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劉學長!
2020年高三學子就要迎來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高考,隨之而來的就是填報志願,但是有人會說「分數都沒下來呢咋填,等分數下來再填吧。」分數雖然是填報志願的基礎,但是作為考生可以提前估算自己的分數,提前考慮一下興趣取向和專業,以免分數出來後驚慌失措,無處考量。
填報志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浪費學子的每一分,通俗點說就是「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不去本科,能上本科不去專科」
在填報志願前必須要了解的三大關鍵詞:
一、投檔線
投檔線也稱提檔線或調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照招生院校同一科類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3以內,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形成的院校投檔最低標準。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投檔線,在填報志願前先要考慮自己的分數能否達到該校的投檔線。只有達到投檔線的考生才有可能被錄取,注意是可能,也就是說就算達到了投檔線也不一定會被錄取,學校還會對考生的單科成績、體檢信息以及專業錄取人數這三方面進行考慮。
二、分數線
分數線全稱稱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它是指省級招生部門根據當地全體考生當年高考成績水平和國家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相應確定的一個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總分)標準。只有高考總分達到或超過這一分數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資格被招生高校調閱並選擇錄取。
大學的分數線按照「分數優先,依照志願順序」的原則,當一所學校的招生計劃錄取完成。那麼,錄取的最後一個學生的分數即為該校的錄取分數線。
三、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通俗來說就是該學校今年計劃招取的學生人數。是具有統招資格的高等學校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結合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生源情況,調整招生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區域結構,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計劃。
高考填報志願三大原則:
一、院校選擇
每所學校的辦學時間、辦學特點、服務對象都是各不相同的,學校各具特色。
考生通過預估的分數可以考慮相應的批次學校。大學對將來考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同的學校師資力量以及硬體設施都是不同的,當然好的學校這些方面自然會好些,但也不能因為考不上985、211的學校就氣餒,本科大學裡努力的學生數不勝數,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未來有所成就。這時候我們就要引用《新東方精神》裡的一句話:「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的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是成為了真正的牛人。」
二、專業選擇
無論是哪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強勢專業,在其專業領域內學校的知名度也就更高。好的大學不一定所有專業都是最強的,就像很多理工類大學內的文科專業就很弱。大學所學的專業會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但是不一定決定人的職業。不計其數的大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都與自己的工作關係很少。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興趣,學生對這個專業有興趣到了大學才可能學著快樂。還要結合當前的發展前景,選擇的專業至少是學生喜歡的並且當今社會不排斥的才是最好。
三、地域選擇
有人這樣說,你的分數能上一所一線城市的二三流大學就不要選擇一所二三線城市的一流大學。聽著這種觀點雖然有點偏激,但細細一想也不無道理。
一座大城市擁有的其他社會資源會使來到這裡的你充分受益。許多在北京的985/211類的高校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都是外地高校無法企及的、一線城市最大的優勢不是自然風光,不是新鮮空氣而是人,是這裡的精英。
最後,祝願所有高三學子取得滿意的成績,進入自己喜歡的大學!
我是小劉學長,大學那些事兒,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