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期,教育部新聞辦發布了一則信息:《廣播!最新最全2020學生資助政策來了,從幼兒園到研究生全都有》。
一起來看看本專科及研究生都可以享受哪些資助政策吧!
本專科生教育階段資助政策
「獎貸助勤補免+綠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資助。
1. 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本專科生,每年獎勵6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頒發國家統一印製的榮譽證書。
2. 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3. 國家助學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生),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
4. 國家助學貸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辦理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和住宿費,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在校期間利息由國家承擔,貸款年限及利率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國家助學貸款分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諮詢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向高校學生資助部門諮詢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5. 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後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後學費減免金額,按高等學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準,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超出標準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6. 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中央高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7. 師範生公費教育。在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的公費師範生,在校期間不用繳納學費、住宿費,還可獲得生活費補助。有志從教並符合條件的非師範專業優秀學生,在入學兩年內,可按規定轉入師範專業,高校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費補助。部分省份高校也實施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報考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可向相關院校進行諮詢。
8. 新生入學資助項目。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申請入學資助項目,解決入學報到的交通費和入學後短期生活費。就讀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讀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學生可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諮詢辦理。
中西部地區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9. 勤工助學。學生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參加高校組織的勤工助學活動,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等。
10. 綠色通道。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期間,通過高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後,高校資助部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困難認定,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11. 校內資助。學校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夥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學費減免等,利用事業收入資金以及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資金實施校內資助。
研究生教育階段資助政策
全面享受本專科生政策,獎助學金標準更高。
1. 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碩士生3.5萬名,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生1萬名,每生每年3萬元。頒發國家統一印製的榮譽證書。
2. 學業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覆蓋面、等級、具體標準和評定辦法由各高校確定,標準不超過同階段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的60%。
3. 國家助學金。資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確定,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13000元。
4. 「三助」崗位津貼。設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崗位,並提供「三助」津貼。
研究生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申請條件、程序等有關規定,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不高於12000元。
每個學校的獎助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在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中查看關於獎助政策這一條的詳細說明,以北京郵電大學和河南大學為例。
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獎助政策:
河南大學研究生獎助政策:
各地院校獎助學金發放情況
(僅部分地區部分院校,供參考)
北京
浙江
上海
河北&天津
山西
四川
湖南
陝西
遼寧
湖北
重慶
山東
河南
廣東
福建
雲南
吉林
以上補貼僅供參考,具體標準請以院校官方公布為準。以上綜合整理自研招網、各大院校官網等網絡。
來源:大學生學苑(ID:daxue112),綜合整理自51考研網、院校官網
—END—
編輯|李豔蓉
校對|張彤彤
核發|趙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