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知識的缺乏導致不平等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

  圖1

  圖2

  圖3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

  11月9日,上海長寧區圖書館,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受邀參加首屆上海國際兒童文學作家節,舉行了一場名為「兒童的閱讀與成長」的主題演講。演講中他說文學雖然無法改變世界,但卻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他可以對世界,對自身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童年記憶

  炸彈引爆,男孩只留下紅色頭髮

  勒克萊齊奧當天說自己出生於戰時,一個讀書相對匱乏的年代,童年的第一個記憶是恐懼。年僅四歲的勒克萊齊奧親眼看到一個500公斤的炸彈落在祖母的房子邊上,「我被嚇得摔倒了,這是一個很恐怖的記憶」。後來,勒克萊齊奧隨媽媽逃到山區避難,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長著一頭紅髮的男孩,男孩被派去執行一項任務:帶一個炸彈去炸德軍會通過的橋。「但那個男孩不太會操作炸彈,德軍還沒通過,炸彈就引爆了,這個男孩什麼都沒留下,只有一些紅色的頭髮。」

  勒克萊齊奧說戰爭的恐懼讓他開始想要表達自己,而這種表達其實就是文學。戰時物資匱乏,勒克萊齊奧只能用粉筆在地上寫寫畫畫,中國作家畢飛宇最近出了一本書,叫《蘇北少年「堂吉訶德」》,其中寫到他小時候也沒什麼書可讀,也只能在地上寫字,這些我都非常的理解。

  而勒克萊齊奧的文學生涯始於8歲。當時他乘船去奈及利亞見父親,路上將近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他寫了第一篇小說《漫長的旅行》。「為什麼要寫?一方面因為寂寞,一方面因為我心裡非常不安。」勒克萊齊奧離開了心愛的祖母,要去見從未謀面的父親,心裡懷揣著雙重的不安。而這時文學對他有了另一種意義,即克服內心的不安。

  寫作啟蒙

  受蘭波和塞林格影響大

  戰後,勒克萊齊奧開始有機會接觸大量書籍。有五六年的時間,勒克萊齊奧的母親每天都會去圖書館借一本書,這也讓他每天都能讀到一本書,那個時期他讀的書大概有三四千本。而對勒克萊齊奧產生最大影響的是他用自己賣報的錢買的《蘭波詩歌全集》,「讀他的詩,讓我發現一個新的世界,以前讀的都是小說,遊記,有人物,有故事,有現實,但他的詩讓我發現一些詞語的組合就可以把你帶入另一個世界,一個不是我們所經歷的現實世界。」之後對勒克萊齊奧產生影響的是J·D·塞林格,「我們常常說嚴肅的文學,但我不用這個詞形容塞林格的小說,我覺得他的小說是非常真誠的文學。」正是在塞林格的影響下,勒克萊齊奧開始了真正的創作,並發表了第一部小說《訴訟筆記》。

  美好希望

  希望在文學作用下不再有戰爭

  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後,勒克萊齊奧說他認為閱讀對於孩子和成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他當年閱讀既是為了擺脫不安,也是為了打發日子,但慢慢發覺閱讀還有另外的功能,即更好地了解一個世界,擺脫不滿的現實,「讀書不僅僅有教化的功能,也是對於幸福的一種追尋,雖然有時我們的生活並不完全如意,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世界,並相互了解,從而變得更為豐富。」但他覺得文學能夠改變個人,「文學是一種交流,它能讓你獲得一些新的東西,更進一步地了解世界。」

  雖然不相信文學可以改變世界,但勒克萊齊奧還是希望可以在文學的作用下不再有戰爭,不再有餓死、受難的孩子,「我的這個希望非常虔誠,我也希望在座的年輕朋友可以不斷地閱讀,不斷地認知世界。」

  ■ 作家談飢餓

  知識的缺乏導致不平等

  勒克萊齊奧:普遍來說我覺得這篇小說(《飢餓間奏曲》)想表達的一個主題是缺失,尤其是兒童的缺失,這在某些地方可能是指食物的缺乏,在其他地方指的是知識的缺乏,還有對他人認同的一種缺乏。

  我還是舉模里西斯的例子,這個國家裡面有30%的文盲,其中大部分是女孩子,因此在這個社會中財富不均的現象非常明顯。而這些孩子們由於知識的缺乏,對世界了解的缺乏,也導致了她們在生活當中,不能得到平等的對待,因此知識的缺乏也導致了這個世界很多不平等現象的發生。

  中外名家紙上對「畫」

  童書展期間,插畫家麥克·格雷涅茨(圖一)與書籍設計師朱贏椿(圖二)的紙上對「畫」,靈感火花四濺,兩位畫家脫了鞋,襪子也成了作畫工具,小朋友們也紛紛加入創作行列。這幅被小朋友命名為「亂七八糟」的作品(圖三)將被組委會收藏。圖片來自@書香上海

  ■ 書展·產業

  張辛欣談數碼出版困境

  電子書只賣了幾百塊

  新京報上海訊 (特派記者江楠)11月9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的「傳統與現代——張辛欣的數碼創作和她的駭客帝國」的講座上,作家張辛欣談到了數碼出版的困境。她的《拍花子與俏女孩》作為「第一本中文數碼多媒體繪本書」,已在美國和中國的電子閱讀平臺上出版,但銷售額很不樂觀。

  《拍花子與俏女孩》以繪本形式描繪了俏女孩在北京生活過的一段奇妙經歷。張辛欣的創作過程持續了幾年,期間美國出版業由盛轉衰,無人出版,張辛欣便決定以自出版的形式讓書問世。這本書最先在美國出版,但銷售卻並不理想,「我看看我的銀行帳號,也就掙了幾十美元吧。」張辛欣說數碼時代,圖書都擠在一個無限的駭客帝國裡,沒有關鍵詞是很難被找到的。而付費閱讀也是一種障礙,「網上免費的東西大家要看,但一要付費,也就一碗麵的十分之一的價錢,大家就都跑了。」

  書在中國的銷售業績也並不樂觀,「目前為止在多看上掙了270塊錢」。但張辛欣覺得數碼出版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正面臨崩潰。」

  而在張辛欣看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作品出來了,該怎麼賣,她認為全世界的大媒體都面臨如何營銷自己,活下去的問題,「現在人人都可以是凡·高,但怎麼賣,全世界最大的挑戰就是營銷學,這是比創作一點不小的一門學問。」

  ■ 書展·互動

  中外兒童文學作家為孩子朗讀作品

  方素珍讀情詩

  新京報上海訊 (特派記者江楠)11月8日晚,一場名為「看得見風景的兒童文學」的中外兒童作家作品朗讀會在長寧區圖書館舉行。麥克·格雷涅茨、方素珍、湯湯等兒童文學作家為孩子們朗誦了自己的作品。

  個子高高的格雷涅茨用波蘭語為孩子朗讀了自己的繪本,讀完之後他靦腆地笑著說自己好像沒有讀好。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給孩子讀了自己年輕時寫給男孩子的一首情詩《不學寫字有壞處》,「小蟲寫信給螞蟻/他在葉子上咬了三個洞/表示我想你/螞蟻收到他的信/也在葉子上咬了三個洞/表示看不懂/小蟲不知道螞蟻的意思/螞蟻不知道小蟲的想念/怎麼辦呢/學寫字吧」方素珍說她把這首詩寄給男生,男生就像螞蟻一樣沒有看懂,但這首詩卻獲得了臺灣一個兒童文學獎的頭獎,「那時我就知道男生不太好騙,評審比較好騙」。之後她又讀了一首詩《你想要一個星星嗎》。

  梅子涵讀了一篇追憶外婆的散文,散文平靜憂傷,梅子涵讀的時候一度哽咽,他在讀之前就告訴孩子這是一個憂傷的故事,但沒有關係,因為「在兒童文學中憂傷總是和愛與珍惜連在一起。」

  作家蕭袤本不在朗讀作家之類,但他一聽到要給孩子講故事,就主動請纓,最後一個上場。他給孩子朗讀繪本《我愛你》,繪本中長頸鹿老師給小朋友布置作業:回家說100遍我愛你。聽到這,現場有一個小朋友興奮地說:「我要說1000遍我愛你!」之後孩子跟著蕭袤讀:「我愛你,枕頭,我愛你,鉛筆……」朗讀會就在稚嫩的「我愛你」聲中結束。

  ■ 書展·獎項

  2013CCBF「金風車」最佳童書獎揭曉

  「羽毛」和「八哥」獲獎

  新京報上海訊 (特派記者江楠)11月9日,作為首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重要活動的2013CCBF「金風車」最佳童書獎揭曉,20種童書榮獲「中國原創童書獎」,9種中外童書榮獲「國際原創圖畫書獎」。

  其中,《星星灣》榮獲「中國原創童書獎」評委會大獎,《羽毛》和《雲朵一樣的八哥》則並列榮膺「國際原創圖畫書獎」評委會大獎。同時經當日觀眾現場投票,《雲朵一樣的八哥》和《星星灣》還獲得了「讀者大獎」。

  本屆CCBF「金風車」最佳童書獎評委會由九位中外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評論家、插畫家、出版人等資深專業人士組成。他們先從各參展商選送的數百種書籍中進行初選,隨後由專業評審進行多輪投票,最終確定獲獎圖書。在評選「國際原創圖畫書獎」評委會大獎時,中外評選顯示出不同的圖畫書審美趣味,中方評委一致認為《羽毛》可以獲獎,該書的繪者為巴西插畫家羅傑·米羅,巴西味道很濃,讓人很有新鮮感,而外國評委則一致推選《雲朵一樣的八哥》,認為該書的剪紙風格更好,最終他們推舉兩本共同獲獎。

  本屆童書展於當日落幕。據悉,第二屆上海國際童書展將於明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展會空間將擴大一倍,現已有近50%展位面積被參展商提前預訂。

相關焦點

  •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讓繪本不只是繪本
    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人方素珍近日在接力出版社的邀請下,來京帶來一堂「打開繪本學寫作」的主題講座。據介紹,方素珍研發了「繪本讀寫課堂」課程,在中國臺灣、香港地區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開展繪本讀寫教學,其「繪本讀寫課堂」也已落戶北京,並於3月1日起面向小學低年級學生提供專業輔導與培訓,希望將繪本閱讀與孩子的寫作能力聯繫起來,形成「化學反應」。
  •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舉行
    最了解兒童的繪本作家之一,她童書創作與推廣閱讀的經歷值得我們學習。」11月23日,由浙江少兒出版社主辦的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中國出版協會原副主席海飛從全球視野評價了近些年中國原創繪本的發展狀況,並高度評價了方素珍對我國原創繪本創作和推廣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    發布會上,浙江少兒出版社社長汪忠發表致辭,6名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朗誦了方素珍創作的兒童詩《明天要遠足》《你想要一顆星星嗎》。
  • 方素珍:以初心和熱愛做好童書《募捐時間》
    「人文關懷」始終在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的作品中一以貫之,此次方素珍將視角對準了兒童文學作品中少有的話題——地震,推出了新繪本作品《募捐時間》(接力出版社)。儘管地震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卻在方素珍的筆下充滿了愛與童真,《募捐時間》也是方素珍沉澱了11年方才推出的力作,對她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 方素珍繪本讀寫課堂落戶接力社教育培訓中心
    12月1日在北京青年報會議室,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人方素珍與小學高級教師姜曉燕在接力出版社教育培訓部的邀請下,為來自北京曙光小學的100多個家庭帶來了一堂「正確閱讀與寫作,決定孩子的一生」主題講座,這次講座的舉辦同時也意味著方素珍與姜曉燕歷時一年多研發的「方素珍繪本讀寫課堂」正式落戶接力出版社教育培訓中心
  •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餘治瑩受聘青島農大客座教授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餘治瑩受聘青島農大客座教授 11月9日,餘治瑩受聘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儀式在學術會館舉行,藝術學院院長宋磊為餘治瑩頒發聘書。藝術學院師生200多人參加儀式。
  • 「花婆婆」方素珍 讀繪本的重點是增加親子親密時間
    方素珍,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知名閱讀推廣人。著有《繪本閱讀時代》、《不學寫字有壞處》、《胖石頭》、《外婆住在香水村》等,並翻譯《花婆婆》《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故障鳥》等繪本近二百冊,同時二十幾年來在臺灣、大陸推動兒童閱讀。《我有友情要出租》插圖。
  • 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 陪讀橋梁書家長該怎麼做
    近日,中國和平出版社邀請到中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做客「小小包麻麻」公眾號微課堂,圍繞橋梁書的定義、功能、選讀等版塊,主要以「小妖怪童話系列」為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大小讀者帶來了具有實效性的閱讀指導。
  • 花婆婆方素珍原創繪本《一隻母雞叫蔥花》人與人交往的溫暖和善意
    結果,等二人回來的時候,母雞蔥花卻不記得鑰匙和寶貝蛋藏在哪裡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一隻母雞叫蔥花》吧!作者簡介:方素珍,臺灣兒童文學作家、兩岸閱讀推廣人,作品多次選入兩岸小學語文課本和教材。
  • 中國兒童文學銷售額達100多億 實力型作家作品成主體
    《稻草人》和20世紀三四十年代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到2016年曹文軒獲得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中國原創兒童文學已經走過了百年不平凡的歷史進程,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版圖上巍然屹立的東方大板塊。曹文軒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版權輸出最多的一位,其作品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希臘文、瑞典文、丹麥文、日文、韓文、越南文等多種文字,作品版權輸出到50多個國家。如今曹文軒的獲獎必將助推他的作品更廣泛地走向世界。近年來包括曹文軒在內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頻頻亮相於國際書展,與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推動了相互理解,使國外更多更好地了解了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的現狀和成就。
  • 「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在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長辦公桌前。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供圖 攝  洗澡,一根白髮,停電,遛狗,晚餐……這些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在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的筆下,無不瀰漫著家的溫馨,散發著淡淡的讓人回味的情感。23日,正值林良辭世一周年,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了《小太陽(紀念版)》,紀念這位「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
  • 讓繪本點亮人生,「花婆婆方素珍南京工作室」揭牌
    荔枝新聞訊  12月16日,在資深兒童文學作家、知名閱讀推廣人「花婆婆」方素珍和南京康軒文教的共同助力下,「花婆婆方素珍南京工作室」揭牌儀式暨「繪本遊戲化課程專題講座   「播撒閱讀種子,收穫一生繁花」,「花婆婆方素珍南京工作室」是繼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之後,成立的第五家「花婆婆方素珍工作室」,將繼續致力於兒童繪本閱讀的推廣。儀式現場,眾多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幼兒園園長、老師及繪本閱讀愛好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繪本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結合,深度解剖「課程遊戲化」的相關訴求,為進一步推廣繪本閱讀獻計獻策。
  • 「泰禾杯·海峽兩岸好文章」臺灣優秀徵文有什麼特點?聽聽評委怎麼說!
    第三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由福州日報、福州市教育局、(臺灣)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聯合主辦,泰禾集團獨家冠名的第二屆「泰禾杯
  • 中外兒童文學代表作家及作品
    彼得·潘這個不肯長大的男孩,已經成為西方世界無人不曉的人物,是永恆的童年和永無止境的探險精神的象徵。9、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 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 方素珍:讀繪本,孩子心裡會住進小精靈
    方素珍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昨天,臺灣繪本作家「花婆婆」方素珍的作品《你送玫瑰,我送什麼呢?》面市,算是為世界讀書日送上的一份特別禮物。方素珍偶然聽聞這個浪漫的故事,立馬腦洞大開,「我曾參加過許多小學的閱讀節,開幕式通常由校長鼓勵學生們要閱讀,卻沒有一位校長或老師提起閱讀日是怎麼來的。」在方素珍眼裡,公主和騎士互贈書與玫瑰的故事,比生硬地強調閱讀,有趣多了,於是她決定把這個傳說做成繪本。「我用了半年時間編寫文本,接著,我憑『緣分』去尋覓畫家。」
  • 臺灣閱讀推廣名家林文寶福州開講兒童文學開源
    這位被暱稱為「阿寶老師」的臺灣兒童閱讀推廣人,幾乎是近年來往返兩岸最密切的人。林文寶1943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縣,曾任臺東師範學院語教系主任、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他著作等身,《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兒童詩歌論集》《兒童文學論集》為兩岸兒童文學教育所重。
  • 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樊發稼逝世,享年83歲
    樊發稼 中國作家網 圖澎湃新聞從知情人處獲悉,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樊發稼還曾任中國作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澎湃新聞注意到,12月6日,中國作家網發布了樊發稼逝世的消息。
  • 佛山兒童文學作家楊璞:童心不泯,育人無痕
    「童話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的。」三水兒童文學作家楊璞篤信這一點。她為孩子寫下一篇篇真善美的故事時,考慮到孩子的父母可能也會在旁邊看,於是想著也要為這些忙碌的大人寫點東西。寫兒童文學的作家,一輩子都是孩子。這句話用在楊璞身上不會錯。走進她家中可以看見,陽臺上陳列的物品呈現歲月痕跡,但不乏童趣。以水車為造型的木桌椅有不少磨痕,桌上放著圓碌碌的小石磨,一旁有幾株開著小花的綠植……抬頭望去,不遠處,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氤氳著水汽。
  • 14位兒童文學作家為你薦書
    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曾獲2010年度冰心兒童文學獎、第九屆臺灣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首獎、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首屆大白鯨世界盃原創幻想文學獎、首屆大白鯨原創圖畫書獎等獎項。出版作品有《貓樹》、《因為有了熊餅乾》、《現在是雪人時間》、《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學會管自己——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等圖書一百餘本,其中歪歪兔圖畫書系列有多套被評為「噹噹終身五星級童書」。
  • 與孩子分享閱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攜新作現上海國際童書展
    2020年11月14日下午,明天出版社攜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了《幫助孩子閱讀,你可以——寫給家長朋友們》新書發布會。著名作家、上海大學教授譚旭東受邀參加活動,明天出版社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樊發稼去世,數學家獲龔古爾文學獎
    ▷知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樊發稼自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大量文學著作,包括評論集《愛的文學》《兒童文學的春天》《樊發稼兒童文學評論選》《回眸與思考》,作品選集《蘭蘭歷險記——樊發稼兒童詩選》《樊發稼兒歌》《樊發稼寓言集》《樊發稼童話》《樊發稼幼兒詩歌選》等50餘種,在兒童文學界和寓言領域享有很高的聲望,作品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