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身邊】「眼皮跳」未必預示吉兇,但有這種情況是病!有位醫生差點無奈改行……
來源:健康杭州發布日期:2020-12-11 09:31瀏覽次數:2次
56歲的李先生(化名)是在他們當地有名的口腔醫生,醫術高超,待人和藹。
可近幾年來,李先生卻一直被一種奇怪的病折磨:最初只是左眼偶爾跳跳,他想著「左眼跳財」,也沒當回事。可後來,整個左側臉頰都開始抽搐,發作時甚至還會流口水。他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
他屢次嚇跑了自己的患者,
甚至差點闖下大禍……
一天,李先生正在給一個7歲小朋友拔乳牙,突然,他的面部不自覺抽動起來。小朋友被他的「擠眉弄眼」嚇了一大跳,立刻跳下治療椅,說不要拔牙了,飛一般跑出了診室。
後來,面部肌肉的抽搐還牽涉到了手臂。一次,恰巧李先生正拿著牙鑽在給病人治療,突然「怪病」發作,差點因此鑽到了患者的牙神經。
苦惱不已的李先生開始了漫長的求醫之路,他嘗試了包括藥物、針灸、肉毒素注射等方式,雖然每次治療後都能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是沒過多久又會復發,且症狀愈發嚴重。
「我是醫生,可不能因此害了自己的病人啊。」就在李先生準備因此放棄職業的時候,他的一位忠實「粉絲」介紹他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杜權。
杜權診斷李先生患的是血管壓迫面神經根部導致面肌痙攣,壓迫時間一長引起面神經脫髓鞘改變,從而導致面神經核團興奮性增高,神經衝動傳導紊亂,所以李醫生才會「擠眉弄眼」。
他嘴巴歪斜厲害,
晚上睡覺口水會不自覺外流……
62歲的張先生(化名)是餘杭塘栖人,年輕時身材高大挺拔,是公認的帥哥。20多年前,他的左眼時不時會跳一下,後來頻率越來越高,嘴巴也出現歪斜。
他四處求醫,可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去年年底,張先生左眼開始睜不開,右眼活動也受影響,還有耳鳴出現。更令他苦惱的是,因為嘴巴歪斜厲害,晚上睡覺口水會不自覺外流,第二天醒來枕頭都是溼的。
張先生慕名找到了杜權。杜權接診後,發現張先生是長期面肌痙攣導致左眼睜開困難,並且伴隨耳鳴。區別於其他耳鳴,這類耳鳴往往呈高調音,與面肌抽搐同步發生,可能與耳蝸神經受到血管壓迫有關。
一旦發現單側眼瞼
或面部肌肉頻繁跳動,應及時就醫……
朋友們經常會把單純眼皮跳和面肌痙攣混淆。對此,杜權解釋道,單純眼皮跳是支配眼瞼活動的神經肌肉受到局灶性的興奮刺激導致的,這種情況多在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緩解。
而面肌痙攣則不同,患者發病後出現的眼瞼痙攣不僅不會自行停止,而且會越跳越嚴重,在跳動一段時間後逐漸累及面部肌肉,甚至頸部、肩部肌肉也隨之抽動,會給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杜權提醒,面肌痙攣患病初期,一些患者沒有特別的不適,所以往往不會重視,也有患者因一些個人原因,一拖再拖,最後出現整側面部抽動,甚至出現面部肌肉變形、萎縮等嚴重情況。
所以,中老年人群一旦發現單側眼瞼或面部肌肉頻繁跳動的症狀,最好到神經外科做個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導致不必要的後遺症和心理創傷。
面肌痙攣患者在生活中,
應該這麼辦!
杜權提醒,面肌痙攣患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自我調節,通過看電影、聊天、聽音樂等方式來釋放壓力。
其次,還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面部免受風寒,冬春季注意防寒,夏季不要正對空調吹。
調節飲食,多吃蔬菜,如韭菜、春筍、芥菜、油菜等。多食含維生素B1、B的食品,少吃冷食冷飲,清淡飲食。
勞逸結合,加強鍛鍊,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保持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還要保持精神愉快閒適,避免情緒大幅波動。
禁菸限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免得因為刺激引發或加重病情。
面肌痙攣可採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其中,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肉毒素注射治療,但都存在一定缺陷。
近年來,因療效確切,立竿見影,不易復發,微創手術治療也正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李先生和張先生都已經嘗試過保守治療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微創開顱顯微血管減壓術,術中分離壓迫面神經的血管,並置入特殊墊片,徹底解除壓迫。」經過手術,兩人都成功擺脫了多年困擾,重回正常生活。
專家介紹
杜權,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杭州市131人才,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委員,中國腫瘤防治聯盟浙江省聯盟神經腫瘤專委會常務委員,浙江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委會顱神經修復學組副組長,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委會委員,浙江省卒中學會理事,浙江省卒中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浙江省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理事,杭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擅長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顱內腫瘤,椎管內腫瘤的顯微手術;顱內動脈瘤的夾閉術等,目前已主刀微血管減壓術約1500例。以項目負責人身份承擔多項省市級課題,完成的課題分別獲省市級的多個獎項,發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論文十餘篇。
出診時間:每周一下午
列印 關閉
【來源:杭州市衛健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