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調價近尾聲
文 吳軼凡
持續近一年的全球腕錶調價風潮,或許會告一段落。瑞士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近期表示,其中短期內不會再做出價格調整。
歷峰旗下的腕錶品牌包括卡地亞、朗格、江詩丹頓、萬國、伯爵等。此前,為了應對匯率波動,歷峰在歐元區上調價格,在瑞士和亞洲地區下調價格——在他們最大的對手斯沃琪集團那裡,也是如此。甚至「錶王」百達翡麗也在今年初做出了類似舉動。
如今,本輪調價似乎已近尾聲。我們不妨來重新盤點一下,出門旅行,究竟在哪裡買表是最划算的。
瑞士成了價值窪地
本輪腕錶調價的觸發,很大程度上緣於半年多前瑞郎與歐元的脫鉤——前者突然暴漲,導致原本幾無二致的歐洲表價體系被完全打破,在瑞士買瑞士表,一下子比在周邊歐元區貴了大約兩成。
隨後,各大集團的調價策略幾乎都包含了一條:歐元區漲一點,瑞士本土跌一點,以期縮小實際價差。比如歷峰旗下的沛納海和積家,當時給出的調價幅度均是:歐元區漲7%,瑞士跌8%-11%。然而,隨著瑞郎回落,大家很快就發現,在新的價格體系裡,瑞士本土反而成了很多品牌和表款的「價值窪地」。
此外,瑞士作為鐘錶之國,還有更大的優勢。其表款齊全,無論新款、多年前舊款,還是各種複雜功能腕錶,表店都能提供現貨。
在瑞士即使不買表,也可以在當地的表店更換錶帶或者其他零部件。比如根據勞力士規定,可以官方更換錶帶或者錶盤。而如果在瑞士以外的地方更換配件,配件可能就不是來自瑞士原產,更加不可能享受到瑞士工人的工藝。
誰是退稅之王
其實腕錶在歐元區的標價,基本都是相同的。真正影響歐洲購表價格的,是各國不同的退稅額度。如果你買了一塊10萬元人民幣的表,那麼情況大致如下:
在荷蘭、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你大約可以退回16%的稅,最給力的是丹麥、瑞典、挪威和芬蘭這幾個北歐國家(還可以算上冰島),大約可以退20%的稅,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甚至達到21%。而傳說中的退稅天堂英國則不是很令人滿意,退稅率大約在15%,全歐洲主流旅遊目的地裡退稅率最低的,竟然就是瑞士——只有7.06%,而且400瑞郎以上起退——因此現在在瑞士買表,其價格優勢和退稅劣勢,需要買家根據具體表款進行權衡。
不過,天下也沒有白佔的便宜。北歐和伊比利亞半島雖然退稅額度很高,但與德法意等地中心城市相比,無論在腕錶專賣店的數量還是在表款豐富程度上,都要大大遜色。
香港、內地性價比上升
此番調價,對香港和內地市場肯定是大大的利好。
很多品牌對上述兩地都實行了同價策略,甚至有時因為匯率波動,同款腕錶在大陸的官價,還會低過香港地區。因此,如果你在品牌專櫃按照官價買表,去香港購買的意義並不大;如果你是內行,具備從小表行淘貨的能力,那麼香港仍然是購表者的天堂。
因此,在官方層面,香港和大陸其實已經是一個市場。本輪調價結束後,多數表款與歐美價差都已縮小,如果算上通常可以獲得的9折甚至8折的折扣,一枚腕錶的到手價格,有時已經可以接近歐洲的標價(當然歐洲還有退稅)。
此外,在國內買表,也可以更好地享受售後服務——尤其是在目前這套系統尚不健全的情況下。
新市場正在崛起
除了歐洲和香港,越來越多的國人也開始在美國和日本這樣的高端旅遊目的地購買手錶。本輪調價中,日本價格略微上浮,而美國則稍稍下調,目前總體上來看,這兩國腕錶的公價,至少比國內低10%。如果有時間有精力有眼力,通過一些特別的渠道,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比如有表友曾在拉斯維加斯的奧特萊斯發現過標價4200美元的真力時Defy Classic Open El Primero。這塊表在美國公價11000美元,國內超過10萬元人民幣;再比如日本的樂天購物網站(你不用擔心買到假貨),一塊國內公價68000元的IWC萬國葡萄牙系列腕錶,標價645000日元,大約折合人民幣4萬元。此外,一些新興市場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杜拜機場的勞力士「綠水鬼」,價格大約在52000元人民幣,國內大約70000元。比如尼泊爾加德滿都(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世界上最原始的首都之一),一塊歐米茄海洋宇宙PO8500腕錶,人民幣不足30000元,大約相當於國內打了6.5折。
隨著中國人踏上越來越遙遠的目的地,相信這樣的新市場會越來越多地被發掘或者催生出來。哪裡能買到更便宜的表,也將是一個永遠在變化的話題。
百達翡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