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產房裡的助產器具,希望你用不到,可碰上這些情況卻逃不過

2021-01-15 母嬰參考

為了讓孩子平安降世,助產手段是醫護人員對產婦的最大協助,準媽媽不必過於擔心,做到心裡有數就行。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順產作為最佳分娩方式,過程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因為途中可能存在各種「攔路虎」,為保障母嬰的安全,助產人員通常會使用到一些特殊的助產工具,各位孕媽可以提前了解,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萬一碰上,咱們心裡也有個底兒。

揭秘產房裡的助產工具

1、產鉗

產鉗(如下圖)是最常用的助產工具,它遠看像一個夾子,頭部是鉗子形狀,左右兩側是環狀匙形,使用時夾住胎兒頭部,協助其娩出。那麼什麼時候會用到它呢?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產鉗的使用條件

1、必須弄清楚胎頭具體位置方能使用產鉗,在胎頭位置沒有降低到能保障操作安全的位置之前,不宜使用;

2、使用產鉗前必須宮口開全;

3、為使產鉗前葉牢固地握持胎頭,使用前胎膜必須破裂;

4、如果胎頭大小與骨盆出口不對稱,不建議使用;

5、胎兒必須頂先露,才建議使用。

一般而言,當產婦的子宮頸開全,中途出現宮縮乏力或者體力不支、胎兒雙頂徑過大,憑藉產婦自身力量無法正常將胎兒娩出時,需要用到產鉗的幫助。

有些人可能覺得沒必要使用,只是分娩時間延長些,最終都是能娩出的,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在羊水破裂後,必須爭分奪秒,如果無法及時分娩,胎兒容易吸入胎糞,造成肺部感染,或者因缺氧窒息,不使用產鉗可能會嚴重威脅母嬰性命。

有些父母擔心產鉗會在寶寶臉上留下痕跡,其實,作為一種不鏽鋼工具,對胎兒確實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如果使用力度過大,可能出現面部、頭皮、耳朵等刮痕,不過因產鉗造成的劃痕都可以在出生後恢復,家長無需擔心。

只是由於嬰兒的頭骨尚未完全癒合,出生之時動用產鉗夾住頭部,可能造成頭骨軟組織損傷,為此,這種方法在外國是被禁止的,通常會採用其它手段代替這一技術。

對於產婦而言,如果產鉗使用時角度不對,可能在牽拉的過程中劃傷陰部皮膚,不過都是些皮肉小傷,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癒合,相比於產程停滯、胎兒缺氧窒息等危險,這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2、胎頭吸引器

胎頭吸引器又稱為真空吸引器,當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產力不足、產道情況不好,或者是產婦存在心臟病、高血壓等併發症時,醫生會用這種工具幫助產婦生產。

操作時,醫生緊握手柄,將吸盤吸附在胎兒頭部,在產婦發生宮縮時,順著宮縮的力量,將胎頭牽拉出產道,幫助其順利娩出,相對產鉗而言,胎頭吸引器對產婦軟產道和胎兒的損傷機會少,操作簡單、易於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助產器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動作輕柔、牽拉力量適度,並且產婦一定要配合好助產士,否則可能會使胎兒的頭部受到傷害,如果多次使用仍然沒有娩出胎兒,一般會改為剖腹產。

為什麼要採用助產?

儘管助產工具可能會對母嬰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並不是百分百的,而且產科醫生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才「上手」的,實施助產的都是些經驗豐富的醫生,他們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療技術,一定會將傷害最大程度將至最低。

助產是產婦順產存在困難時採取的一種緊急處理手段,為什麼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卻還是要用呢?因為在孕婦生產過程中,如果羊水已破,寶寶卻無法及時娩出的話,極大可能會窒息而死,只有助產才能加快分娩速度,避免寶寶缺氧和產婦大出血,關鍵是助產成功率很高,能有效規避各種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會經歷助產這一技術,想要避開助產,孕期需要學習呼吸法和生產時如何正確用力,避免分娩時因產力不足導致產程延長而用到助產器具。

相關焦點

  • 產房中的新型助產器具能降低疼痛?知道使用方法後,你敢用嗎?
    而在導樂分娩中一些新型助產器具的使用更使得產婦在分娩時少受疼痛的折磨,進而擁有更加舒適的分娩體驗。 不過雖然這些新型的助產器具確實能夠緩解產婦分娩時的疼痛,但是就目前而言這些新型的助產器具卻並不受青睞。
  • 產房裡這3種助產器具,希望每個孕媽都不要用到,你認識幾樣?
    當這些意外來臨的時候,醫生們也會藉助一些其他的方式來幫助產婦生產。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為產婦選擇助產工具了。當然了,希望每個產婦在產房裡,都不用經歷以下這3種。因為不僅意味著順產出了問題,也意味著媽媽們要經歷更多考驗。
  • 進產房後,醫生拿出幾樣助產工具,暗示分娩有難度,希望你用不上
    一般情況下,自然分娩的產婦需要經歷數小時的疼痛這才能順利生產,對於那些緊張焦慮或有疾病的媽媽來說,生產就難上加難了,這時許多助產器具就派上用場了。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寶媽留言留言一:沒有什麼疼痛是比分娩時還要痛的。我在生產時,由於中途沒有力氣,最後醫生不得不使用產鉗來助產。
  • 想讓老公進產房助產?你是想離婚嗎?
    最近幾年,不知道哪裡刮來的歪風,讓自己的老公進產房助產,為自己加油,殊不知這樣做表面上是摯愛的體現,實際上是給自己的婚姻生活挖坑,據我所知,進過產房助產的男人後來都大概率的選擇了離婚!我自己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 助產師為寶寶做的幾件事缺一不可,產房鏡頭你看全了嗎?
    其實,因為當時媽媽精力有限,很多媽媽是沒有條件看到這些時刻的。今天就來挖一挖那些年我們都沒有看全的產房時間,寶寶娩出後都經歷過哪些流程?1 呼吸道清理寶寶由於一直生活在羊水環境中,分娩出母體後口腔鼻腔中都有羊水雜質分泌物殘留,助產師們需要用工具將寶寶的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吸出清理乾淨。
  • 聽著音樂生孩子,產房的助產音樂,是聽歌,還是選曲?
    作為周杰倫的好友,他還在產房放了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希望兒子以後能像歌詞裡說的一樣孝順媽媽。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郭彥甫對妻子的憐愛之心。分娩時,有喜歡的音樂聽,是提高分娩體驗的較好的辦法。一些產婦在產前也問過我:「小紅姐,聽說國外醫院的手術室裡,能聽到自己點播的音樂,在你們那裡分娩,我可以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分娩嗎?」
  • 產房裡4種新型助產「武器」,你知道怎麼用的嗎?能降低疼痛哦
    隨著西方先進婦產醫療技術的發展和引進,對於分娩助產這項醫療技術,延伸出了多種方式。以前的兩種體位更多的是為了方便醫生觀察和協助,對於產婦和胎寶而言,並不是最佳的分娩姿勢,因為產道和子宮的生理結構,產婦仰臥時,胎兒通過宮頸後,若想從產道中出來,還需要向上拐個彎,在經過這個彎之前,對膀胱和子宮會產生極大的壓力,讓產婦極其不適。
  • 第一次生孩子,我在產房裡經歷了什麼
    我希望自己順產,孕期練習瑜伽,為了更高的順產率和更低的產後抑鬱率。老師常在群裡發哪位媽媽順產無側切,輕微撕裂或無撕裂,我被這些信息鼓舞著。39周後,我沒發動跡象,產檢時,我明確跟醫生表示,想趕緊生下孩子。
  • 順產的真實經歷分享,你不知道的產房裡的那些事
    因為醫院待產的人太多,我就被推到了待產房外面的走廊上等待,醫生說我還沒有開始規律宮縮,就自己躺著等待,然後自己觀察宮縮情況,等到3-5分鐘規律宮縮到來,再叫他們。然後我就用手機的計時器開始點擊每一次宮縮時間,一開始是間隔十幾分鐘,終於再等待了1個多小時後,開始有規律了,大概六七分鐘一次,我就喊護士,護士說,你還沒有呢,你繼續自己觀察。
  • 這個寶寶急性子,不等媽媽進產房,就出來了!多虧助產醫生機智
    ,眨眼功夫,小寶寶已經被助產醫生接住,隨後把寶寶遞給蘇珊,蘇珊一邊流淚,一邊幸福地把寶寶抱在懷裡。,於是醫生檢查後就讓小嚴進了產房。小嚴進產房不到半個小時,寶寶就出生了,小嚴後來感嘆:如果不是婆婆當時在旁邊鎮定地指揮,恐怕她就要把寶寶生在家裡了。小嚴從破水到寶寶出生,用了不到兩個小時時間,真是太快了。「急產」縮短了產程,到底好不好?
  • 順產分娩中常用到的助產工具,你知道有哪些嗎?準媽媽提前了解
    寶寶的出生,可不會順利,雖然母愛溫柔,但生娃卻離不開幾樣冷冰冰的助產工具,你知道嗎?分娩過程中用到的助產工具,準媽提前了解曉雯生娃的時候,正趕上寒冬臘月,穿著單薄的衣衫躺在產房裡,曉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寒冷,整個身體都忍不住開始打顫。
  • 「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原來是這樣,產婦別忽視
    現在大家都知道用產鉗助產是比較危險的,會對胎兒和孕婦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正常順利生產的孕婦根本不需要用到這種助產手段,只有出現生產困難的時候,才會不得以採用,那麼,「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原來是這樣,產婦別忽視。
  • 產房3件「囧事」,大多數孕婦逃不過,第二件很多人不願意提起
    但是,孕媽進入產房後,仍然逃不過3件始料不及的「囧事」,第二件更是讓孕媽哭笑不得,很多女性在產後甚至不願意提起。 預產期一到,琳琳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提前到了預約好的醫院婦產科,等待生產。讓琳琳崩潰的是,為她做產前檢查的是男醫生。在判斷宮口是否打開時,也是男醫生做的指檢,這讓琳琳羞愧不已。
  • 產房3件「囧事」,大多數孕婦逃不過,第二件很多人不願意提起
    但是,孕媽進入產房後,仍然逃不過3件始料不及的「囧事」,第二件更是讓孕媽哭笑不得,很多女性在產後甚至不願意提起。預產期一到,琳琳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提前到了預約好的醫院婦產科,等待生產。讓琳琳崩潰的是,為她做產前檢查的是男醫生。
  • 陳意涵產房裡的瑜伽球亮了 助產「神器」相助生娃少費力
    她還曬出了產房的照片,產房裡右邊是面大鏡子還有壓腿的扶手,左邊的瑜伽球亮了。這些難道就是她順利生產的「利器」?還有哪些「神器」可助產婦一臂之力?記者採訪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產房護士長顧曉霞。 而壓腿的動作,同樣也可起到打開骨盆的作用。   花生球也是分娩利器 形狀可愛又好用   在產房裡,其實還有很多分娩利器,長得像花生一樣,兩頭圓中間細的花生球就是其中之一。顧曉霞護士長介紹說,花生球夾在兩腿之間,有利於打開骨盆。產婦因胎兒體位需要側臥的時候,將花生球放在背後抵在床邊,身體有支撐,讓產程更加舒適。
  • 進產房能帶手機?能,還能帶這些
    有個寶媽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胎時,我躺在床上被推出來時,老公的第一句話卻是「你進產房還帶手機啊?!」。老公平時就吐槽我整天玩手機,現在更是逮住機會,太難受了!  生孩子進產房到底能帶什麼?事實上,有些醫院,產婦生孩子進產房是可以帶手機的。
  • 產房裡,聽到醫生跟你說這3句話最好別信,都是「騙」你的
    閨蜜提到,順產的時候因為太疼,一度想到放棄,但當她每次要放棄的時候,助產醫生便會說,「堅持一下,寶寶馬上要出生了」,就這樣,說了不下二十遍,終於寶寶出生了。現在自己回想起來,真的要感謝他,如果不是他的話,可能自己都堅持不下來。
  • 有一種冷叫做「產房冷」,孕媽剛進去就忍不住哆嗦,醫生:為你好!
    相信大家還能想像冬天的寒冷,尤其是北方,那種即使穿再多,也不能抵抗的寒冷,只能依靠屋內的暖氣,但是產房裡的冷卻讓人無可奈何,這就是孕媽媽們說的「產房冷」。 在這樣的心情下,娜娜被推進了產房,可是當娜娜進產房的第一秒,就感覺自己被四面八方的寒氣裹住了,渾身冷的直打寒顫。 過了一會終於冷的受不了的跟護士反應了這樣的情況,卻被忽視告知:「我們開了空調肯定冷啊,不過還是忍一忍吧,一會對你生孩子有好處。」這讓娜娜非常的不解,但是聽見護士這麼說,也放棄了讓護士關掉空調的想法。
  • 不,三種「助產神器」有妙用
    到醫院後,由於晶晶的宮口沒開全,還達不到生產條件,但醫生看她疼得受不了,就讓丈夫把晶晶攙扶到一個屋子裡,那兒會有護士指導。護士走過來,向他們解釋道:「這是助產球,你肯定是疼得受不了但馬上又生不出來,這個球能緩解一下你的痛苦。」
  • 在產房遇到的尷尬事情
    在產房遇到的尷尬事情也許你了解了一些關於分娩的知識,我想你也有聽說過在產房裡你會下體赤裸、亂喊亂叫,甚至拉便便等等。準媽媽們,這些其實都很正常,不要緊張。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在分娩過程中產房裡要遇到的一些尷尬事兒!  尷尬一:你會被脫的光光 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算是哪位重要人士的老婆,也要扒光衣服乖乖地躺在產床上任人蹂躪。私處長時間暴露在外,這多難為情啊!這時候請不要害怕和覺得尷尬,因為分娩的時候如果不脫衣服,醫生所有的操作都將無從下手,寶寶也就無法順利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