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世界文明的起點之一。5000年前,當尼羅河渾濁的河水第一次退去,生活在瀉湖周圍的人們走上了肥沃的土地,讓文字、語言、法律和星象這些前所未有的創造成了人類歷史的重要部分。千年過去,當莎草叢生的綠洲變成沙漠,當雨水豐饒的三角洲變成良港,當努比亞的高峽出現納賽爾平湖,這個古老的世界跨入了工業時代。
而僅在此時,人們才會再一次想起文明蹣跚起步的那一刻,是從埃及這個地方開始。
【國家簡介】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阿拉伯語: ,英語: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 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也被廣泛使用。
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國土面積100.1萬平方公裡,共有近1億人口生活於其上。主要民族包括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主要信仰為伊斯蘭教的遜尼派。
國名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國旗:埃及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徵埃及過去的黑暗歲月。
國徽:埃及國徽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國歌:我的祖國
國土面積:1,001,449平方公裡
國慶日:7月23日
貨幣:埃及鎊(1人民幣=2.778埃及鎊)
人口:9568萬(2016年)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科普特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語言:阿拉伯語
人均GDP:3514美元(2016年,根據國際匯率)
【國家歷史】
古埃及文明形成於公元前3150年,從那爾邁國王統一了上下埃及開始共經歷了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期埃及時期7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在此期間,古埃及人完成了農業的發展,並修築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秘密陵墓等一系列巨型建築。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幾乎沒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況下,被埃及人當成解放者佔領了這片土地。亞歷山大的繼承者託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機構,定都亞歷山大。託勒密王朝的埃及社會中,希臘文明與埃及文明的許多傳統融合了,兩個文明的諸神系統也演化為多位一體的諸神系統。龐培、安東尼、凱撒等都與埃及產生過相當深厚的關係。
安東尼
安東尼
屋大維在亞克提姆海戰中打敗了馬克·安東尼和託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後,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雖然羅馬人比希臘人更加敵視埃及人,但很多傳統如木乃伊和對傳統神靈的崇拜保留了下來,一些羅馬皇帝也將自己描繪為法老。在行政長官那裡,由於遠離羅馬,機構風格更加接近此前的王朝。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埃及文明逐漸衰落。到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後,埃及基督徒普遍擁護基督一性論派,並隨後被教會判為異端,形成了獨特的科普特派教會。公元639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徵服埃及,伊斯蘭教開始在埃及傳播。經過一個世紀的傳播,埃及基本上被伊斯蘭化,古埃及文明斷絕。期間,什葉派穆斯林由於阿拔斯王朝的迫害在埃及起義,建立了七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統治的什葉派王朝,史稱法蒂瑪王朝。
薩拉丁
中世紀埃及被庫德人建立的阿尤布王朝統治。阿尤布王朝的創建者是伊斯蘭教的「聖人」薩拉丁,他在攻破了法蒂瑪王朝的國都開羅後自立為蘇丹,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薩拉丁與基督教十字軍數次徵戰,以騎士精神聞名於東西方。1260年,阿尤布王朝的馬穆魯克騎兵全殲蒙古西徵軍隊,並在此後威逼阿尤布王朝改朝換代,建立了馬穆魯克王朝。1517年,馬穆魯克王朝被奧斯曼吞併,埃及再次失去了獨立的地位。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被奧斯曼帝國任命為埃及總督,此後他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並對周邊完成了大規模徵服。1840年,阿里被英法逼迫遜位,1882年英國軍隊佔領埃及,1914年宣布其為保護國。
納賽爾
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最終完成目標,奠定了在中東的領導地位,現代埃及建立。
【文化與名人】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文化遺產極為豐富。在埃及國內,金字塔、方尖碑、木乃伊和紙莎草都是三千年至五千年前遺留下的歷史遺產。亞歷山大港作為古典時期和羅馬時期的重要港口,留存大量的希臘、羅馬文物,歷史上那裡的圖書館曾存有海量古典圖書。進入伊斯蘭時期,埃及又以獨特的清真建築風格著稱,開羅老城號稱「千塔之城」。而在現代化建設中,埃及又向世界貢獻了納賽爾湖和亞斯文大壩這樣的工業奇蹟,可以說是個文化交融的文明大國。
克裡奧佩特拉(伊莉莎白泰勒飾)
埃及歷史上的名人包羅萬象,涵蓋各行各業。古埃及的胡夫、哈夫拉、圖坦卡蒙、拉美西斯及「埃及豔后」克裡奧佩特拉均以神話傳說聞名;薩拉丁和珍珠小枝以傳奇性的徵戰聞名;蓋倫和伊本·納菲斯提出了血液循環理論;馬哈福茲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代埃及最知名的人之一。在當代,納賽爾成為了埃及的「國父」,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讚譽和崇敬。
【風景名勝】
埃及自然人文兩大旅遊資源均很豐富。由於地處地中海,埃及擁有從海濱到沙漠的全自然景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其中,古埃及的文化遺產和地中海之濱的度假休閒成為最主要的觀光目的。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讚嘆。大金字塔附近還有獅身人面像,是為胡夫的兒子哈夫拉所建的紀念碑。
古城堡建於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丁為抵禦十字軍的侵略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古城堡內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例、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製品、模型、圖畫等。
卡特巴城堡前身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燈塔建於公元前280年,塔高約135米,經數次地震,於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築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並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法老村位於開羅市內尼羅河的一個小島上,佔地約200畝,是埃及首任駐華大使哈桑·拉賈布博士在發現失傳一千年的紙草造紙工藝後於1984年集資修建的。村內種植了大量的紙莎草,有以傳統方法製造紙草紙和繪製草紙畫的作坊。法老村內建有模擬法老時代的神廟、莊園、農戶等建築,有專人著古裝演示當時生產、家居及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景,展現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畫面。
西奈半島是埃及享譽世界的度假勝地。其中的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兩條黃金海岸在此交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有細軟的沙灘、溫熱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紅海具備珊瑚生長的最佳環境,這裡有200多種珊瑚礁和活珊瑚,多種海洋動植物在珊瑚礁上棲息,海底奇觀光怪陸離。
【國家趣聞】
1、埃及在本屆總統選舉中,有約百萬張選票投給了他們的頭號球星薩拉赫。
2、古埃及人將貓視為神靈,如果有人殺死或者傷害貓,哪怕是一場意外,也會受到懲罰。貓的遺體還會被做成木乃伊,進入主人的墓室。
3、埃及科學家穆罕默德·塞閉特博士發現,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使用了放射性物質。
4、埃及人將蔥視為真理的標誌,因此不能接受「侮辱蔥」的行為。
5、每天下午3到5點,埃及人決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戒律。
本文系PP體育約稿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