,這種封閉的『辮子』思想越是突出。」 業內一位專家對此現象如此評論道。

  ERP對於企業來說,還有另外一層含義,ERP代表了當今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在大家爭相標榜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的今天,如果承認ERP實施失敗,就等於承認自己管理水平落後。「上了ERP系統,吹還來不及,哪會自己到處宣傳實施失敗。比如說ISO9000的實施,難道就100%成功?大家還不都在吹自己的企業通過了XX認證?」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家醜不可外揚,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三緘其口。

  甲骨文「隱藏」的銀行項目是否失敗?

  或許正應了以上各種說法,在記者調查過程中,記者曾通過各種渠道試圖採訪一些銀行的信息化負責人,然而,一聽說是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大部分人都拒絕接受採訪,有的以「項目正在實施中,不便對外講」予以回絕,有的本來說可以談談,但真正談及這些問題時,卻又躲躲閃閃了。

  「寧夏銀行的項目不能說是失敗。」業內一位了解該項目的A先生近日對記者說。據記者了解,該項目由高偉達進行實施,主要是做新會計準則和財務管理兩部分業務的實施。2008年4月份項目開始實施,當時對外披露的計劃是年底完成。但到了2008年12月1日,高偉達通知銀行科技部,項目無法按時完成,需延遲到2009年6月,並要求銀行科技部門臨時將科目體系做了更改。直到2009年11月份,這個項目財務系統才上線,銀行的相關負責部門,決定延用甲骨文的資金轉移定價系統,但業務部門認為該系統不可行。

  為什麼業務部門認為不可行?問題出在哪裡?「一方面,甲骨文的管理會計產品無法針對國內實際金融環境進行應用,該產品採用英文界面和英文專業術語,易用性較差;另一方面,超過一年的基礎財務項目建設時間,也反映出甲骨文代理商的專業水平和實施能力尚達不到能幫助銀行進行管理會計建設的要求。」A先生如此回答記者。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要是選用甲骨文財務核算軟體,該項目實施時間歷經三年,幾易實施商。雖然甲骨文財務系統最近剛剛隨山東農信的新一代核心系統上線,但只是上線了基礎財務核算部分,管理會計的成本分攤部分並沒有上線。現在應用效果還不好說。」某諮詢公司負責人B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在調查中也聽到了關於中國銀行實施甲骨文總帳系統的一些說法:「項目投入資金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至今未實施上線,據說銀行內部已宣告項目失敗。」但近日記者致電曾參加過該項目建設的Z先生時,他卻這樣告訴記者:「這個項目近期已經上線,具體情況不便多說。」

  「目前,徽商銀行的管理會計FTP項目已經上線運行,正在做相關升級工作。項目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在實際應用中,資金轉移定價系統計算出來的數值只佔20%的考核指標,80%還是應用傳統方法進行考核。原因是FTP計算的指標和傳統方法計算的指標差距太大。目前對FTP系統,徽商銀行方面沒有異議,還是認可的。」熟悉該項目的N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國開行的財務核算、管理會計項目,是由神州數碼代理實施甲骨文的產品,至今已實施三年多,仍然沒有結果;泉州市商業銀行,由宇信易誠公司代理實施甲骨文的產品,實施近兩年, 至今沒有任何消息;民生銀行,上的是甲骨文全系統,管理會計部分實施不下去,後改用SAP的產品來實施,但同樣也實施不下去,目前SAP的實施團隊已全部撤出,放棄項目;渤海銀行,據內部人員反饋,甲骨文的財務系統使用複雜,常用的核算功能運行效率較低;廣東農村信用社,項目投入一億元,用戶也大吐苦水。

  而即便是曾作為甲骨文標杆用戶宣傳的重慶銀行,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似乎也並非像甲骨文宣傳的那樣成功:「2006年6月份和甲骨文合作了財務信息化項目,由億陽信通擔任實施方,後轉包給新加坡公司信天博聯。行裡成立了項目組,專職配合項目實施上線,時間長達兩年。產品設計按照大型企業的運流模式,沒有銀行業專版,適用性較差,客戶只能全照廠商思路走。」對該項目比較了解的L先生這樣對記者介紹。記者在調查中還了解到甲骨文的其他一些客戶的情況,如國泰君安證券,原來採用甲骨文系統,項目費用高達2000萬元,使用三年後卻改用了用友ERP系統,原因是甲骨文系統不能滿足業務變化需求,還有較高的服務費也讓國泰君安有些吃不消。

  另外,記者也在IT168 的IT PUB社區中看到一篇「誰能談談甲骨文的實施失敗案例?」的帖子,看到不少網友的回覆,其中提到了北京多元電器、中海油、三角輪胎、大連實德、哈藥集團等項目。而據記者掌握的情況,這些用戶中有的已經改用其他廠商的系統,有的在前幾年已經媒體曝光並進行了二次實施,如哈藥集團等。

  對於甲骨文的這些銀行及其他客戶的ERP項目的實施成敗與否,記者在調查中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結論,但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並通過對業內多位專家、資深人士的採訪、諮詢,造成這些項目實施延期甚至無限期推遲,以及實施上線後應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效益不明顯等各種狀況的原因,卻逐漸明朗起來。

   不斷收購 產品與技術體系越來越複雜

  「甲骨文的管理軟體產品體系紛繁複雜,特別是面向業務深層次應用的產品多採用收購的方式,各產品不能實現很好的融合。」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資深人士如此表示。

  擅用收購併精於收購,一直是甲骨文重要的發展策略。近年來,甲骨文實施了一系列震動業界的收購大案:2005年斥資103億美元收購仁科進軍人力資源管理軟體市場;2007年斥資33億美元收購海波龍進軍BI市場;2008年斥資85億美元收購BEA進軍中間件市場。

  不斷收購,在讓拉裡·埃裡森先生「超過微軟,成為世界最大的軟體系統公司」的夢想越來越近的同時,也讓甲骨文的管理軟體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收購來的產品技術標準並不統一且產品線較多,最後只能強行組合。如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是收購Pepolesoft的產品、人力資本管理方面是收購JD Edwards的產品、預算及分析管理方面是收購Hyperion的產品、客戶關係管理方面是收購Siebel的產品、項目管理方面是收購Primavera的產品、甲骨文融合中間件系收購BEA的產品。這從甲骨文中國官方網站的產品列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甲骨文的ERP系統確實比較複雜,要掌握起來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一直從事企業信息化及ERP相關的實施與諮詢工作,曾就職於國內多家知名企業,現為國內某軟體公司產品業務部總監的T先生說。

  這種不簡單,從T先生描述的他在南方某大型家具廠任CIO的朋友的遭遇可見一斑,「他摸索著學習了兩個多月,天天晚上熬夜不說,啃著這麼大篇的資料,特別是還有那麼多的資料都是英文的,看到現在還是雲裡霧裡。現在實施顧問在,他還有一個可以請教的人,但顧問撤離了之後,他真的是擔心自己能不能接下這麼一個大盤子。基於對公司負責的態度,他都開始考慮是否需要找一個經驗更豐富的人來實施該項目。」

  類似的故事,記者不只聽到了一個。並且,在這個問題上,記者採訪的多名ERP實施顧問和業內人士都給出了類似看法,態度出奇的一致。

  如果客戶一旦選擇甲骨文產品合作,則必須馬上面對以下「實實在在的付出」的問題:

  第一,多產品線基於不同硬體平臺,需要購置多套硬體設備分別部署應用;

  第二,多產品線基於不同軟體應用平臺,如財務核算系統只支持Unix作業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只支持Windows作業系統;

  第三,多產品線的人機對話、易用性較差,如財務核算軟體基本實現文字面的漢化,而管理會計、風險管理等均為英文界面,且沿用國外金融行業術語,與國內的應用概念有非常大的差異,國內用戶使用困難;

  第四,多產品線下無法完成系統的整合,不同的開發語言、不同的數據結構、不同的技術路線、重複的系統功能(如Peoplesoft也有財務管理、績效管理),一旦銀行選擇其全套解決方案,將面臨複雜、混亂的IT架構局面而無法解決;

  第五,針對國內的應用需求無任何支持,特別明顯的是新會計準則在國內銀行業的應用方面,對於新會計準則所要求的銀行信貸資產減值與核算、金融工具的計量、所得稅彙算清繳、各類估值模型等新會計準則的實質性內容沒有任何支撐;

  第六,開發原始碼管理權在美國研發中心,不允許中國國內進行任何改動和優化,無法滿足企業管理,尤其是金融銀行的變革和發展需求;

  第七,採取特別強勢的產品文化,對中國銀行業實際市場經營環境和銀行的經營管理現狀考慮不夠,要求客戶完全遵循其軟體產品定義,很少關心客戶實際應用績效;

  此外,甲骨文的產品還存在深度不夠的情況。

  甲骨文在與聯想合作推出舉世矚目的「鯤鵬計劃」之初,曾經承諾針對中國的中小企業開發個性化產品,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只是將其標準版產品做了重新包裝,換湯不換藥。所謂的電子商務套件特別版,正如業內人士的評價所說,「特別的只有價格」。

  最要命的是,其產品研發團隊都不在中國,而是在新加坡,用的是印度工程師,根本不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而且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甲骨文也不願意做出改變。例如,中小企業需要的一些報表,甲骨文不願意提供,如果你需要的話,必須另外購買。

   渠道管理混亂

  甲骨文中國的渠道體系,似乎一直為合作夥伴們所詬病。

  事實上,「從早期的全力依靠代理,到後來旋風般的渠道壓縮;從ERP領域的大幹快上,到具體支持手段的空洞匱乏;從合作過程中的轉嫁風險,到眼看代理利益受損,卻獨善其身冷酷旁觀」,甲骨文中國的渠道政策一直就沒有離開過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曾這樣評價,甲骨文的成功依靠的是該公司強大的產品和品牌影響力,而代理商只是一群依靠這種影響力掙錢的群體。

  「甲骨文給你留下的強烈印象是,它從骨子裡認為,依靠它的產品和品牌影響力,誰來做它的產品都能掙錢。因此在它看來,渠道是在求它施捨掙錢的機會,所以它對於渠道始終保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一位與其合作的集成商說。

  事實上,不止一家代理商反映甲骨文在處理與代理商的關係時,經常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代理商。而其之前執行的「三不管」的霸王條款更是為渠道商們所深惡痛絕。2002年5月,甲骨文中國公司出臺了關於甲骨文合同的聲明,在聲明中,該公司宣布,在與代理籤訂合同方面,該公司做出以下補充規定:第一,代理向甲骨文中國下單後,即無權更改最終用戶的名稱、最終用戶的指定用戶數;第二,代理不得將全部或者部分的產品使用權轉讓給「甲骨文合同」中指定的最終用戶以外的任何第三方;第三,代理一旦向甲骨文下單,該訂單即不能夠撤銷,既不能要求甲骨文中國替換產品,也無權要求甲骨文中國返還貨款。這就是代理商所說的「三不管」的霸王條款。

  而在這一思路指導下,一方面,甲骨文為代理制定了滴水不漏的合同條款,請君入甕;另一方面,又通過業務操作流程將可能產生的矛盾轉嫁出去。

  於是,渠道與甲骨文的利益衝突在「壓貨」和「更名」的問題上表現得更加突出。由於許多代理商需要依靠甲骨文銷售人員提供的信息「接單」,為了完成銷售指標,迫於壓力也就不得不自擔風險,每季為甲骨文交「份子」。

  而對於渠道商來說,在沒有與客戶籤訂合同的情況下,就向甲骨文支付全部貨款,實際上等於承擔了業務過程中的全部現金風險。一旦客戶方面的情況發生變化,項目不能正常履行,如果甲骨文方面拒絕為該代理購買的產品辦理「更名」手續,代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價值百萬的產品變得一錢不值。

  「據我所知,國內一批頂尖的系統集成商和分銷商都是甲骨文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他們都同甲骨文有合作和退貨方面的糾紛。」北京一家甲骨文的代理商負責人私下向記者說。

  這種現象在甲骨文的代理商中並不少見,涉及的金額少則百萬元,多則千萬元,由於甲骨文方面拒絕為代理辦理更名手續,致使這些百萬、千萬在轉瞬之間化為烏有。

  「經過無數次努力以後,我們已經徹底絕望了。」一位甲骨文公司長期的合作夥伴在談到與該公司溝通辦理軟體「更名」事宜時作如是說。

  因此,不時有代理商因壓貨和更名問題久拖不決,最後與甲骨文對簿公堂。「他們不可能通過協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不是甲骨文的風格,他們太強硬了,我們只能訴諸法律。」原為甲骨文代理商現轉為代理國內管理軟體廠商用友產品的C先生這樣對記者說。

  事實上,在經歷了2003~2004年的甲骨文華北區總經理胡伯林(原為中國區總經理)辭職,素有「二當家」之稱的甲骨文中國區副董事總經理張書恆離職,頗受爭議的甲骨文大中華區總經理兼中國區總經理陸純初「下課」,以及數十位中國區總監級核心管理人員離職的人士動蕩後,甲骨文曾力圖改變渠道策略,轉而加強與合作夥伴、客戶間的關係,但似乎一直就沒有走出當時的陰影。

  本身就存在弊端的渠道政策和策略,最終在項目實施中體現出來,並給客戶帶來了一系列的苦果。9月份爆出的國內「某農村商業銀行」投資520萬元甲骨文 ERP項目實施失敗的事件中,520萬元的甲骨文 ERP項目,卻只實施其中的財務軟體和管理會計軟體兩大模塊,並且每個模塊的用戶數都是明確的,如果按正常的項目招投標來實施,利潤會在百萬元之上。但作為該項目乙方的上海廣電通訊網絡有限公司為了拿下該農村商業銀行ERP項目,又同時和另外兩家公司籤署了總價值達249萬元的技術服務合同。而其中的145萬元卻是和沒有任何技術實施背景,實際上是一家賣工礦設備的公司——重慶一輪科技有限公司籤訂的。這一事件在揭出業界「潛規則」的同時,卻也暴露了甲骨文在項目中管理疏鬆、渠道混亂的短板。

  哈爾濱醫藥集團(以下簡稱哈藥)是另一個能夠反映甲骨文渠道之亂並深受其害的典型客戶。2000年,哈藥決定上ERP項目,參與軟體爭奪的兩個主要對手是甲骨文與利瑪。一開始,兩家在ERP軟體上打得難解難分,一年之後,甲骨文擊敗利瑪,哈藥決定選擇甲骨文的ERP軟體。然而事情發展極具戲劇性的是,儘管軟體選型已經確定,但是,為了爭奪哈藥實施ERP項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瑪聯手哈爾濱凱納擊敗哈爾濱本地的一家公司華旭,成為哈藥ERP項目實施服務的「總包」。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藥ERP實施出現了更加戲劇性的變化。利瑪在哈藥ERP項目的實施團隊全部離職。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整個哈藥項目也被迫終止。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有消息說哈藥ERP項目又重新上馬,真是一波三折。而在2002年在北京首次舉行的甲骨文全球電子商務和新技術大會(Oracle World)上,就渠道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困擾問題當面質問拉裡·埃裡森的,正是這家企業的代表。

  而除此之外,甲骨文要求合作夥伴每個月做銷售預測報告,其中包括潛在客戶資料。但往往出現這樣的事:報備之前是一家合作夥伴去找客戶,報備之後反而有幾家甲骨文的合作夥伴找到客戶那裡了。這顯然是渠道管理的問題,「我們與甲骨文合作了8年,這個問題始終存在。」有渠道商向記者如此表示。而根據市場經驗,在中國,廠商一旦失去了渠道夥伴的忠誠,則無異於自毀長城。

  售後服務 甲骨文的本土化難題

  不可否認,管理層人員的非本土化一直是甲骨文本土化道路上難以跨越的難題。甲骨文中國骨幹人員的不斷流失,不僅讓甲骨文中國的本土化道路越走越遠,更給甲骨文中國業務的發展造成了潛在的後遺症。

  漢得的業務佔甲骨文ERP業務的1/3還多,而從漢得自身的業務結構來看,與甲骨文相關的ERP項目更是佔其業務總量的80%。但漢得對甲骨文的支持並不滿意。

  「甲骨文前期主要是從產品銷售的角度與客戶接觸,他們對產品的理解往往和我們常年做項目實施和諮詢的人員不一致,對系統可以實現的功能缺乏貼合實際的認識。這不僅會造成我們實施周期的延長、實施成本的增加,並且如果承諾了我們無法實現的功能,也會給客戶不好的感覺。」 2004年時任漢得北方區總經理齊偉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齊偉東還表示:「從售後來看,他們極少提供現場的支持,即使提供現場支持,收取的費用也非常高。其遠程支持服務中心在新加坡,也是以說英文的支持人員為主,而中國的普通用戶是很難聽得懂的。現在我們為了維護客戶的滿意度,替甲骨文做了一些維護工作,比如解決一些產品的Bug問題。」

  「他們不了解中國市場。」 甲骨文中國在北京的一位代理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於乏力渠道的支持,甲骨文中國對售後的服務更顯蒼白。

  服務一向是甲骨文中國的一棵搖錢樹。服務費用的收入佔整個項目收入的22%,而其服務僅僅是電話支持和升級下載軟體補丁(用戶往往從電話服務得不到完全的支持,只能求助於軟體開發商幫助解決問題),甲骨文公司技術工程師上門服務的費用為每天800~1200美元,費用較高。而據了解,每年的服務收入大約佔到甲骨文中國整個營收的三分之一。

  在2004年6月離職的張書恆看來,由於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軟體企業之一,技術實力雄厚,在開拓中國市場中曾經攻勢凌厲,中國20多個省的電信、移動都在使用其計費系統等產品,目前在中國的客戶已經過千,但是甲骨文中國的客服人員大部分都是電話客服,大量的售後服務根本做不了,卻都收了費,致使大批客戶離去,業務連續兩年下降。

  「甲骨文在中國的客戶抱怨服務跟不上,態度蠻橫,甚至有客戶投訴到總部。作為十幾年的老員工,從良心上講,我有責任把真實情況上報給總部。」張書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甲骨文的服務周期是一年做一次結算。有的時候,客戶不願意接受其高額服務費用,在服務期滿之後,不願意續籤服務,轉而由甲骨文的代理來承包該項服務工作。於是,到了產品升級的時候,甲骨文會要求用戶補上從結束服務期到升級這一段時間的服務費,儘管在此期間它沒有為用戶做任何形式的服務。用戶不買帳,他就去強迫做服務的代理補錢,許多代理為了繼續與其合作,不得不忍氣吞聲咽下這一苦果。

  甲骨文在服務方面的錙銖必較,結果搞得不止一家用戶告狀告到拉裡·埃裡森那裡。江蘇移動就曾經直接向他投訴過甲骨文中國的服務問題。

  1997年就實施了甲骨文 ERP的江蘇沙鋼集團的人抱怨說,甲骨文的產品在2000年底升級的時候,有些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同時據知情人士透露,拖延付款、升級糾葛、相互扯皮……這些對於中國用戶來說很常見的問題,顯然同樣也在這個案例中發生了作用。為此,沙鋼在2002年的新廠ERP實施時放棄了甲骨文,轉而選擇了其競爭對手的產品。

  不僅如此,甲骨文中國的服務不力還表現在將責任轉嫁到項目實施團隊身上。「ERP項目往往從激情洋溢開始,卻以一聲嘆息結束。一旦項目受挫,ERP項目團隊就成了替罪羊。」曾經實施過多個甲骨文項目的G先生說。

  「哈藥集團購買了甲骨文的ERP系統,但是甲骨文只是向哈藥銷售了軟體產品,哈藥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是由於負責哈藥ERP實施的北京利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突然爆發人事變動,直接導致項目實施中止。」2002年,在甲骨文全球電子商務和新技術大會上(Oracle World)上,拉裡·埃裡森在遭遇了哈藥集團代表的當面質問的「尷尬」後,甲骨文的一位工作人員向哈藥集團的代表如此解釋,言外之意是「我們只管銷售產品,服務是實施人員的事。」

  「甲骨文某些官員如果認為憑著資深品牌和產品的技術優勢,一定會讓用戶買帳就可以忽視他們的話,最終倒黴的一定是自己。」業內人士對記者如此表示。

  企業的競爭更多時候不是與對手,而是自己與自己的競爭!很多時候不是競爭對手打敗了自己,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隨著中國信息化的不斷深入, 中國用戶日益成熟,開始選擇適合自己的軟體而不是最貴的軟體,隨著用友、金蝶等國內軟體產品的不斷升級,尤其是用友推出的ERP產品NC、U9,產品的核心功能已能夠滿足國內大部分企業的實際需求,甲骨文在中國的優勢無疑將逐步消退,其頭上的光環也將隨之消失。

  「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光環不在的甲骨文,在中國的「好日子」已接近尾聲,世界級的管理軟體大師到了該正視現實的時候了!回想自己在耶魯大學的演講,驕傲的拉裡·埃裡森也到了反省自己,反省甲骨文在中國的表現的時候了!

  後 記

  此次調查,前後歷時一個多月。應該說,調查並不順利,面對記者的提問,很多用戶的信息化部門負責人和實施甲骨文產品的諮詢師都三緘其口,選擇了沉默。而記者隨後針對這些來自用戶的質疑,來徵詢甲骨文意見時,對方傳達了來自總部的意見:由於處於財季末期,按照慣例,不回應關於媒體的採訪請求,只是希望媒體能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來進行報導。基於此種考慮,我們只能展現給大家這些來自用戶的聲音了。

  最後,一些業內專家和資深人士的話,很讓人警醒,抄錄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深入,軟體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的價值和地位越來越明顯,其發展水平、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安全。」——中科院某專家。

  「金融企業是中國的經濟命脈,對系統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甲骨文產品不允許用戶改動任何原始碼,但甲骨文方面卻可以隨時去查看用戶系統中的數據,這很難說不會危及到中國的金融與經濟安全。」——一位不願對外透露姓名的金融行業專家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驗收組到長城路小學驗收指導
    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驗收組到長城路小學驗收指導 2020-10-2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析甲骨文ERP:資料庫撐起強大ERP
    在ERP方面,甲骨文ERP和SAP不向高下,那麼,甲骨文的ERP優秀在哪裡?上世紀90年代初,SAP的ERP R/3得到了認可,幾乎成了ERP的代名詞。而那是,大家對甲骨文的印象只有資料庫。資料庫是甲骨文的業務基礎,是它最初存在的理由,但就是因為有這樣堅實的基礎,給了甲骨文足夠的動力把企業的軟體都發展起來。
  • 亞馬遜賣家使用更多的erp軟體
    亞馬遜賣家使用更多的erp軟體當然是勝途跨境電商erp這個亞馬遜亞馬遜賣家軟體,現在讓勝途erp給你簡單介紹下這個亞馬遜erp有什麼具體功能。2、可一次性下載18個月的數據報告,逐個SKU比對產品實際銷售與庫存情況。
  • 哪個電商erp好用?新手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商erp系統?
    業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 而廣義的ERP概念就將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而所有與這個供應鏈相關的電子商務系統都可以歸為電商ERP系統的一部分。
  • 服裝erp|做不到這些,你的服裝erp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現代服裝企業大多知道,在erp項目的實施與應用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不能做好,所謂的服裝erp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下面按照它們的重要程度,從C級到A級分別給大家闡述:服裝erpC級重要因素是計算機,包括服裝erp系統和運行系統的網絡平臺,網絡平臺當然包括計算機終端、伺服器以及互聯的網絡設備。這是運行服裝erp管理平臺的前提和基礎,因為服裝erp不能依靠手工來完成。
  • 跨境電商erp流程有哪些?跨境電商erp的環節需求是什麼?
    跨境電商erp流程跨境電商erp倉儲核心:顯現每個發電站的庫藏量以及庫藏的佔用數,推銷備貨的性能。5. 物流核心:對於接其三方的物流商,擔任抓取物流軌道,正在頁面停止追蹤展現。6. 安排核心:擔任每個模塊的數據流轉展現,已便確認發覺定位成績。
  • 雲erp系統、進銷存軟體、倉儲管理系統之間有什麼聯繫?
    物流倉儲管理(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管理)是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採購管理、生產製造、銷售都要以庫存管理為節點,庫存量又是製造業企業的比較關鍵的成本費用。因此,當你要處理的是企業管理業務流程是物流倉儲管理這一塊兒,這幾大軟體都能滿足需要你的要求。
  • 外貿ERP
    erp的主要功能有:一、多平臺網店授權全球交易助理ERP已經在跨國電子商務平臺(如wish、shopee、shopyy、shopify、jumia、lazada、vova、cdiscount、eBay等)上開始提供服務,除了速賣通和wish要收取一定費用以外,其他平臺是可以免費使用ERP平臺的。
  • 電商erp是什麼意思?電商erp有哪些作用?
    電商erp是什麼意思? 電商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電子商務ERP把傳統ERP中的採購、生產、銷售、庫存管理等物流及資金流模塊與電子商務中的網上採購、網上銷售、資金支付等模塊整合在一起,以電子及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讓企業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
  • 中國銀行95566智能客服進化論:零接觸、零等待、一說即達
    近日,由中國銀行個人數字金融部與科大訊飛合力打造的95566全語音門戶正式上線,面向中行客戶提供「零接觸」、「零等待」的智慧金融服務。用戶在撥打95566後,只要直接「說」出自己的業務需求,就可獲得相應的信息與服務,實現以自然語言為交互界面的高效溝通。
  • CCTV管道檢測的必要,排水管道CCTV檢測驗收規範和方案及檢測報告
    CCTV管道檢測的驗收又是怎樣的?驗收規範又有哪些?排水管道,特別是排汙管道,很多時候是引起地下水汙染的主要原因。以前修建的排水管網,沒有統一標準,也沒有CCTV管道檢測的驗收規範。再加上施工方用的劣質排水管,導致地下水汙染。
  • 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28日 01:51:56&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2006年6月、7月,中國銀行先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
  • 非常假期,ERP教育教學網助你充電之用友資料篇
    官網:http://www.erpstudy.netERP教育教學網提供最專業的ERP軟體及視頻教程,助您成功!這個假期, 許多人因為疫情而只能待在家裡。除了長肉、看劇、吃吃喝喝,我們還能做什麼?5、最新用友U9V5.0零基礎實施顧問培訓視頻教程:用友U9V5.0實戰訓練培訓視頻教程 。
  • 外貿erp是什麼?外貿erp軟體有哪些?
    企業資源計劃或稱企業資源規劃簡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國著名管理諮詢公司Gartner Group Inc.於1990年提出來的,最初被定義為應用軟體,但迅速為全世界商業企業所接受,現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之一。
  • erp聯盟:你的職業規劃師
    喜訊來了,又一名實施顧問參加erp培訓後成功收到了合作夥伴實施顧問崗位的offer!因為國家現在對教育行業的支持很大,所以就在教育行業方面的erp產品,項目會越來越多。他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儲備了各種關於高校的項目知識。最後他對樂智雲學院(培訓中心)的老師的水平給予了肯定,他說:各個培訓的老師專業技能都非常過硬,知識儲備也是非常豐富。在培訓期間的前期可能會感覺有一點累,但是過一段時間的,慢慢的也會步入正軌。
  • 中國銀行年度報告連續三年榮獲HKMA重要獎項
    近期,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舉辦的最佳年度報告評比活動中,中國銀行2019年年度報告榮獲「最佳H股及紅籌股獎項」,這是中行連續第三年獲此獎項。中國銀行是近年來唯一連續榮獲此獎項的上市銀行,體現了投資者對中行年度報告以及信息披露工作的認可與支持。
  • 一個電商erp一般要多少錢?常用的erp系統都有哪些?
    一個電商erp一般要多少錢?其實erp的價格不光光是軟體本身的價格要考慮進去,還有軟體的實施費用 、服務費用、售後維護費用以及硬體設備費用等,這些都是要考慮進去的。
  • 中國銀行寶雞分行成功辦理首筆在線保函開立業務
    7月3日,中國銀行寶雞分行成功為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辦理首筆在線保函開立業務。 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為中國銀行寶雞分行重點國際結算客戶,該客戶日常保函業務開立筆數頻繁、對時效性要求較高。分行客戶經理在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積極為客戶推薦中國銀行在線保函業務。
  • 中國銀行鄂州分行營業部成功堵截跨境偽造支票詐騙事件
    2019年12月30日上午9:40,一名重慶男性客戶範某與3名同伴一起走進鄂州分行營業部大廳高櫃檯前,範某將持有的一張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籤發3600萬元人民幣字樣的支票,傳遞到高櫃內經辦櫃員尹曼的手中,要求辦理支票託收,並要立刻兌付。
  • 電商erp是什麼?電商erp系統有哪些品牌?
    電商erp把傳統ERP中的採購、生產、銷售、庫存管理等物流及資金流模塊與電子商務中的網上採購、網上銷售、資金支付等模塊整合在一起,以電子及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讓企業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