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
麵筋哥、亮聲open、郭聰明、高火火……在新網紅時代,當修顏、濾鏡等特效技術不斷更新後,通過拼顏值獲取用戶關注的網紅們已經不再有優勢,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有過人的特長。於是,通過演唱提升人氣便成為了捷徑之一。而當下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與專業歌手之間就差一個百萬級錄音師」,這是真的嗎?來看看成都的專業錄音師怎麼說。
音色音準能調整
情緒是後期製作不出來的
「你與專業歌手之間就差一個百萬級錄音師」,無論你唱得多麼不堪入耳,錄音師也可以通過修音幫你調整出天籟之音,這是真的嗎?10月9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成都音樂人欣瑞的錄音工作室一探究竟。
當天,欣瑞正好約了一位大學播音系教師前來錄製詩詞。「不錯,情緒很好!」「這裡有點噴,可以再來一下?」欣瑞告訴記者,這位老師是專業的,所以錄製過程才能這麼順利,不過這些聲音仍然要通過後期處理,「這就像一個美女,拍照後仍然會精心P圖一樣,因為這樣才顯得更藝術。」他透露說,錄歌和朗誦同理,但要更難一些,「因為歌曲是帶旋律的說話,多了音準,節奏的東西。」
此時,只見錄音棚中的播音系教師不斷變化著手勢,時而攤開、時而搖晃、時而指向前方,「你看他就是用這些手勢來帶情感,他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感動自己,然後才能感動他人,唱歌也是一樣的,雖然不需要畫面,但他們在錄音棚中仍然是聲情並茂的。」欣瑞說。
五音不全、鬼哭狼嚎的聲音真的可以通過後期修音變聲天籟之音嗎?對於記者的問題,欣瑞哈哈大笑,「這個說法太誇張了,鳳姐永遠也不可能變成林志玲,每個錄音師都會喜歡天生漂亮的音色,當然音色不好、音調不準可以通過後期製作潤色、優化不少,但是不可能完全改變你的聲音,情感、咬字、語氣等是後期製作不出來的。」欣瑞強調說,情緒是後期製作不出來的,這就需要錄音師、製作人在錄製過程中不斷給予一些指導,以便於後期的調整,「歌手來錄歌就需要培養情緒,每唱一次的情緒、音準、節奏都不同,可能你聽到簡單的幾句,卻需要在錄音棚反覆錄製幾十遍。」
成都錄音棚一兩百個
口碑靠設備和錄音師技術
天府早報記者在美團上搜索「錄音棚」,發現成都相關的機構很多,「成都的錄音棚、音樂工作室大約有一兩百個吧。」欣瑞告訴記者,「做我們這行一方面是看設備,最重要的還是看技術和業內的口碑。」
欣瑞主要是為藝人錄製單曲、專輯,為電影、宣傳片、專題片配樂,也會製作一些晚會音樂,此外還會為企業製作一些歌曲。」值得一提的是,欣瑞製作插曲的一部網絡電影正好也於當天下午上映,他開心地介紹說。
欣瑞直言,對大眾錄音接得比較少,也因此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工作室放到網絡平臺上促銷,「當然我這裡也不乏一些業餘愛好者過來翻唱歌曲,一些人喜歡把自己的聲音留存下來,或是放到網絡上,當然還有一些是錄製婚禮歌曲,或是企業年會歌曲等。」欣瑞告訴記者,下午就有一對新婚夫婦過來錄製婚禮歌曲,「現在沒點才藝都不敢結婚了。」他笑著說,「其實只要不是商演,假唱還是很普遍的,不僅非專業歌手,就算是專業的,唱現場也有可能出現差錯。」
當天府早報記者提到網絡上麵筋哥、亮聲open、郭聰明、高火火這些因為歌唱而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紅時,欣瑞直言,「這些聲音當然要經過後期處理,直播中一般無法修音準、節奏,但是可以對音色進行一些美化處理,視頻錄播的完全可以先在錄音棚錄製好,然後再對口型錄製畫面。錄音的後期會對音準節奏進行修正,再對音色進行一系列的調製美化,再到和伴奏之間的一個融合。」不過他也坦言,並非人人都可以通過後期處理成為網紅歌手,「本身的音色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否則單靠錄音師也是不現實的。」
關鍵詞
價格
為歌手製作一首歌需數萬元
美團上的不少成都實體「錄音棚」都提供提供單人單曲錄製,售價從88元到300元不等。天府早報記者在某在線平臺上搜索「修音」發現也有不少網店,一家月銷量高達6萬多筆的網店,提供包括作曲作詞、編曲錄製、後期混音、歌曲定製等業務,其中音頻處理價格從10元到200元不等;網絡發行級混音後期編曲價格1800元/首、出版級8000元/首;全民K歌、唱吧等歌曲錄製30元—200元/首……
對於價格,欣瑞直言「不好說」,「網絡上幾十、幾百、幾千的價格都有,但是音樂製作看的是作品品質,看的是專業口碑。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覺得300元錄一首歌很貴,更不可能花幾千上萬元來錄歌,但我們為歌手製作歌曲,從作詞作曲到後期製作完成,通常需要2萬—5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具體看製作方案。」
欣瑞笑言,「你可能會覺得這行好賺錢哦,但其實過程是很複雜繁瑣的,從作詞、作曲、再到編曲配器、錄音、混音、母帶處理……真正一首好歌製作周期起碼在20天以上,而且做音樂不是火鍋,天天都有人會來吃,很有可能十天半月沒一單。」
欣瑞邊說邊打開記者之前錄製的一首《月半小夜曲》演示說,「你看這些音調、字,都需要一點點地去修正,調整,而編曲更麻煩,每個樂器,每個音符都要自己去思考、編配製作。」
記者發現欣瑞客廳整齊擺放著幾盒藥。「這些是胃藥。」85後的他透露說,「我的工作挺忙的,白天要錄製,晚上還要做後期,經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難免會忘記吃飯,所以胃不太好。」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熬夜,「十一二點睡覺算是早的,經常都是凌晨兩點才休息。」
關鍵詞
理想
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歌手
欣瑞的工作室平日只有他一個人,一百好幾十平的地兒,顯得有些空蕩蕩的,「我喜歡一個人安靜做音樂,當然我身邊還有一些同事,例如樂手,但他們都是有事兒才過來。」
欣瑞大學學的是美聲,「我從高中就開始彈吉他寫歌了,後來大學也選擇了音樂專業,不過是唱美聲,後來又『不務正業』自學作曲、音樂製作。再後來,又找了專業的老師系統學習,大學畢業後做就一直做錄音師的工作。」未來,欣瑞的理想是做一名歌手,「我很羨慕像陳綺貞老師
那樣的歌手,沒有什麼商業炒作,就是用心唱歌、做音樂。卻擁有一大幫鐵粉,演唱會都爆滿。」
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關于欣瑞的介紹是「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代表作有《單騎的旅行》《天台》等,雖然理想是歌手,但現實中欣瑞還是把自己定位為幕後人,在記者的採訪中也不太願意露出正面,「音樂就是我的理想,可以以此為伴就挺好。」欣瑞說。
有趣的是,記者在欣瑞的朋友圈看到他曾在9月30日發布過這樣一條信息:「唱不來歌,我一句句教你,一句句錄下來給你拼,後期再挨字兒給你修音,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我就對你有信心。」這大概就是一個錄音師最好的成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