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20 年 7 月 3 日清晨 6 時許,浙江衢江某小區門前,在車子裡等候了一夜的民警,看到拎著塑膠袋優哉遊哉走來的徐某,一擁而上。&34;被摁在地上的徐某嚇得不輕,一邊掙扎一邊顫聲問道。&34;聽到&34;四個字,徐某一下子癱軟下來,不再掙扎:&34;。
自此,17 年前發生在泰州海陵的&34;故意殺人案成功告破。
人心惶惶
豬圈內驚現一無名女屍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 17 年前,2003 年 4 月 4 日,這是個普通的日子,但對於海陵公安刑警們來說,卻刻骨銘心。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一天竟如巨石,在他們心頭一壓就是 17 年。
2003 年 4 月 4 日 11 時許,海陵區原泰東鎮東塘村 15 組村民吳大媽像往常一樣去自家廢棄舊豬圈取糧草,感到糧草堆後面有一絲異常,撥開一看,裡面倒著一陌生女子。近前一探,女子已沒了氣息,吳大媽嚇得魂飛魄散,聽到聲響趕來的家人趕緊報警。
接到報警後,辦案民警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對現場進行全面勘查檢驗。經法醫鑑定,被害人為女性,年齡 20 歲左右,衣著完整,未發現被性侵跡象,初步認定系鈍器多次擊打頭部致死。這是一起兇殺案!一時間,各種猜測眾說紛紜,周邊村民擔驚受怕,社會影響十分惡劣。泰州、海陵兩級公安機關迅速成立了專案組開展偵破工作。
謎團重重
花季少女死因為何?
根據案發現場情況,專案組隨即開展了大量的走訪排摸工作。經辨認,被害人並非本村村民。那麼,被害人究竟是誰?為何會到此處?兇手和死者有何關係?是情殺、仇殺抑或劫殺?案情撲朔迷離,要逐一解開這些謎團,必須從查明屍源入手。
為儘快查明被害人真實身份,專案組開始排兵布陣:一方面全面細緻排查是否有疑似失蹤人員報警記錄;另一方面對現場可疑物證深入查驗,尋找蛛絲馬跡。
案件排查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各小組的工作在緊張有序進行著,海量的信息在交織中不斷碰撞、比對、分析,最終確認被害人系張某,女,20 歲,江蘇寶應人,就讀於南京某大學。2003 年 3 月 9 日,張某與同學一起到泰州實習,推銷化妝品。3 月 12 日,張某到東塘村進行推銷,一直未歸。直至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許屍體被發現,同時隨身攜帶的 900 餘元現金消失不見。隨著現場勘查、法醫檢驗、調查走訪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專案組初步確認這是一起搶劫殺人案件,嫌疑人為男性,一人作案,隨機選擇侵害目標,作案手段殘忍。
案件幾度中斷
17 年後出現重大轉機
在隨後的偵查工作中,公安機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分成 13 個排查組,對周邊居民和適齡男性進行走訪摸排,同時對被害人張某的社會活動關係進行全面排查。但是,受當時的條件所限,案件線索幾度中斷,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案件陷入迷霧之中。17 年來,辦案民警陸續更換了崗位,但海陵&34;卻始終沒有放棄對這起案件的追蹤與梳理。在今年的&34;行動中,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對該起命案留存的相關物證逐一開展再檢驗工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作出指導,結合現場及調查訪問情況,認真分析研究案情。
&34;公安海陵分局副局長高翔介紹,功夫不負有心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徐某匿影初現。通過檢驗,困惑辦案人員很久的線索終於峰迴路轉,警方很快鎖定嫌疑人徐某。
抓捕行動已箭在弦上!
心生邪念
最終都難逃法網
破案抓人,豈會一路徑情直遂、氣決泉達,兇手沒有乖乖坐在家裡等著警察上門的。
公安海陵分局大數據偵查中心迅速對嫌疑人徐某開展研判,發現江西人徐某藏匿於浙江省衢州市某物流公司打工。辦案民警迅速趕赴衢州當地,為防打草驚蛇,辦案民警對嫌疑人住所點、工作地及日常出行軌跡進行深入研判,並會同當地警方制定了詳細的抓捕方案。
2020 年 7 月 3 日,經過一夜伏擊守候,警方將嫌疑人徐某一舉抓獲。
據徐某交代,2003 年,他從江西來到江蘇泰州一親戚家,尋找工作機會。案發當天中午,他在村裡看到張某,頓時起了邪念,一直尾隨其後,途中趁機用鈍器打擊張某頭部,見其暈倒後將其拖至路邊的豬圈。正當徐某準備對張某實施強姦時,突遭張某反抗,他驚慌失措,雙手掐緊張某脖子,直到對方徹底失去意識。隨後,徐某拿走張某隨身財物倉皇而逃。
目前,徐某已被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34;故意殺人案的成功告破,不僅告慰了被害人及其家屬,也再次宣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永遠不要心存僥倖。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瀟湘晨報綜合泰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