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喝酒嚼檳榔 大叔患上牙齦癌換了半張臉

2020-12-22 魯網

  抽菸喝酒嚼檳榔,大叔換了半張臉

  47歲男子喝酒抽菸時,一次能嚼一兩包檳榔,一天下來要嚼五六包;患上牙齦癌接受手術

 

  一年半時間,來自醴陵47歲的湯先生的病痛由左上頜的一處牙齦腫塊,慢慢擴散到整個左頰和頸部,直至半張臉內外全是腫瘤。經歷兩次手術,都沒能遏止癌細胞的生長,第三次,腫瘤再次生長,並破壞了臉部。如果手術,就要「換臉」,以後還有復發的可能;如不手術,生命可能只有短短幾個月。權衡後,湯先生決定放手一搏。

  1月31日,記者從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團隊聯合多科骨幹一起歷經24小時「持久戰」,為這名患者成功「換臉」。

  [名詞解釋]

  牙齦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一般下頜牙齦癌較上頜牙齦癌多見,好發於50-70歲,常發生於後牙區。其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但長期慢性刺激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喜歡吃過熱或辛辣食物,大量吸菸、飲酒,殘留在口腔內的殘根、殘冠,不合適的假牙、牙託的慢性刺激等。  ——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蔣燦華

  習慣 一天下來要吃五六包檳榔

  「我是煙、酒、檳榔不分家。」手術前,湯先生說,他有時候喝酒、抽菸時,一次能嚼一兩包檳榔,一天下來要吃五六包檳榔。「剛開始我沒意識到吃檳榔有多大的害處,起初只是口腔發炎,吃過消炎藥後很快就恢復了,前幾年總是這樣反反覆覆。最後,被查出患有牙齦癌。」

  經歷兩次手術後,還是未能阻斷癌細胞的生長。湯先生自覺左側臉部出現腫脹,還流膿,體重也在半年內下降了10斤。今年1月6日,湯先生住進了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希望專家為他解除痛苦。

  手術 剝離頸總動脈就花了5小時

  儘管手術困難很大,但專家們仍表示,並非完全沒有「下手」的機會。1月14日上午8點,蔣燦華等相關專家,為患者實施了「換臉」手術(手術包括左頰頜頸聯合根治、背闊肌聯合肩胛皮瓣轉移修復、背部取皮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

  整臺手術分為頸部清掃、切除腫瘤、取皮瓣、血管吻合共4個步驟。術中,專家們發現,由於患者的頸內靜脈與腫瘤粘連過於緊密,完全不能分離,於是只能選擇扎斷這根血管,然後再縫合。對於同樣粘連緊密的,還有頸總動脈。它負責的是腦部供血,不能採取扎斷的方法。無奈之下,專家們只得小心翼翼地慢慢將其從腫瘤旁剝離開。「2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只分離了大約1釐米。最終,一直分離到顱底才完成這項艱巨的挑戰,光這個過程就花掉了接近5個小時。」閔安傑主治醫師感嘆道。

  剝離頸總動脈後,然後進行頸部清掃,主要是針對腫瘤產生的淋巴結,要全部清除掉這些淋巴結;其次就是切除腫瘤。這兩項工作,讓手術一直持續到15日凌晨。

  植皮 從背部選了兩塊皮膚移植到患處

  患者的頸部皮瓣(皮瓣註:包括皮膚以及皮下的肌肉)、左邊臉部的皮瓣等都需要移植,面積相當於人的半個臉部面積。

  到哪裡找那麼大面積的皮膚呢?專家們選擇了人體內能夠取到的最大皮膚,也就是背闊肌皮瓣和肩胛皮瓣,背闊肌皮瓣和肩胛皮瓣,整合成一塊皮瓣,移植到臉上以及頸部。

  術中,由於患者的出血量巨大,經多方協調之後,醫院才緊急調用了10個單位的濃縮紅細胞輸入患者體內。閔安傑主治醫師表示,「這要求我們在手術過程中要格外小心,否則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上不去,將影響全身供氧和皮瓣成活。」

  術後,湯先生順利恢復。蔣燦華表示,該腫瘤仍存在復發的可能,且一次比一次嚴重,未來只能輔以放化療方法來控制癌細胞,而結果將無法預知。

  [手術難度]

  ·手術最大的難題,是剝離跟腫瘤粘連在一起的頸總動脈。頸總動脈負責腦部供血,出現問題就是致命的。

  ·因患者已經歷兩次手術,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血管進行吻合。沒有合適的血管,移植皮膚就不能存活。左側腫瘤那邊只有一條可用血管,植不了兩塊皮瓣,需用右側的血管。因此需在右臉找到合適的血管,並且還要有足夠長度,這樣才能將右邊的血管牽引到左邊來。

  [關鍵技術]

  由於腫瘤累及的範圍很廣,腫瘤不僅與頸鞘內部的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粘連十分緊密,並且毫無間隙可言。因此,術中必須謹小慎微地一點點將大血管分離,否則稍不留神很可能劃破血管引發大出血。

  戒菸酒檳榔,預防牙齦癌

  本報長沙訊 「牙齦癌的發病率約佔口腔癌的1/2,其早期信號同絕大多數的口腔癌一樣,表現為潰瘍。若口腔中的炎症、潰爛出現在以下幾個區域,且一個月以上未痊癒,就很可能發生癌變。這幾大「雷區」是:舌頭下面和舌邊緣,「小舌頭」和下牙後方以及口角區。多數專家認為,口腔癌是多種病因與發病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抽菸、喝酒的不良習慣是罪魁禍首。牙齦癌手術無法徹底治癒,預防除要注意口腔衛生外,戒菸、酒、檳榔也尤為重要。

  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羅聞

相關焦點

  • 常嚼檳榔,真的會嚼出來癌?嚼檳榔上癮後,怎樣才能戒掉檳榔?
    大家應該都知道,抽菸和喝酒是兩件容易使人上癮,上癮後會非常傷身體的事情,但其實有件事,比抽菸喝酒還容易讓人上癮和傷身的事情,那就是嚼檳榔。據統計,我國有六千萬人有嚼檳榔的習慣,但是檳榔真的不能經常嚼,它對身體的傷害,或比你相信高出很多。
  • 鄧超爆張嘉譯拍戲時愛嚼檳榔!殊不知,六成口腔癌竟與嚼檳榔有關
    長沙人王昊(化名)從事電話客服工作,日常工作就是與形形色色的客戶溝通,閒暇之餘愛嚼檳榔。最近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的右側牙齦長了一個腫塊,最初只是一個小包,也沒有多加注意。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小包變得越來越大,開始持續地疼痛,直至連說話吃飯也受影響,就更別提在工作中能夠正常與人交流了。
  • 抽菸喝酒嚼檳榔?出現這12個信號,小心口腔癌
    對於口腔癌,很多人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它其中不少一種癌症,而是很多種出現在口腔裡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牙齦癌、舌癌、口底癌、唇癌等等,是頭頸部比較常見的癌症之一。如果你是一個長期嗜好煙、酒,以及經常咀嚼檳榔的人,而且你的口腔衛生素來比較差,或者有異物長期刺激口腔,或者營養不良等,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會更高。那麼,患上口腔癌都有哪些症狀呢,我們來了解一下。1.
  • 長沙大叔每天檳榔加煙嚼出「癌」?發現5個食管癌信號,早點治!
    近日有新聞報導提到,湖南檳榔協會證實:已要求「所有企業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報導中提到,在國內咀嚼檳榔盛行的地區如海南省、湖南省等地,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咀嚼檳榔導致的。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曾調研湖南省群眾嚼檳榔和口腔癌的現狀。當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內,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
  • 【深度】「致癌」漩渦中的檳榔:患癌45人中44人長期大量嚼
    口腔癌病人湖南省腫瘤登記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男性發病前10位中,口腔癌位列第七31歲的長沙人王昊從事電話客服工作,最常做的就是和人講話,可自從今年春節時發現牙齦上長了個腫塊,說話就變成了一件愈發困難的事。
  • 男子喜歡檳榔妹天天光顧 還沒把到妹卻患口腔癌
    原標題:男子喜歡檳榔妹天天光顧 還沒把到妹卻患口腔癌  中新網10月21日電 臺灣一名年輕男子喜歡檳榔妹,天天買檳榔吃,還沒把到妹,卻罹患口腔癌;醫師今天說,口腔有白斑最好雷射切除。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指出,一名32歲的年輕人為了把檳榔辣妹,情不自禁天天去買檳榔,天天口嚼檳榔,檳榔辣妹沒把到,自己卻罹患了口腔癌,這是他看過口腔癌病人中,最離奇的個案。
  • 對蟲牙置之不理 小心牙齦癌找上門
    誰也不會把嘴裡長顆蟲牙當成什麼大事,事實相反,我國80%的人患上了齲齒,它是最流行的口腔疾病之一。而且需要警惕的是,齲齒是很有可能導致牙齒長癌的罪魁禍首。  這些年,隨著齲齒發病人群的逐漸「龐大」,牙癌(牙齦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在所有的口腔癌中,已位居次席。
  • 口腔潰瘍長成這樣,還喜歡抽菸喝酒,當心口腔癌找上門!
    口腔癌是一種怎樣的癌?   生活中如何避免它?   尹偉醫生今天就給您說說。   1   口腔癌是什麼?
  • 出現這5個「信號」,說明口腔離癌不遠了,趕緊注意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內惡性腫瘤的總稱,主要包括:牙齦癌、舌癌、唇癌和口咽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8.7%、女性2.3%的皮膚轉移癌來自口腔。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口腔癌發生淋巴細胞轉移的可能性很大,治療起來就變得非常困難。但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早期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能達60%以上。
  • 嚼檳榔的快樂似神仙?趕緊放下這種軟毒品吧!它會毀了你的身體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兩個朋友喜歡嚼檳榔,從他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檳榔配煙,法力無邊",對於他們來講嚼檳榔的快感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早在2003年,檳榔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入1級致癌物。
  • 抽菸喝酒吃檳榔 臺男子罹患口咽癌及舌癌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中市一名52歲的男子,平常抽菸、喝酒、吃檳榔樣樣來,49歲時發現口咽癌化療後病情穩定,今年初又發現罹舌癌,男子接受治療後腫瘤消失,也不敢再抽菸了。  醫院醫師遊惟強今天表示,這名患者2年前罹患口咽癌,經放射化學治療後病情穩定沒有復發現象。
  • 檳榔加煙,真是法力無邊,這4種癌症不是跟你鬧著玩
    對於一些特別喜歡吸菸的人來說,如果在吸菸時還能夠嚼上一兩個檳榔,那麼簡直就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有些人稱檳榔加煙,法力無邊。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吸菸本來就對身體不利。如果還在吸菸的同時嚼檳榔,對身體的傷害就更加大了。
  • 哪些因素會引起口腔癌?煙臺專家:請收下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症狀
    很多人談癌變色,但是對於怎樣預防癌症、減少患癌症的風險,卻茫然無知。口腔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10種癌症之一,可是卻常常被人們忽視,大多數口腔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預後不良。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所謂的黏膜發生變異,主要發生於40歲以上的人群。
  • 檳榔廣告在漢口隨處可見:提神醒腦背後的殘酷現實
    家住漢口城市廣場的周先生,最近發現住宅電梯裡出現了檳榔廣告;路過建設大道上的幾座公汽站,也有大幅的檳榔廣告印入眼帘;坐地鐵,某品牌的檳榔廣告如影隨形。江大路上有兩家可多超市,在收銀臺旁的顯著位置都擺放著檳榔小貨櫃,每袋價格從10元、20元到30元不等。老闆說,這些檳榔賣得不錯,顧客都是年輕人。江大路上「今天24小時便利店」、蘭蘭菸酒、喜偉副食等,也擺放著檳榔小貨櫃,是同樣的南方檳榔品牌。江大路上的中百超市裡也有一個品牌的檳榔。營業員說,賣得挺好,是有獎促銷,經常有人來兌獎。
  • 男子戀上檳榔妹 天天光顧患口腔癌
    臺灣一名年輕男子喜歡檳榔妹,天天買檳榔吃,還沒獲對方同意,卻罹患口腔癌。臺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說,這是他看過口腔癌病人中,最離奇的個案。  劉博仁表示,這名男性患者,多年前因為口腔有一些白斑前往求診,並將白斑切除。
  • 那些長期嚼檳榔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不妨了解一下
    經常看新聞的人,應該或多或少的都看到嚼檳榔致癌的新聞,比如之前一位三十幾歲的男子,特別喜歡吃檳榔,已經吃了大概十多年,到最近的一段時間,突然感覺牙齦處非常疼痛,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口腔潰瘍,但是到了醫院一查,居然發現已經患上了口腔癌,他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嚼檳榔的習慣,導致自己離生命的盡頭越來越近
  • 牙齒鬆動、牙齦腫脹,警惕牙齦癌!
    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曹巍副主任醫師為他局麻後進行活檢術,活檢病理結果竟然是下牙列牙齦鱗細胞癌,屬於惡性。1、什麼是牙齦癌?牙齦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在口腔癌中僅次於舌癌居第2位,其病理類型多為分化較高的鱗狀細胞癌。好發於40~60歲,男性多於女性。下牙齦癌較上牙齦癌為多見,好發於磨牙區。
  • 還在嚼檳榔?不如試試這款可以吸的水檳榔!
    檳榔,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檳榔的乾燥成熟種子,含脂肪、蛋白質、生物鹼、月枝酸、棕櫚酸,硬脂酸等多種營養物質。加工之後可以提神,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  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檳榔也是如此。  傳統的檳榔最大的好處就是嚼食後身體會出現精神興奮的整裝,同時會伴有面頰潮紅、身上微微發汗的症狀,所以吃完檳榔之後,能夠起到一定的禦寒作用。
  • 得了口腔癌還不知?出現5種情況警惕口腔癌
    包括舌癌、口底癌、牙齦癌以及唇頰癌。口腔癌可以使患者出現口腔的病變、斑點、疼痛以及麻木,進一步發展時還可以並發骨癌以及喉癌。現在主要依靠手術進行治療,口腔癌到了晚期治療起來難度很大,因此一定要注意口腔癌的早期症狀,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麼口腔癌的早期有哪些症狀呢?
  • 檳榔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明明是一味中藥,怎麼就能吃出癌症來呢
    原來,28歲的小孟兩年前被確診為口腔癌,所謂口腔癌是指發生於口腔的惡性腫瘤,其中80%為鱗狀細胞癌,包括舌癌、頰癌、牙齦癌、顎癌、唇癌、上下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於顏面部皮膚的癌症。口腔癌的發病率約佔全身惡性腫瘤發病率的5%,具有進展快、浸潤廣、預後差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