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學習沒有邊界,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

2020-08-10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汪華

2020年的疫情讓中國2億青少年首次集體體驗在家線上學習的新模式,也衝擊出「無界」學習的理念。我們不禁思考,在未來,「無界」學習到底會進化成什麼樣?當學習不再局限於教室之中,面對面的傳授也不再是必須,教育者如何應對?孩子們又該具備與運用怎樣的素養,來應對變化中的社會?「無界」學習的潛力是什麼?更交互、更平等、更個性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會開啟嗎?打破界限之後,我們面臨哪些挑戰?

對此,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認為,「無界學習」是一個值得當下所有教育學者和家長學生共同去研究的一個概念。顧明遠教授表示,在教育技術界早已有一個名詞,叫「泛學習」,即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結合,這是終身教育的理念。

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所謂的打破學習邊界只有把圖書館作為課外知識的汲取源頭。顧明遠讓自己沉浸在圖書館的書海之中,如饑似渴地閱讀,增加課外閱讀量來充裕自己的知識寶庫。

從教七十多年來,顧明遠經歷了多次教育改革的巨變,他始終認為,現在新提出的「無界教學」概念對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小的幫助,「學習本來就沒有邊界,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學生可以在任何一個階段實行「無界學習」。但是他強調國家制定的課程標準是核心要求,「在學齡階段還是要學好國家規定的課程。因為國家課程體現了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人才的目標。」

此次疫情讓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重心遷移到了線上,教育形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顧明遠教授觀察到,教育形式的轉變凸顯出了更多的教學問題,向學生和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說,「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更說明學校的重要、教師的重要。過去我們強調信息化社會,學生的學習渠道增加了,學習空間擴大了,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似乎可以不要學校了,老師的作用降低了。這次居家學習發現,如果沒有老師的精心指導,學生自學課程很難進行,學習質量很難保證。學生和家長迫切的希望學校早一點開學,線上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的全新教育環境,顧明遠教授向身處矛盾和改革中的教師們,提出了自己的五點建議:

首先,教育觀念要轉變,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

二是,加強教育信息化,促進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居家學習是教育信息化一次大演習,積累了經驗,也暴露了問題。

三是,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線上溝通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老師要認真鑽研課程教材,抓住內容的重點、難點,精講多練。老師的線上教學,就不能像平時那樣滔滔的講,而是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要重視啟發和點撥。重在學生的理解,而不是記憶。

五是,老師需要與每個學生聯繫溝通,了解每個學生在家裡學習的動向,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幫助學生調節心態。這個經驗在學校學習時也應堅持。

誠然,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基,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新形勢下的「無界學習」都可以培養出出色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但是核心依然是要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顧明遠教授還強調,「我們要結合新時代的特點,要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創新思維,同時擁有國際視野。」

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教」與「學」相輔相成的,教學形式的改變帶動了學習形式的改變。當下的教學模式不一定能夠適合未來學生長久的學習,在談到未來教師發展的方向上,顧明遠教授認為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順從時代,做出一些改變。他認為「教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更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已經不是光依靠課堂上教師的知識傳授,而是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獲得信息資源和知識。教師主要是要為學生的學習營造適合的環境;指導學生在信息海洋中正確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使他們不至於迷失方向;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學習計劃;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由傳統教育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育的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

即將在8月14日召開,由上海市靜安真愛夢想教育進修學院發起、澎湃新聞聯合主辦的「無界學習·2020素養教育峰會」上,顧明遠教授將會發表視頻演講,現場眾多行業大咖也將會一起探討「無界學習」這個熱點話題,分享自己高屋建瓴的看法和觀點。

責任編輯:李淑平

校對:欒夢

相關焦點

  • 顧明遠:「無界」學習,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
    我們不禁思考,在未來,「無界」學習到底會進化成什麼樣?當學習不再局限於教室之中,面對面的傳授也不再是必須,教育者如何應對?孩子們又該具備與運用怎樣的素養來應對變化中的社會?「無界」學習的潛力是什麼?更交互、更平等、更個性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會開啟嗎?打破界限之後,我們面臨哪些挑戰?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學術顧問、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的看法吧。
  • 「無界」學習,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的看法吧。顧明遠先生表示,在教育技術界早已有一個名詞,叫「泛學習」,即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結合,這是終身教育的理念。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所謂的打破學習邊界只有把圖書館作為課外知識的汲取源頭。顧明遠先生讓自己沉浸在圖書館的書海之中,如饑似渴地閱讀,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來充裕自己的知識寶庫。
  • 家庭教育應「人人、處處、時時可學」
    一是要突出家庭教育的全民性,即家庭中的所有成員都有開展、接受家庭教育的權利與責任,「全民終身學習」也應在家庭內部得到體現。 終身學習理念強調「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家庭教育亦如此。首先需要改變將家庭教育視為「父母教育子女」這一狹隘的理解,進而豐富對教育主體的認識,看到家長向子女學習的可能性。
  • 時時可看、處處能學,這家學院開闢河南幹部教育「新視界」
    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了解疫情防控知識……他們用行動提升了學員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也贏得了廣大黨員幹部的紛紛點讚。  以集中教育為主的幹部教育培訓如何適應新形勢、展現新作為?省委組織部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成河南幹部網絡學院網頁端和手機端,讓優質教學資源聯機上線,讓幹部教育培訓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腕力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腕力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腕力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毛球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毛球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毛球可學技能一覽 來源:網絡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暴鯉龍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暴鯉龍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暴鯉龍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蝌蚪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蝌蚪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蝌蚪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寶石海星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寶石海星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寶石海星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小拳石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小拳石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小拳石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泳士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泳士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蚊香泳士可學技能一覽 來源:網絡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魔牆人偶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魔牆人偶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魔牆人偶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18183首頁 精靈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阿羅拉臭臭泥可學技能一覽
  • 《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火恐龍可學技能有哪些 火恐龍可學...
    導 讀 火恐龍是火系的寶可夢,由小火龍進化而成,在36級時就能進化成強大的噴火龍,在《精靈寶可夢Let's
  • 《精靈寶可夢》這些精靈技能學習上很特殊,別人能學的都不能學!
    寶可夢的技能學習面在對戰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著良好的技能學習面就代表了其在對戰上不管是變化系技能還是輸出技能都有著多方面的選擇,這也就意味著更好的補盲或者是輔助幹擾,但是,對戰上也存在一些寶可夢的學習技能面非常迷,別人都能學的它們卻偏偏總是學不了,總之就是很迷就是了,本篇小二就來列舉一下這樣的寶可夢
  • 學而有習,未來可期
    邯鄲市荀子中學張志英  淼渺蒼穹,學而有習,學海無涯,未來可期。習字有三層含義:一是學習;二是練習、溫習和實踐;三是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努力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通過不斷地練習,熟練掌握並進行實踐,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如果我們再將其成為一種習慣,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學而有習,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正所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大凡脫穎而出、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無不經過長久深沉的寂寞。
  • ​人人可公益,「腳丫伴學」小程序雲輔導平臺讓公益更便捷!
    作為「腳丫伴學」系列的兩個品牌項目——【築愛學困.點亮未來】在線下開展,幫扶貧困家庭(包括城市外來務工)學習困難兒童及其家庭,為每個孩子提供全年40天課時的三位一體特色服務;【讓我陪你一小時】在線上開展,幫扶全國範圍內的學習困難兒童及其家庭,通過小程序平臺,由志願者一對一長期陪伴學生進行輔導。
  • 社區學院讓居民樂享「活到老,學到老」
    據介紹,2015年7月,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在全疆高校中率先開展社區教育,在湖東社區創辦了蒲公英學院,先後派出優秀教師與200多名學生志願者為社區居民教授聲樂、舞蹈、樂器、走秀等課程,定期開設講座以及心理輔導,讓居民在家門口實現終身學習。日前,蒲公英社區學院項目獲評了2020年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 確診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宋美齡的抗癌秘訣,人人可學
    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身為民國夫人的宋美齡在40歲的時候就被檢查出有乳腺癌,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她的壽命,1898年出生的她,一直活到106歲才去世,堪稱奇蹟。其實在宋美齡小的時候,身體並不是特別的強健,相對於其它的兄弟姐妹而言,她的體質是相對比較虛弱的,經常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