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丹妮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人父母,誰都想為孩子求得一個好前程,但是父母的深謀遠慮一旦背離了孩子的初衷,那麼父母的愛不僅不能為孩子的前程鋪路,而且還很容易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01「假唱」風波讓林妙可遭遇指責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曲優美動聽的《歌唱祖國》唱進了無數人心中,自此以後,林妙可這個名字便一炮而紅。看著那個站在舞臺中央的紅衣小女孩,眾人紛紛稱讚她未來可期。
然而就在開幕式四天之後,林妙可「假唱」的內幕被曝光,隨之進入公眾視線的是另一個女孩:楊沛宜。
原來這場視聽盛宴是張藝謀精心策劃的。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力求在每個細節上都做到完美,為國爭光,所以讓形象好但歌聲欠佳的林妙可站上了受人矚目的舞臺,讓唱功滿分卻因處在換牙期的楊沛宜幕後做「聲替」。
當得知奧運舞臺上的林妙可只是張嘴對了個口型,卻可以獨攬功勞時,很多網友紛紛替楊沛宜抱不平,指責林妙可偷了楊沛宜的人生。
02父母不同的眼界和格局造就了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
假唱風波後,林妙可和楊沛宜總會被人拿來做比較,為了保護女兒,楊沛宜的父親幾乎拒絕了一切邀約採訪。
而林妙可的母親卻藉此機會大力打造女兒,並直言:「我的女兒,以後會比章子怡還火」。
就這樣,身為大學教授的媽媽為女辭職,開始操控女兒的生活,不僅為她接下了無數的商演、代言和廣告,甚至還讓女兒出演一些與其年齡特徵不相符的情感劇。
活躍在閃光燈下的林妙可自然就落下了學業,由於成績不好,身上商業化氣息嚴重,負面評價一直如影隨形。
大眾的不看好,再加上母親的錯誤引導,讓這個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小女孩整整被嘲諷了12年。
藝考多次落榜、身材發福、顏值下跌,好好的人生高開低走,現在的林妙可被貼上了太多不好的標籤。
再看楊沛宜,雖然她也受到了眾多的試戲邀約和廣告商演,但不同於林妙可媽媽,楊沛宜的爸爸十分懂得保護女兒。
為了避免女兒置身輿論的漩渦,他拒絕了一切邀約,只為給女兒創造一個安靜單純的學習環境。
後來,成績優異的楊沛宜去了國外深造,同時還拿了不少大獎,雖然沒有成為奧運會上萬眾矚目的領唱,卻博得了無數人的稱讚。
如果說北京奧運會的那場「合作」是兩個女孩命運的交點,那麼她們後來各自的走向則是由父母的眼界和格局造就而成。
03控制欲過強的父母,只會把孩子的人生當成自己的人生來續寫
林妙可的母親39歲得女,為了抓住孩子的天賦,助推孩子一把,她從小就讓女兒接廣告,但是無形之間卻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
林妙可成名之後,一直背負著媽媽的希望過活,完全失去了自我,而林妙可的媽媽當時已經把女兒的人生當成了自己人生的續寫篇。
為了讓女兒星途坦蕩,不惜耽誤孩子的學業,讓她過早地接觸社會,簡直就是被名利衝昏了頭腦。
而楊沛宜的爸爸在確保孩子不被名利所惑的前提下,支持女兒的愛好,結果收到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04操控性的家庭教育,是害不是愛
如今12年過去了,當21歲的林妙可再次登上熱搜榜時,大家所看到的,卻是被母親操控的不幸福的人生。
不得不說:人生無常,起落無恆!在面對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選擇時,目光短淺的人會為了前者而放棄後者,如此一來,他們的人生會越走越窄;目光長遠的人會為了後者放棄前者,他們的人生自然會越走越寬。
作為父母,我們要清楚,操控性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害不是愛。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權為自己而活。
我們愛孩子,因為他是我的孩子,僅此而已,不應有任何附加條件,更沒有多餘的束縛。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者,而不是操控者。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們認為林妙可是被母親操控才星途忐忑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