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1215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最新的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在排名前50強的大學中,澳大利亞共有5所大學入榜,僅次於美國(17所)和英國(8所),位居全球第三。
澳大利亞大學表現如何?
就綜合得分排名而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九年被評為全球最佳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分列第2和3位。
在入榜前50強的5所大學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位居澳大利亞第一,全球第31位。
雪梨大學排名上升了兩位至第40位。
墨爾本大學排名下降了三位至第41位。
另外兩所排名前50強的澳大利亞大學為新南威爾斯大學(第44位,較上年下降1位)和昆士蘭大學(第46位,較上年上升1位)。
儘管總體地位穩固,但是在衡量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僱主聲譽」一項排名上,澳大利亞大學的聲譽卻有所下滑。
批評人士指出,如果僅看畢業生就業數據,澳大利亞大學的表現更糟。
和其它全球大學排名不同,QS會採訪學者和僱主,詢問他們對高等教育機構的看法。
QS指出,儘管有多達5所大學進入了全球前50強。但是,在納入調研的36所澳大利亞大學中,32所大學在僱主聲譽一項上的得分出現下降。
事實上,根據澳大利亞本國的高校畢業生調研,位於北領地地區的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簡稱CDU)憑藉其85.5%的就業率成為全澳就業率最高的綜合性大學。
QS調查還另外指出,澳大利亞的10所大學在國際師資比上獲得了完美的分數,該指標衡量的是,大學對全球學者的吸引力。
維多利亞大學智庫米切爾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教育政策研究員彼得·赫利(Peter Hurley)說,儘管澳大利亞大學因為過分依賴國際學生而受到批評,但是關注國際化通常是提升大學聲譽的一個積極標誌。
Hurley說,鑑於新冠病毒對全球人員流動的影響,大學保持其全球聲譽的能力可產生重大影響。
鄰邦中國表現如何?
中國高校方面,清華大學排名上升了一位至第15位。
本次排名,中國大陸共有3所大學入榜前50強,分別是清華大學(第15位)、北京大學(第23位)和復旦大學(第34位)。
在全球排名100強的大學中,中國有26所高校入榜,為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學術聲譽和僱主聲譽方面,中國評分最高的大學是北京大學(世界排名23位)。
關於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參與機構最多、世界影響範圍最廣的排名之一,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被公認為四大較為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本次排名囊括了世界1000所大學,橫跨8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
本次,QS世界大學排名共採用了六個指標:學術聲譽40%、僱主聲譽10%、單位教員論文引用數20%、師生比例20%、國際教師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國際學生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
參考來源:
https://www.afr.com/work-and-careers/education/australia-ranked-third-in-global-university-survey-20200609-p550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