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點開這篇文章,話說最近的天氣開始冷了,為了避免換季感冒,小編只能裹著大毛毯上班了,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呦,這個季節感冒太不好受了,愛你們喲,比心比心。
柬埔寨有著許多吸引遊客的美景,為了搶得商機賣出紀念品,一名男孩向女遊客大秀語言天賦,一口氣說了9種語言,還外加會說廣東話。
你能說幾種語言?
11月9日,一位網名叫Venus Gwc的遊客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則視頻。
網友Venus Gwc介紹稱,上周她去柬埔寨暹粒玩。在遊客必去景點「古墓麗影」拍攝地塔布隆寺,遇到了視頻裡這個小男孩。
男孩開始先跟Venus Gwc說廣東話,吸引她的注意力。聊了會兒才發現,小傢伙居然會說中文、英語、法語、泰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馬來語和菲律賓語等9國語言,讓她肅然起敬!
男孩不斷用稚嫩的聲音說,「買一個啦!」眼見遊客似乎沒有太多購買的意願,男孩還開大絕招,唱起流行歌曲《我們不一樣》,甚至即興改編歌詞:「我們在這裡,賣東西給你」!最後終於打動女遊客,成功售出商品。
據說,當被詢問是如何學習的,他竟然回答是「跟遊客學的」。
小男孩切換9種語言售賣紀念品的視頻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大家紛紛為他的語言天賦點讚:最牛的是小男孩能各種語言應對自如,不是簡單的問候語而已。
@南楓翊:真的是很棒啊,不是只會說一些問候語,而是真的能夠對答的。
@高景瀚:原po主也很厲害。小男孩掌握的不僅是簡單的問候語,而是應對自如的交流。
有人甚至說,這才是學習外語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酈愛唱歌:看來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 生存才是!
@風陵莫渡:所以說什麼是語言環境 把語言當成生存工具 當成謀生手段 而不是應試教育。
@矜持小女孩兒:他一定是代表月亮來消滅我們這些英語四六級沒過的人。
敬佩、感動之餘的背後是什麼?
在逆境中奮進、成長,為了生存而不斷變得強大,這樣的孩子讓人既敬佩,又鼻酸:
@奔跑的小駱駝哎:想說的話太多了,還有更心酸的,我和導遊聊天,導遊說有的父母就在家生孩子,生出來專門在景區要錢,賣東西,有的時候賺的錢少了回去還會被打。柬埔寨挺適合帶孩子去的,不為了旅遊,為了讓他們有觸動,學會感恩。
也有人指出,不應向這些孩子購買商品,因為會給他們造成更長遠的傷害:
@FangTiii:今年暑假剛去過柬埔寨。這樣的小孩真的很多!!!那裡人告訴我們不要給這些孩子錢!不然家裡會讓他以此來賺錢,不會讓他去讀書,可以的話給他們文具或是書本!
@何雪祥不會讀榴槤牛奶:當地政府不讓我們跟這些小孩子買東西,影響他們接受教育。
但是,一部分網友對這種警惕持反對意見:
@月是寒夜心:他們不能接受教育絕對不是因為要去賣東西,如果不賣東西,也許這些小孩會淪落的境地更不堪……
殘忍的現實
得知視頻走紅後,Venus Gwc表示,很欣慰,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還有很多孩子每天仍在為生活而掙扎。
但問題來了!面對孩子手裡的商品,面對孩子渴望的眼神,我們究竟該善良掏錢還是心狠離開?
Venus Gwc遇到的另一個柬埔寨孩子,賣長笛,為了博得遊客喜愛,給大家表演抖音上很火的一首歌《學貓叫》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社交媒體上大家更加重視兒童權益保護,是一項進步。如果不是柬埔寨小男孩這次成為熱點並引起討論,或許還會有遊客存在獵奇心理,給這些售賣紀念品的小孩金錢,那只會讓他們陷入惡性循環。
美國勞工部在最新發表的《2017年柬埔寨最惡劣形式童工調查結報導》(2017 Findings on the Worst Forms of Child Labor: Cambodia)中還提到4種柬埔寨兒童所從事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包括街頭販賣,商業性剝削、販毒等非法活動,以及生產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