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媽
家裡的老人總是對迷信這東西很有興趣,動不動就說什麼樣的表現將來有福氣,什麼樣的表現就是命苦,跟算命先生有一拼。像是看看孩子頭上的旋就能知道孩子將來啥脾氣,看看孩子的耳朵,耳垂大就有福氣……
要說是福氣的象徵,寶媽心裡還能美滋滋的,但是如果說是不好的象徵,寶媽心裡也別提多糟心了。
其實這些通過個別部位來描述命理的東西,我們聽一聽,當個茶餘飯後打發時間的閒聊就算了,不必當真。
今天橘媽就想跟大家掰扯掰扯關於寶寶耳朵的一些說法,其實有些是病,而不是什麼福氣不福氣的象徵。
先來看一張關於外耳名稱的圖,這樣有利於看我接下來講的內容。
①招風耳
關於招風耳,有說法是長大了會成為名利雙收的人、聰明、幸福等等,也算是好的象徵。但事實上,招風耳並沒有那麼神奇。
醫學上對招風耳的描述是這樣的:
●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被稱作「外耳橫突畸形」
●表現為對耳輪小時,耳廓上不呈扁平狀
●是胚胎發育異常導致的,有遺傳性
●經手術治療可矯正畸形
招風耳是由於胚胎時期耳輪形成不全或者耳甲軟骨過度發育導致的。
但是招風耳對功能沒有影響,主要就是影響美觀。女孩子還好,大一點了頭髮可以遮住,但是男孩子就不容易遮擋了,有些甚至會被同學嘲笑蝙蝠之類的,這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
不過也看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了,個人覺得招風耳也沒有多醜啊,只不過是相對於大眾來說,招風耳的存在比較少,所以顯得特別而已。
如果孩子生活的環境對招風耳的接受程度低,那麼勢必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建立,會變得自卑,但如果身邊沒有人在意過孩子的耳朵,那孩子自然也不會覺得怎樣。
但是通常在國外,如果孩子有招風耳,家長會在孩子4-6歲時,帶孩子去醫院通過耳成形術對孩子的耳朵進行矯正。
所以說,招風耳象徵不了什麼,只是發育時和多數人不一樣而已。
②耳朵前的小孔
只靠語言描述,可能大家沒反應過來,咱們看圖
就是這個小孔,老人稱為「倉眼」、「耳倉」,又叫「福氣孔」,說是用來裝福氣、吸財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不愁吃喝。
但實際上,這叫「耳前瘻管」,同樣是一種先天畸形。
知識擴充:
「瘻管」是由於胚胎發育異常導致的一種沒有完全閉合的先天畸形,而耳前瘻管,就是長在耳朵前方的瘻管。是因為胚胎發育過程中,耳丘融合出現異常,沒有完全閉合的一種情況。輕度的會有一個小坑,嚴重的在小孔裡面暗藏管道,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皮膚深處,深淺、長短不一,有的甚至還會有豐富的分支。
這個小孔可不是什麼「福氣孔」,搞不好會帶來一些麻煩。
長得比較淺的,可能都只是在表皮有個坑洞,一輩子都不會感染出問題。對於那些長得比較深的,有的孩子小時候一旦感染,將來就容易反覆感染,需要進行手術將這部分的分支斷根,才能徹底根治。
感染時會有刺癢的個感覺,嚴重的還會出現化膿、紅腫的情況,分泌出的液體也有臭味。所以呢,寶寶長了這個小孔別高興,這真不是什麼福氣的象徵。
反而家長需要注意一些日常護理:
沒事別去擠壓小孔;
別想著用細軟的東西捅進去試探深淺,這更容易讓細菌趁虛而入,引發感染;
平時儘量保持小孔局部清潔,洗臉時把小孔周圍也洗洗,然後擦乾保持乾燥;
出現分泌物不要擠,用紙巾擦乾淨即可,也可以用碘伏或酒精消一下毒。
知道了嗎?這個小孔一點也不神奇哦。
③耳朵前面的小肉球
這個小肉球實際上被稱為「附耳」,俗稱小耳朵,有些老人叫這個為「拴馬樁」。
主要是因為古代時期,拴馬樁多的地方,多數代表著往來的人多是有馬代步的商賈,這樣的地方繁華且富饒,所以就把耳朵前面的小肉球叫做「拴馬樁」,能拴住福氣,也是對財富的嚮往和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當然,這個也不例外,也是一種發育畸形。這是由於第一鰓弓的發育畸形造成的。主要表現為突出皮膚表面的贅生物,像是肉球,有的大,有的小,會長在嘴角到耳朵之間這塊區域的任何地方。
附耳會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一同生長,多數情況是長到一定程度也就不會再長,除了影響美觀外,別的沒什麼影響。
有的會因為美觀的問題,在兒童時期就進行切除手術,但有的會因為「附耳」的諧音像「福兒」,所以不讓切掉,這都並沒有什麼大礙。
但有些附耳後面藏著瘻管,=如果不感染都好說,一旦感染,最好還是選擇好一點的頜面外科去進行切除為妙。
綜上所述,老人那些用耳朵的樣子來描述命理的行為呢,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安慰,孩子和多數人不一樣,那就為這種不一樣賦予更好的定義,讓孩子不自卑,其實這種初心是好的,但是家長更應該注意這些不一樣背後的原因,還需要家長們多多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