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通知一出,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家長、學生、老師都不淡定了:有的開心,有的沮喪;有的激動,有的抓狂;有的歡天喜地,有的無奈苦笑……
而開心、激動、歡天喜地的大多是家長,認為多出這一個月的學習時間,孩子的成績會有很大提升。更有家長興奮地說:「延期一個月,超越千百人,這一個月,我啥也不幹了,就看娃學習,確保娃提分!」
但是家長的盲目樂觀會帶來哪些影響?
1、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壓力。
從上邊的數據可以看出,許多家長對高考延期出來的一個月,抱有太多希望,覺得複習時間充裕了,孩子就一定能複習得更好,一定能提升分數。
事實上,能提升分數的不只是您家一個孩子,許多孩子也都可以利用這一個月提升分數,大家都提升的結果,就是水漲船高,錄取分數線上調,因為計劃招生數並沒有說要增加啊!父母因為盲目樂觀而提高的期望值,就很可能變成孩子的壓力。
2、引發親子衝突。
家長的樂觀是建立在高考延期一定會增加孩子學習動力的認知上。然而學生學習動力的影響因素很多,同時也很複雜。
不僅僅有情緒、意志、興趣、經驗等個體因素的影響,也有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高考複習時間變長,並不意味著學生的學習動力會增加。
一旦孩子不能如家長想像中那樣努力,勢必會讓家長的情緒越來越焦躁,與孩子間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究竟如何科學地陪伴孩子應對高考延期?
1、調整不合理的預期。
延期一個月,超越千百人?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說服自己不要因為延期這一個月而生出太高期望。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在當下每一天盡力而為就是值得鼓勵的。
2、相信孩子的自主性。
「即使父母再怎麼背負孩子的課題,孩子依然是獨立的個人,不會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學習,工作,結婚對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為舉止都不會按照父母所想。」 ——《被討厭的勇氣》
高考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才是當事人,人始終要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既然取代不了孩子,就要選擇放手,選擇相信孩子!安靜且平靜的陪伴著,什麼都不用刻意去做,給到孩子情感的支持。
3、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
遵循好好說話的原則,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這比你看著孩子學習更重要。
俗話說, 「語言是扇窗,否則它是牆。」孩子不主動時最好不說,起碼少說; 選擇孩子開心的時候說 ;不要老盯著問題說;想好了再說。
可以偶爾和孩子聊聊學習以外TA感興趣的事,但前提是你要了解並「感興趣」,因為這樣才會真誠。
4、活出自我,有自己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其實孩子進入高三衝刺階段,產生一些壓力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24小時圍繞著孩子運行,反而會讓孩子放大壓力,產生越來越多的無力感,越來越不相信自己。
事實上,身教大於言行,您的身體力行就是孩子最有利(利益的利)且有力(力量的力)的支持。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一定記得留出時間給自己,把自己收拾地體面漂亮,投入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中,讓自己獲得成就感。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能量後,也會產生信心與勇氣,通過自己的方式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所以,請家長朋友們冷靜下來,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