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甄隱
編輯 | 老貓
兩年前,11個女孩兒在101個參賽選手中被選拔出來。節目結束後,她們不再只屬於自己的經紀公司,「火箭少女101」這個新誕生的組合名,成了此後兩年她們身上一個抹不去的烙印。
兩年後,《創造101》已經進行到了《創造營2020》,各種男團、女團也花樣百出,火箭少女101的限定期不知不覺間已經走完。6月23日當晚20時,11個女孩兒將於騰訊視頻直播告別典禮。
離別是上一站的結束,也是新一輪的開始。
在不久前的天貓618晚會上,火箭少女101難得齊聚,唱著團歌《燃燒我的卡路裡》,對比當晚另外四個參與演出的女團選手,火箭組合整齊的舞步,顯得其「前輩」的地位有理有據。
「她們似乎都非常享受最後成團的時光。」
火箭少女101組合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的選秀節目《創造101》成團出道的首個限定女團,限定期為2年。市界了解發現,由選秀選出來的限定團成團期間所有成員的經紀約都被轉到了節目方。
在這兩年期間,火箭少女101熱度雖在,但是真正出圈的演出並不多。只一首《燃燒我的卡路裡》借著《西虹市首富》走紅,成功破圈,成為新一代神曲。此外,從話題關注度上看,火箭女團的微博話題閱讀、討論人次與《創造101》當時整個節目組相比也減少了三分之二。
成團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反而是一種枷鎖。這似乎跟我們國家的偶像產業鏈有著莫大的關係。
相較於韓國眾多的打歌平臺和綜藝、劇集,我國偶像產業缺乏完善的發展鏈條,藝人無法獲得長久的生命周期和曝光度,出道後面臨著資源短缺、粉絲流失的窘境。
「出道後的選手只能在部分大型娛樂晚會中進行集體表演,團體綜藝也只是粉絲圈的狂歡。」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馮彥嬌告訴市界。
於是,快餐式的偶像文化和快速迭代的偶像市場,註定節目方會迅速轉向追捧和培養新一批更有話題度與熱度的新人,進行新一輪流量的收割。限定團的本質就是飢餓營銷。而平臺的目的也很明確,紅利收割完後立馬換人,準備下一次的變現。
於是,當選手們的商業價值逐漸被消耗乾淨後,就會慢慢淡出觀眾的視線。又會有新的A組合、B組合、C組合……出現進而取代他們。「成團即巔峰,出道即失業」,不外乎此。
身處其中,被當做「工具人」的女團選手們為了被觀眾pick到,在「塑造節目效果」和「提升實力」之間失衡。等限定期一過,後續發展如何,全看自己的選擇和命運。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著這些靠選秀出來的團都缺少團魂的原因。」一位經紀人這樣跟市界說道。
火箭少女101即將解散,11位少女也紛紛換上了微博頭像,以表示對最後限定期的留戀,市面上卻已經開始了對各個成員未來發展針鋒相對的預測。選秀成了一場遊戲,除了常駐的資本方,每個選手都是匆匆的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