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相連一家親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3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本報記者 王敏 通訊員 童盈旗

    「三湘四水踏歌行,湘音湘韻傳湘情……」2月16日至20日,湖南文化交流代表團一行赴臺灣開展2019「歡樂春節·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交流活動,常德絲弦《愛在瀟湘》與長沙彈詞、祁東漁鼓等一同為臺灣同胞們獻上最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視聽盛宴。

    5天行程,武陵區文化館7名絲弦演員隨交流代表團輾轉臺灣彰化、雲林等地交流演出,推介湖湘文化,收穫頗豐,感動滿滿。

    兩岸交流:同一種文化

    此次交流演出共2場,分別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和雲林西螺廣福宮上演。

    演出中,武陵區文化館7名常德絲弦演員挑起大梁:6名青年演員壓軸獻演常德絲弦《愛在瀟湘》,青年演員李庭婷還擔綱節目演出主持,楊羮華擔任旅遊推介會主持,劉曉芳與常德絲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諶曉輝友情「救場」,為湘西三棒鼓《迎春接福》伴奏打鑼。

    長沙彈詞《武松探兄》一人分飾多角,說唱精彩,臺灣觀眾聽得極為入神。說唱完畢,主持人李庭婷抓住契機互動,讓觀眾猜猜說唱了幾個角色,大家爭相搶答「武松、武大郎、潘金蓮」,現場掀起一陣高潮。

    常德絲弦《愛在瀟湘》壓軸上演,通過描繪洞庭湖、嶽麓山、桃花源等湖湘美景和人文風情,再現了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蘊和自強不息的湖湘精神,表達出湖湘兒女對家鄉的深情眷念。精彩的說唱、優美的曲調、俏麗的裝扮,引來臺灣同胞們的陣陣掌聲。

    獨具魅力的湖南曲藝令不少臺灣觀眾感嘆:「從沒有看過這麼好的曲藝表演,真是太高興了!」

    品元宵,欣賞南北管樂、掌中戲、歌仔戲、布袋戲等,臺灣同胞也以當地的傳統民俗表演慶祝元宵佳節,令湖南代表團一行感嘆:海峽兩岸同根同文化,血脈相連一家親。

    親情相聚:同一根血脈

    海峽兩岸有著割不斷的親情,此行兩岸交流真真切切上演了一場認親會。

    20多歲的常德絲弦演員王夢瑤曾聽家人說起,臺中有一位舅爺爺,兩地相隔未曾謀面。此番臺灣行,家人們再三囑咐她,一定要與舅爺爺見上一面。

    踏上寶島熱土地,王夢瑤第一時間通過家族微信群聯繫上舅爺爺一家,激動不已。

    2月17日,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演出前,舅爺爺一家十幾口人聚齊開車一個多小時趕來捧場。92歲的舅爺爺在子女們的攙扶下顫顫巍巍走來,那一刻,王夢瑤的眼淚奪眶而出。

    姑姑告訴王夢瑤,舅爺爺自出車禍後,語言理解有了障礙,但身體還好。握著舅爺爺的手,王夢瑤心中的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親人們你一言我一語,鼓勵著王夢瑤,祝她與同事們演出成功。他們還給湖南文化交流代表團帶來一箱箱本地水果,鳳梨、蓮霧等,讓一行20多人足足吃了兩天。

    第二天,湖南文化交流代表團入住臺中,王夢瑤受邀走進舅爺爺家。一大家子圍攏起來,翻看一張張老照片,品嘗一碟碟臺灣菜,聊起家長裡短的故事,王夢瑤感覺又回到了家。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忙碌叫充實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不到70人的單位,除了正常的科室設置外,還掛有「項目建設年辦公室」、「鐵路辦公室」、「常德電廠辦公室」、「體育生態園辦公室」等7個臨時機構,個個都是市領導掛帥的重點,近20名發改委的幹部抽調到這些機構負責具體工作。  再到各個科室轉一圈,投資科、工交科、農經科、高新技術產業與社會發展科除了一名幹部值班外,其餘的都在省發改委或北京。
  • 一個老年合唱團的「安家」記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露天音響、《小蘋果》、中年大媽、廣場舞隊……如今,這樣的畫面,在常德的社區隨處可見。廣場舞熱,背後折射的是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    近幾年來,跟隨廣場舞熱,老年合唱團在常德大地生根發芽。
  • 「大潤發」撤銷了購物小票檢查崗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未及時收到大潤發超市回復的情況下,市消費者委員會對該超市負責人進行了兩次約談,並將常德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列為全市重點監督對象。    根據合同法和物權法規定,消費者在收銀臺付款、接受超市交付的商品後,即取得所購商品及其購物小票的所有權,所購商品及購物小票自交付時起就屬於消費者的私人財產,超市無權也無任何理由查看。
  • 公式 - 公式-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 兩岸血脈相連原本一家 統一的中國眾望所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10日文章,原題《統一的中國 眾望所歸》,全文摘編如下:這世界有一些東西你永遠扯不斷,分不開,那就是根與血脈。20多年前,我在大學的時候,偶讀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著名的小詩《鄉愁》,讀得我幾乎涕淚潸然。
  • 常德日報
    截至2019年10月25日,已在常德日報、常德晚報、常德融媒、尚一網刊出20期,使用圖片178張,刊發文字20000字。 《長在紅旗下》選取小人物講述小故事,牽引出幾代人的共同話題和集體記憶。其中,《中國式接親》被學習強國主平臺收錄,《那些年,我們一起交公糧》等被湖南日報新聞影像中心微信平臺轉載。
  • 傅崐萁:「兩岸一家親」已深入每個中華兒女心中
    中國日報廈門6月7日電(記者 胡美東)6月6日午,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出席論壇大會。傅崐萁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兩岸關係正面臨一些波折,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卻已逐漸深入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 人人都可做藏書人---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愛好字帖收藏與研究的歐海一直熱心於推廣舊書文化,並在書法報刊開設專欄介紹老字帖的鑑賞與收藏,去年他還組織了深圳市藏書愛好者首次聯展。對於藏書,他覺得需要做的就是堅持:「藏書人不是藏書家,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做藏書人。」10日下午,歐海做客寶安文化茶座,和寶安讀者分享自己的藏書心得與體會,他說:「『書』不簡單,『藏書』卻很簡單。」
  • 心手相連一家親,看監獄民警帶來的新年禮物
    心手相連一家親,看監獄民警帶來的新年禮物 2020-12-18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08年,他又尊認在汶川地震中犧牲的6位烈士的父母,成為他們的「親兒子」。他先後兩次把烈士的父母接到天津,為他們量身定做新衣服,安排全面體檢,還帶他們去北京旅遊。這些年,有烈士的父母去世,王貴武買墓地、辦喪事,像親兒子一樣為老人披麻戴孝、守靈送終。 去年是王貴武認烈士父母20周年,他把銀座集團一處辦公場所改造成「英雄母親之家」,接父母們來養老。
  • 促深臺兩地企業對接---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範曉霞 文/圖)12月23日,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兩岸新一代創意設計周」活動中的兩岸精選創新投資個案對接發表會在福永街道立新湖畔的深圳兩岸文創夢想公園舉行,深圳、臺灣兩地企業在此掀起一番交流討論熱潮。
  • 「祝血脈相連的蘇州妹子早日康復」
    在這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時刻,那位與她血脈相連的「蘇州妹子」讓她牽腸掛肚。  呂明玉是國家電網山東文登市電業總公司一名普通職工,也是一名中華骨髓庫志願者。去年4月,她為蘇州一名女白血病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族譜見證兩岸血脈相連
    27日,在河南固始縣參加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如是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資料圖。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位於河南南部的固始縣,素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稱。25日至27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在固始縣舉辦,來自海內外各姓氏宗親代表2500餘人前來尋根問祖。作為本屆根親文化節的重點項目之一,「固始南遷先民姓氏源流族譜展暨交流聯誼活動」讓沈文鋒深有感觸。「固始與閩臺緣博物館關係緊密,兩家曾多次互訪、聯誼、交流。」
  • 「臺灣一筆龍」添彩龍江文博會 寓意兩岸一家親
    「臺灣一筆龍」添彩龍江文博會 寓意兩岸一家親 臺灣書畫家楊大閣在龍江文博會現場為藝術愛好者題字
  • 「好吃」市民選出「最好吃」美食---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黃芳 通訊員 黎丹)吃在福永,「蟹逅」福永。在8月上旬舉行的寶安區首屆福永黃油蟹美食文化節上,通過「陽光福永」微信平臺對最受市民歡迎的商家進行評選,60家商戶經過一個月的激烈角逐,終於在9月4日比出了結果。 在首屆福永黃油蟹美食文化節上,福永黃油蟹、馬家斑魚、秘制牛雜等各色美食,讓一眾吃貨大呼過癮。那到底是哪家美食最值得一試?
  • 技術創新打造個性化郵政業務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郵局微信平臺提供便捷服務。微信成為當下年輕人青睞的社交工具。郵政局也緊跟時代潮流,浙江省台州市郵政局以「愛傳萬家,心郵台州」為理念,建立了「郵台州」微信平臺。 目前,該平臺已實現業務宣傳、網點和業務查詢、其他便民服務三大功能,可利用與微信粉絲互動的方式,結合郵政網點、信息化報刊亭的LED渠道、DM和名址資料庫信函寄送,為郵政自有業務、客戶及商家實現線上線下整合宣傳推廣;可結合郵政電子地圖開展郵政網點類型及地理位置信息導航查詢,報刊及給據郵件投遞信息查詢;也可進行登機時間、航班信息等商旅業務和郵政儲蓄帳戶變動提醒。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我三年前從南航畢業後,被南京一家軟體公司聘用,靠的也不是自己專業本身。」羅聰翼笑著說,他在南航學的是控制制導和控制技術專業,屬於自動化範疇,與3D軟體毫不相干。  不過,羅聰翼在軟體知識上的積累,就是從南航開始的。2008年,羅聰翼在南航圖書館瀏覽雜誌時發現了一篇介紹Blender的文章。
  • 梨視頻與常德日報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常德融媒訊(記者 李張念/文 陳歡/圖)1月14日,梨視頻與常德日報傳媒集團戰略合作儀式在常報集團三樓會議室舉行,雙方將在常德區域內,就眾多領域開展合作,打造短視頻區域合作新亮點。梨視頻與常德日報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文化短波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李潤芳)    水富   6月3日,雲南省水富縣檢察院為該院掛鈎聯繫的兩碗鎮新灘村出資購買並安裝了高清LED顯示屏、音響、桌椅等設備,建成集村民休閒娛樂,學習法律法規、農技知識於一體的服務平臺,豐富了村民文化娛樂生活,培育健康文明社會風氣的「文化大院」也正式啟動。
  • 她時代的女企業家風採---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李平 為「福永美媽」打造成長平臺 李平是安徽人,2003年在福永創辦了北京城市視野廣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現擔任公司總經理。除了涉及設計、製作、活動策劃等業務,公司更關注微小企業的品牌定位策劃。在「福永美媽」百日成長季畢業禮上,不少美媽發出感嘆:「一百天的運動讓我感覺自己變年輕了,一百天的朗讀讓我的聲音更甜美嬌媚,一百天的寫作讓我勤於思考」……作為新時代創業女性典範,李平表示「福永美媽」這個交流平臺讓更多美媽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激發原動力,一起走向更美更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