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與灰太狼》劇照
《熊出沒》海報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推出了中國兒童影視劇分級標準,並按適宜觀看兒童的年齡,以及片中有無暴力行為、髒話、性愛等內容,將動畫片分為五級。之後,這個話題在家長中掀起很高的討論度,因為按照這個民間分級方法,孩子們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只適合7歲及以上兒童觀看,而《熊出沒》則只適合10歲以上兒童觀看。
對於這樣的分級制度,網友有支持也有反對,但在業內有從業人員表示,對於這樣一個分級制度,還是應該出臺一個相對科學的行業標準。
《喜羊羊》、《熊出沒》不適宜低齡兒童觀看?
陸宇斐博士的這一兒童影視民間分級標準推出後,立刻有兒童教育機構開始對目前國內熱播的十部動畫片和親子類電視節目進行分級,結果卻讓不少人都很驚訝。電視上熱播了很多年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都顯示不適宜低齡兒童觀看,《喜羊羊》只適合7歲及以上兒童觀看,《熊出沒》則只適合10歲以上兒童觀看。
近年來,動畫片內容對兒童行為產生影響的報導越來越多,「把人吊起來用火燒是學喜羊羊燒灰太狼」、「用平底鍋打人是學紅太狼」。有報導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在《喜羊羊》中,灰太狼一共被紅太狼的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過2347次,被食人魚追過769次,被電過1755次……《熊出沒》則曾在10多分鐘內出現20多次不文明語言。所以,越來越多的兒童學家開始研究動畫片的內容對兒童行為的影響。
不過,對於這樣的民間分級標準,也有家長認為,沒有官方介入沒法判斷它是否合理。並且,沒有官方認證的情況下,這種標準只能供家長參考,並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電視上還是照常播放,起不到真正分級的目的,希望有關管理部門正式推出動畫片分級制。
「兒童影視劇分級標準」是一項研究課題
華商報記者採訪到發布「中國兒童影視劇分級標準」的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她介紹說:「我只是代表兒童教育研究院發布了這個標準,這其實是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成果。因為近兩年來我們看到了不少探討和呼籲,並且國外的相關制度也是行業制定的,同樣算是民間組織,所以我們就想做一下這方面的研究。然後就聯繫了一些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腦科學專家和影視專家一起來做這個研究。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各年齡段孩子的界定,來判斷什麼對他們是不合適的,不可以有什麼出現,都有相關的科學依據和文獻可查。這個分級制度是在考量了美國等多個國家已有的兒童影視劇標準的基礎上,在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陳忻和知名電影專家李多鈺等諸多專家的指導下推出的,並通過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已有研究驗證。其實這只是研究院的一個研究課題而已,現在引發出的反響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
另外,她也表示研究還在進行,會對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進行逐一分級,但在正式研究成果沒有得出之前,是不會對外公布的。
相較國外,這一民間分級標準是否過細?
據了解,美國電視節目分級制度(沒有特指兒童節目)的分級比較多,針對兒童的年齡段有全年齡段、2-6歲、7歲以上、建議家長指引、14歲以上、17歲以上等幾類。另一個動畫片大國日本的電影分級制度,也是分為全年齡段、12歲以上、15歲以上和18歲以上等。韓國媒體分級委員會把電視節目分為五級:全年齡段、7歲以上、12歲以上、15歲以上、19歲以上。新加坡則有全年齡段、家長指導下觀看、13歲以上、16歲以上和18歲以上等。這些分級標準,並沒有像陸宇斐博士推出的分級標準(2-6歲、6-7歲、7-10歲、10-14歲、14歲以上)這麼細。
有些家長表示分級越細緻越好:「這樣細緻的指導有助於家長清晰地認識孩子適合哪些動畫片和節目,更有助於家長指導孩子觀看電視節目。」但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細緻的分法有些奇怪:「6歲到10歲就分了三個級別,分6-7歲和7-10歲是不是有些過細了,難道還要專門為6-7歲的兒童製作動畫片嗎?」
對於網友認為分級過細的質疑,陸宇斐說:「我們目前還沒有對這個東西有非常詳盡的解讀,這是後面會進行的工作。因為6-7歲的兒童,有一些認知開始形成,但又沒有完全形成,所以是很尷尬的階段,屬於剛剛進入學齡期,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內容理解上會比6歲以下兒童更深一點,但又沒能達到10歲以上,所以我們對6-7歲兒童觀看的節目的界定標準是幾乎沒有暴力語言和鏡頭,但它不是特別為6歲以下制定的。」
應出臺一個相對科學的行業標準
對於這個目前在網絡上存在很多爭論的分級標準,近日,業內人士也普遍希望正式出臺一個相對科學的行業標準。
華商報記者聯繫到《熊出沒》製作公司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副總裁尚琳琳,她說:「首先作為動畫片製作方,我們很歡迎這樣的事情,代表大家對動畫片的支持和關注。但我也在想,這樣的分級標準是不是科學,我看到報導中有提到,推出者曾說這個是參考了美國的動畫片分級標準制定的,但據我們所知,美國、日本等動畫片大國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和這個區別挺大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制度的標準似乎還有些不明確,容易對觀眾產生一些誤導和混淆。另外在標準制定之後,如果需要具體對某個作品進行評級判定的話,需要對作品做全部的觀看,而不是截取片段,否則容易使評定產生隨意性。」
《熊出沒》被指出含有不文明語言,尚琳琳說:「我們就以《熊出沒》舉例,所謂的『臭狗熊』等詞彙,只是在最早期的作品中出現過,在發現了這一問題後,從第三部開始非常注意這些情況,對前兩部也都不計成本做了統一修改,並提供新的播出介質給電視臺和新媒體要求替換。近幾年作品的內容都是充滿友情、親情、關愛和正能量的。《熊出沒》大電影前一段時間在俄羅斯上映,官方評級就是全年齡層。」
對於正式推出官方分級制度的呼聲,尚琳琳表示:「美國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是行業協會制定的,其實國內也一直在爭取做個事情,只是因為涉及部門比較多,真正確定標準需要一段時間。但是行業在政府的指導下目前已經在著手制定行業或區域性的自律標準。就華強而言,就有一個長達幾十頁的嚴格標準,規定什麼樣的情節和鏡頭不能出現,什麼樣的肢體攻擊是不可以的,什麼樣的詞語是不能出現的。當然我們也很希望真正客觀的行業標準儘快推出,我們製作方也會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的。」 華商報記者 朱秦冀
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標準
TV-K(2-6歲):這類影視劇適合所有兒童觀看,尤其適合2-6歲兒童。節目無任何暴力行為或暴力語言;無任何髒話、粗話;無任何與性愛有關的語言或場景。
TV-G(6-7歲):這類影視劇適合所有兒童觀看,但不是特意為2-6歲兒童設計。節目幾乎沒有暴力行為;幾乎沒有髒話、粗話;幾乎沒有與性愛有關的語言或場景。父母可以放心讓幼兒觀看這類節目。
TV-7(7-10歲):這類影視劇適合7歲及以上兒童觀看。節目可能含有喜劇形式扮演的暴力行為;偶爾有髒話、粗話;幾乎沒有與性愛有關的語言或場景;有少量的幻想、怪念頭,需要兒童已經能夠分辨什麼是真實能做的事情、什麼是虛幻的事情。父母要進行篩選和監護,儘量不要讓7歲以下兒童觀看。
TV-PG(10-14歲):這類影視劇不適合年幼兒童觀看,尤其是10歲以下兒童不適合觀看。節目中可能含有以下內容:中度的暴力行為;有一些髒話、粗話;有一些與性愛有關的語言或場景;有一些暗示性的對話等等。兒童觀看此類節目時,父母需要對節目內容進行引導。
TV-14(14歲以上):這類影視劇14歲以下的兒童都不適合觀看。節目可能含有激烈的暴力行為;或者非常多的髒話、粗話;較多與性愛有關的語言或場景;虛擬場景比較多等等。父母必須注意不要讓14歲以下兒童獨自觀看這類節目。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