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國家地理之埃及:文明的起點,世界的中心

2021-01-07 PP體育

這裡是世界文明的起點之一。5000年前,當尼羅河渾濁的河水第一次退去,生活在瀉湖周圍的人們走上了肥沃的土地,讓文字、語言、法律和星象這些前所未有的創造成了人類歷史的重要部分。千年過去,當莎草叢生的綠洲變成沙漠,當雨水豐饒的三角洲變成良港,當努比亞的高峽出現納賽爾平湖,這個古老的世界跨入了工業時代。

而僅在此時,人們才會再一次想起文明蹣跚起步的那一刻,是從埃及這個地方開始。

【國家簡介】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阿拉伯語: ,英語: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 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也被廣泛使用。

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國土面積100.1萬平方公裡,共有近1億人口生活於其上。主要民族包括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主要信仰為伊斯蘭教的遜尼派。

國名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國旗:埃及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徵埃及過去的黑暗歲月。

國徽:埃及國徽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國歌:我的祖國

國土面積:1,001,449平方公裡

國慶日:7月23日

貨幣:埃及鎊(1人民幣=2.778埃及鎊)

人口:9568萬(2016年)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科普特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語言:阿拉伯語

人均GDP:3514美元(2016年,根據國際匯率)

【國家歷史】

古埃及文明形成於公元前3150年,從那爾邁國王統一了上下埃及開始共經歷了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期埃及時期7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在此期間,古埃及人完成了農業的發展,並修築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秘密陵墓等一系列巨型建築。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幾乎沒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況下,被埃及人當成解放者佔領了這片土地。亞歷山大的繼承者託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機構,定都亞歷山大。託勒密王朝的埃及社會中,希臘文明與埃及文明的許多傳統融合了,兩個文明的諸神系統也演化為多位一體的諸神系統。龐培、安東尼、凱撒等都與埃及產生過相當深厚的關係。

安東尼

安東尼

屋大維在亞克提姆海戰中打敗了馬克·安東尼和託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後,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雖然羅馬人比希臘人更加敵視埃及人,但很多傳統如木乃伊和對傳統神靈的崇拜保留了下來,一些羅馬皇帝也將自己描繪為法老。在行政長官那裡,由於遠離羅馬,機構風格更加接近此前的王朝。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埃及文明逐漸衰落。到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後,埃及基督徒普遍擁護基督一性論派,並隨後被教會判為異端,形成了獨特的科普特派教會。公元639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徵服埃及,伊斯蘭教開始在埃及傳播。經過一個世紀的傳播,埃及基本上被伊斯蘭化,古埃及文明斷絕。期間,什葉派穆斯林由於阿拔斯王朝的迫害在埃及起義,建立了七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統治的什葉派王朝,史稱法蒂瑪王朝。

薩拉丁

中世紀埃及被庫德人建立的阿尤布王朝統治。阿尤布王朝的創建者是伊斯蘭教的「聖人」薩拉丁,他在攻破了法蒂瑪王朝的國都開羅後自立為蘇丹,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薩拉丁與基督教十字軍數次徵戰,以騎士精神聞名於東西方。1260年,阿尤布王朝的馬穆魯克騎兵全殲蒙古西徵軍隊,並在此後威逼阿尤布王朝改朝換代,建立了馬穆魯克王朝。1517年,馬穆魯克王朝被奧斯曼吞併,埃及再次失去了獨立的地位。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被奧斯曼帝國任命為埃及總督,此後他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並對周邊完成了大規模徵服。1840年,阿里被英法逼迫遜位,1882年英國軍隊佔領埃及,1914年宣布其為保護國。

納賽爾

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最終完成目標,奠定了在中東的領導地位,現代埃及建立。

【文化與名人】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文化遺產極為豐富。在埃及國內,金字塔、方尖碑、木乃伊和紙莎草都是三千年至五千年前遺留下的歷史遺產。亞歷山大港作為古典時期和羅馬時期的重要港口,留存大量的希臘、羅馬文物,歷史上那裡的圖書館曾存有海量古典圖書。進入伊斯蘭時期,埃及又以獨特的清真建築風格著稱,開羅老城號稱「千塔之城」。而在現代化建設中,埃及又向世界貢獻了納賽爾湖和亞斯文大壩這樣的工業奇蹟,可以說是個文化交融的文明大國。

克裡奧佩特拉(伊莉莎白泰勒飾)

埃及歷史上的名人包羅萬象,涵蓋各行各業。古埃及的胡夫、哈夫拉、圖坦卡蒙、拉美西斯及「埃及豔后」克裡奧佩特拉均以神話傳說聞名;薩拉丁和珍珠小枝以傳奇性的徵戰聞名;蓋倫和伊本·納菲斯提出了血液循環理論;馬哈福茲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代埃及最知名的人之一。在當代,納賽爾成為了埃及的「國父」,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讚譽和崇敬。

【風景名勝】

埃及自然人文兩大旅遊資源均很豐富。由於地處地中海,埃及擁有從海濱到沙漠的全自然景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其中,古埃及的文化遺產和地中海之濱的度假休閒成為最主要的觀光目的。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讚嘆。大金字塔附近還有獅身人面像,是為胡夫的兒子哈夫拉所建的紀念碑。

古城堡建於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丁為抵禦十字軍的侵略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古城堡內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例、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製品、模型、圖畫等。

卡特巴城堡前身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燈塔建於公元前280年,塔高約135米,經數次地震,於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築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並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法老村位於開羅市內尼羅河的一個小島上,佔地約200畝,是埃及首任駐華大使哈桑·拉賈布博士在發現失傳一千年的紙草造紙工藝後於1984年集資修建的。村內種植了大量的紙莎草,有以傳統方法製造紙草紙和繪製草紙畫的作坊。法老村內建有模擬法老時代的神廟、莊園、農戶等建築,有專人著古裝演示當時生產、家居及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景,展現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畫面。

西奈半島是埃及享譽世界的度假勝地。其中的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兩條黃金海岸在此交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有細軟的沙灘、溫熱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紅海具備珊瑚生長的最佳環境,這裡有200多種珊瑚礁和活珊瑚,多種海洋動植物在珊瑚礁上棲息,海底奇觀光怪陸離。

【國家趣聞】

1、埃及在本屆總統選舉中,有約百萬張選票投給了他們的頭號球星薩拉赫。

2、古埃及人將貓視為神靈,如果有人殺死或者傷害貓,哪怕是一場意外,也會受到懲罰。貓的遺體還會被做成木乃伊,進入主人的墓室。

3、埃及科學家穆罕默德·塞閉特博士發現,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使用了放射性物質。

4、埃及人將蔥視為真理的標誌,因此不能接受「侮辱蔥」的行為。

5、每天下午3到5點,埃及人決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戒律。

本文系PP體育約稿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相關焦點

  • 地理環境與古代文明:埃及與兩河文明究竟如何產生與發展?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二,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地區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埃及文明與美速不達米亞文明。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與耕作之後,這一地區的人民開始逐漸集中在這片綠洲土地上,為埃及奴隸制國家的形成與埃及文明的誕生奠定了人口與農業的基礎。等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歷史上第一位法老米尼茲完成了埃及地區的統一大業,古埃及文明正式誕生。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材料: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圖;尼羅河下遊的景觀示意圖(l)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下表中的兩個象形文字,代表帆船不同的航行方向,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徵,填寫下表。(2)填寫下表,分析古埃及民居特徵的地理背景。
  • 非洲國家埃及,為什麼人種卻是歐洲人、信仰亞洲人的宗教?
    非洲是世界面積第二大洲,總面積達3500多萬平方公裡,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和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洲,總人口已經超過12億,人口第一大國為奈及利亞,也是非洲大陸唯一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非洲黑人女孩因為面積之大,所以就需要做地理上的細分,一般可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範圍更大點,又可分為撒哈拉以北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而埃及,正是位於撒哈拉以北,
  • 埃及文明與中國文明
    記錄的大多數都是上古的地理信息。關於這個信息個人應該認為是真的。寫的應該就是華北一帶。比如東海,北海,南海的論述。跟山東半島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有些人卻把山海經擴大化。一直擴張到埃及。並說埃及文明是夏朝。這點就讓人有點匪夷所思了。三皇五帝都在,怎麼夏啟就變成了埃及的法老啦?信奉這些言論的人無非是列舉三條 1象形文字 2金字塔陵墓造型 3三星堆雕塑。
  • 以《埃及》為例的初中地理教學設計探究
    各學校各班級的學情都有所不同,就共性而言,學習《埃及》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日本》,已初步了解了學習國家的基本方法,而且《埃及》這節課的主要包括地跨兩洲、沙漠廣布、發展中的工農業、富有特色的旅遊業四部分,內容不多且相對簡單,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比較高,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整個課堂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完成。二、教學目標。
  •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時候,世界上各個文明都在做什麼?中國人呢?
    那座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約建於前2580年,完工於前2560年,距離也即將滿4600年了。而埃及第一座金字塔,修建於公元前2667-2648年間,當時是古埃及法老喬賽爾在位時期。4600多年前,當時世界各國是個什麼狀態,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 中埃文化年有助中國圖書走進埃及——訪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
    新華社開羅8月27日專電(記者鄭凱倫)埃及文化部國家翻譯中心位於開羅歌劇院大院內一幢不起眼的三層小樓內,走進小樓一層的書店,記者在書架顯著位置看到了一本熟悉的作品——莫言的《紅高粱家族》。  「今年是中埃文化年,我們將在近期組織譯介更多類似的優秀中文圖書進入阿拉伯市場,」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安瓦爾說,中國文明博大精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無數經典著作,兼具寬廣的視野和深刻的內涵,然而埃及民眾對此知之甚少。
  • 非洲「文明古國」埃及,成世界上第十四個人口數量超過一億的國家
    當今世界總共有198個國家,這些國家人口數量差異巨大,像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超過10億的大國,而有的國家人口數量卻非常少,可能只有數千人。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總共有14個,除了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美國、巴西、墨西哥、俄羅斯、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之外,還有非洲「文明古國」埃及。
  • 海奧華預言:埃及金字塔是外星文明設在地球與宇宙聯絡的信息中心
    金字塔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色彩,被認為與一種系外智慧文明緊密相關,有不少人認為,金字塔就是這個智慧文明的產物,是一種外星文明的遺蹟。事實究竟是怎樣?胡夫金字塔內的一系列的數字與建築之間的完美地結合,更增添了金字塔的神秘。
  • 埃及讓世界重新認識這座古國的足球實力,球迷:那中國呢
    在世界足壇,埃及足球文化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幾乎沒有人認為埃及足球能夠在世界掀起什麼風浪,但是在2018年世界盃,埃及人讓世界重新認識和重現定義這座文明古國的足球。埃及足球最大牌穆罕穆德薩拉赫由於傷病無法在世界盃首場比賽對陣烏拉圭與巴薩神鋒蘇神蘇亞雷斯一覺高下。
  • 時小刻非洲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
    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約五分之一的非洲,人口總數有10.1億。無論是尼羅河畔的文明古國埃及,「非洲明珠」烏幹達,有著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坦尚尼亞……在這樣一片神奇的大陸上,每個國家都充滿特色,魅力十足。從今天開始,時小刻帶你暢遊非洲,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 千年傳承的文明古國享譽世界,埃及成為世界奇蹟的原因竟是……
    提起埃及,大多數人心中的第一反應或許便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也會不自覺的映入眼帘。現如今的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其少數民族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混血後裔,科普特語由古埃及語發展而來,但現在埃及的主體民族阿拉伯人卻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這裡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
  • 蘇美爾文明和埃及文明是誰開創的?
    這個島嶼國家是一個環狀結構,波塞冬神殿在它的正中央,國家極度發達和富有,勢力範圍遠到今天北非的埃及,南歐的義大利,甚至包括美洲的一些地方,但是在一個突如其來的災難打擊之下,這個文明瞬間毀滅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場災難是不太可能把一個民族消滅殆盡的,總會有一些倖存者,那這些倖存者去了哪裡呢?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我是:中外歷史觀作者筆名:周行天下最近有位外國網友有一個問題非常疑惑,困擾了許久,他提問到:為什麼中國的中華文明會被認定為世界最古老文明,而不是古羅馬或者埃及文明?,這個問題非常好,相信不管是外國朋友還是中國朋友,關於此問題的答案也可能會模稜兩可,不能確定回答。
  • 世界體系理論與古代地中海各主要文明的興衰
    這種關係是以勞動的軸向分工為基礎,中心生產高技術產品,邊緣提供原料和生產初級產品並作為中心區產品的市場。因此,中心地區與邊緣地區的生產技術和產品的交換關係是一種不平等交換關係。這種不平等的交換關係為中心地區資本積累提供了保障。比如1492年以來拉丁美洲地區與西歐國家的關係是以西歐國家為中心、以拉丁美洲地區為邊緣的依附關係。
  • 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國家之印度尼西亞和埃及
    國家是國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截止2011年世界上有197個國家被國際普遍承認,其中193個為聯合國會員國。上期我們介紹了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三個國家:俄羅斯、土耳其和哈薩克斯坦,他們都是地跨亞洲和歐洲的國家。今天我們來介紹另外兩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和埃及。
  • 在人類數千年文明史上,哪些屬於東方文明?哪些屬於西方文明?
    所以,東方原本只是一個相對的地理概念,處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國家,其所指稱的東方肯定是不一樣的。而與東方相對的方向便是西方。可是在人類歷史的敘述上,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卻是有固定的含義的,東方和西方的區分來源於近代西方人「歐洲中心論」的視角。
  • 世界古老的文明國度之一,被譽為尼羅河的恩賜,一起走進沙漠之國
    隨著前兩期的腳步,繼續我們的非洲之旅。前兩天我們說到了盛產鑽石的彩虹之國—南非還有擁有非洲第一高峰的坦尚尼亞,不知道寶貝們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在哪?好啦,麥麥直接揭開謎底吧,這兩個國家都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通常關於非洲的地理都是分為兩部分,撒哈拉沙漠的北邊是北非。而今天,我們就來嘮嘮位於北非的一個文明古國—埃及。
  • 古代埃及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非洲,全長6600多公裡,從南向北蜿蜒流經埃及而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與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希臘史學家赫卡泰烏斯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更視尼羅河為母親河。遠在舊石器時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全書時間跨度長,自公元前5000年古文明始,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止,將這超越了時間界限的地中海世界歷史,用文字加以概括總結,述說著跌宕起伏的故事。古希臘文明:海洋文明的中心,是位於地中海的東部地區,從古至今,地中海的沿岸已經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但從古至今,這裡都是擁有著世界上最曲折的海岸線,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港口的形成,具有極其便利的海航優勢,所以古希臘人便在地中海沿岸開展頻繁的海上活動:航海貿易、海上商業活動,慢慢聚集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港口,成為了古代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