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齊王田建不戰而降,忘恩負義的田氏,終於走到了盡頭

2021-01-11 昭烈名臣

《大秦賦》最後的進程加速, 滅六國戰爭場面非常少,很多都是一比帶過,有人說這是為了節約經費,畢竟好的戰爭場面,那就是在燒錢。

但誰也沒想到,秦國最後一戰的經費,居然連齊王都幫忙,直接不戰而降,看著田建赤裸上身投降的樣子,昭烈君心裡一點也可惜。

這樣的齊國早該亡了,反正現在的江山也不是他們田氏的,是他們鳩佔鵲巢佔了人家姜子牙後人的,齊國一直頂著大國的名號,事實上早就不是姜太公的後人了。

更重要的是,末代齊王在位四十四年,基本上就跟在秦國後面做小弟了,秦國每滅一國他都要祝賀一下,這下好了,自己滅了總不能自己祝賀一下吧。

田氏代替姜氏成為齊國國主,過程非常有趣,關鍵是給後來所有的君主上了一課,導致君王更喜歡貪官而不喜歡情況。

這麼奇葩的結果,一切還要從又一次的宮廷內亂開始說起,內亂是那個時代幾乎所有諸侯國的頑疾,越是小國越是厲害。

(01)弄瘋你的稱呼

古人的稱呼系統非常複雜,尤其是先秦時代的人物稱謂,因為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成例和習慣,所以有時候真的能把你弄崩潰,尤其是當你不了解歷史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甚至是對整個事件都判斷錯誤。

清朝末年,金石學家陳介祺收藏了一件戰國時代的青銅器,是個半球形的容器,名字叫敦,這件文物本來是屬於齊威王的,歷史價值特別大。

中國歷史長文物多,看一件青銅器是不是價值大,就看他裡面有沒有字,中國的鎮國之寶就是因為裡面字多,這件文物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裡面出現了最早關於黃帝的記載。

這個話題以後說,裡面的落款也很有意思,你要是第一看說不動會看懵你,落款是表示這個東西的主人,「陳侯因齊」。

陳侯?是春秋時代那個陳國嗎,媯姓國,帝舜後裔,這跟齊威王有什麼關係,齊威王為什麼要叫陳侯,如果不提前告訴你,你大概很難猜出來這個刻著主人是陳侯因齊的容器,居然是齊威王所有的。

齊威王就是歷史上那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齊國君主,他是田氏,為什麼不叫田侯而叫陳侯呢?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可能很多人猜的到,那就是齊威王的名字叫田因齊,他之所以稱陳侯,是因為他祖先是陳氏,當年從陳國跑出來的。

第二個原因很多人就不知道了,這個半球器的東西是用來祭祀用的,祭祀的核心是祭祀自己的祖先,《左傳》講過:「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意思是祭祀千萬不要祭祀他人的祖先。

所以祭祀用的容器,是和祖先溝通的重要法器,血統千萬不能錯,儘管齊威王田氏家族,早就改了氏,自己和後人都認可自己是田氏,但是祭祀的時候,千萬不能錯一點,自己必須是陳氏的後人,不能馬虎半點。

這個修改自己姓氏,給後代祭祀,包括給我麼閱讀理解古代文獻,都造成非常大障礙的人叫陳(田)完,就是他改了姓氏。

(02)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

電影《1942》裡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張國立扮演的地主對一個農民說,你跟著我幹吧,別看我現在跟你一樣是要飯的,等到了地方,不出幾年,我還能成為地主。

這句話很深刻,一個真正的牛人,靠的是思維和智慧,不管走到哪兒,哪怕是一時落魄了,最終也能再次發達,陳完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陳完本來是陳國國君的兒子,春秋時代因為繼承權經常會發生糾紛,國家為此經常出現動蕩,越是小國動蕩的越厲害。

晚年的陳宣公立寵妃之子為太子,你以為這又是個廢長立幼引發內亂的故事,你錯了,陳宣公可不按套路出牌,宣公見太子禦寇與公子完交好,以為他們密謀不軌,就殺死了太子禦寇。

傻眼了吧,連自己的兒子都殺,不過也沒辦法陳宣公接的是哥哥的班,陳完是哥哥的兒子,他德行好人品好人氣好,這不得防著呀。

不過你害怕陳完,幹嘛殺自己喜歡的小兒子呀,沒辦法,小國蠢君的腦迴路我們很難理解,那陳完一看,你連自己兒子都殺,我不跑這不是等死呢嘛。

於是陳完攜家帶眷投奔到了齊國避禍,要說這古代通訊技術不發達,但是各種消息依然是能傳播的很快,這也真是個奇蹟,背後一定有一套聯繫各個諸侯國的網絡。

陳完逃到齊國之後,齊桓公早就聽說他的賢德的大明,要讓他做大官,陳完倒是很謙虛,顯示了他一貫的君子之風,說了句「我作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勞苦之役,就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擔任高官」。

人品好擋也擋不住,齊懿仲把女兒嫁給了陳完,嫁之前卜了一卦,非常吉利,算卦準不準最終還的看人怎麼做,算個卦無非就是圖個安心。

就這樣,陳完變成了田完,頂著賢德的名聲就在齊國住下了,安了家慢慢發展成了齊國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勢力。

田氏家族上位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喜歡討好別人,收買人心樹立自己的道德形象,對於老百姓窮的,看誰家沒糧食,然後你就上我這兒來借糧食吃,你可以還,也可以不還。還的時候也是採取「大鬥出,小鬥進」的辦法。

如此的收買人心,當然是有目的的,到了田乞這一代終於開始收割了,田乞做了件現在看起來很俗套的事情,在當時可是創舉,他擁兵自重,立了一個新君主,自己做了齊國的丞相。從此田氏就一直控制著齊國的相位。

這橋段是不是有點熟,曹操這明顯是走了田乞的老路,而且學的很像,還走成功了,他們都做了「忠臣」,沒有對不起君主,以後的事情就靜待子孫們的發揮吧。

(03)後果很嚴重

這田氏家族看著被自己玩弄於鼓掌的姜姓國君,那心裡叫一個痒痒,不過只要耐心機會總是有的,天下第一大國被韓趙魏三個家臣瓜分了之後,田氏就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於是公元前391年,齊相田和「遷齊康公呂貸於海濱」,通過魏文侯的幫助,得到周天子承認,列為諸侯,建立了田齊。

按理說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認,也算是名正言順了,但田和卻保留了齊國這個國號,可能還是心裡有點虛吧,韓趙魏都是打出來家底,田氏是一直樹立良好形象,才得到的江山。

底氣不一樣,那就只有拉虎皮作大旗,留著齊國這個響噹噹的名號,對自己也還是有好處的,後世很多不明白的,還一直以為這是姜子牙的那個齊國呢。

齊國最後的齊王田建,簡直是祖先附體,把討好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不過他討好的對象不再是齊國的人心,而是秦國。

面對天下已經達成的共識,秦乃虎狼之國,可是田建在位四十四年,一味的討好秦國,仗著自己和秦國不接壤,對其他五國的事情視而不見,從來不出兵不打仗,齊國最後四十年完全無戰事。

對秦國的政策就是以討好為主,哪怕是其他五國都滅了,田建都沒有醒悟過來,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從丞相起家,最終又被自己的丞相後勝勸降了。

一個田氏齊國,滅了也就滅了,在歷史長河中頂多算一個小浪花,但是卻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非常壞的例子,那就是此後的君主,最不喜歡的就是名聲很好的臣子。

君主的邏輯很清楚,你把你名聲搞的這麼好,這是要幹嘛呀,田完的例子就擺在眼前,於是後世兩千多年,臣子表忠心,最有效的辦法不是表現的自己有多好,而是有多壞,自汙是慣用的手法,貪腐是貪官的護身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這一切都是田完開的頭,給的教訓,後來的君主從不怕你貪,從不當你臣子名聲不好,你名聲不好才會更加依賴與君王,這個悲劇邏輯儘管很扯,但卻很真實。

王翦就是靠著這樣的邏輯自汙,大戰錢要錢要官要田要房,把自己名聲弄壞,讓嬴政認為他是個貪財之人,只有這樣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齊國亡了,田氏滅了,但是田氏做事的風格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一直在影響著中國,影響著很多,隱藏在背後真實的原因。

相關焦點

  • 齊國不戰而降,大秦賦劇終,為何?
    齊國不戰而降,大秦賦劇終,為何!大秦賦為何只拍到齊亡,嬴政問鼎帝尊?因為天下凝一之後,秦帝國開始走下坡路。這是創作秦帝國歷史劇的導演所不願呈現的。無論是大秦帝國這部歷史巨作的作者,還是歷史劇的導演,其目的都是在為始皇帝正名,亦或是為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始皇帝。
  • 《大秦賦》蒙驁臨終遺言,僅用8個字,讓我感嘆:大秦必興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5期《大秦賦》中,秦國元老級大將蒙驁生命垂危,秦王走到他身前,握住他滄桑的手,想著要安撫他,但老將軍堅定的眼神讓他難以說出口。久經沙場,見過太多人死亡的蒙驁,在那時那刻已經明白自己快走到生命盡頭,這是他能夠跟自己的「王」說話的最後機會。蒙驁艱難的側過自己身子,死死握住秦王的手,兩眼更加堅定地說道:老夫有負先王所託,不能再追隨大王,為大王效力,為大秦盡忠,你們要替大王帶好兵,掃滅六國,忠於大王,忠於大秦。
  • 《大秦賦》又降分了?張魯一不像「帝王」,畫面精良毀在劇情
    ,評分也是一降再降,預計很快就會跌破7分。【《大秦賦》又降分,張魯一與富大龍演技差太多】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人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部劇開播以來熱度很高,但並不是因為製作精良而收穫了高討論度,之所以成為話題中心,是因為選角以及各種臺詞紕漏,諸如演員年齡等問題一直被吐槽。
  • 從《英雄》到《大秦賦》,秦始皇終於從暴君演化成一統天下的雄主
    十年一劍,終於等到了大秦一統天下。2009,史詩級長篇歷史巨作《大秦帝國三部曲》開始上映,分別是第一部裂變,第二部縱橫和第三部崛起,為我們大家再現了兩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和精彩故事,濃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被冠以「良心」之作的美譽。從邏輯上講,下一部就應該是《大秦帝國之天下》了。
  • 硬核國劇不負期待 《大秦賦》你追了嗎?
    78集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熱播騰訊視頻網絡同步播出且看硬核國劇如何再起秦風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目前唯一一部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
  • 《大秦賦》:電視評分降到7.6,也證明了影視圈的一個鐵律
    現在的電視劇那麼多,大家喜歡的也都不一樣,尤其是一些古裝劇,很多畫風都比較偏向於偶像劇的感覺,對於這些作品,相信還是很討女孩子喜歡的吧!不過最近熱播中的眾多古裝劇中,有一部古裝劇可是一開播就飽受好評,追看這部作品的觀眾,不僅僅只是限制於女孩子,就連不少男孩子也都非常愛看,這部作品就是《大秦賦》。
  • 大秦賦?大秦父?震驚,嬴政如何幹掉他的那些「爹」
    《大秦賦》的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其一就是臺詞太過現代化,明顯與前三部那種半文半白的親切「古風」味道背道而馳。上至王族宗室、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是滿口大白話。其二就是劇情已完全偏離歷史正劇,且嚴重拖沓,後期滅六國過程基本按照一集滅一國速度開展,讓人實在惋惜電視劇前期浩大戰爭場面的鋪墊。本篇文章從另外一個視角解讀此次高開低走歷史正劇《大秦賦》,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
  • 《大秦賦》趙姬跌宕一生終於落幕,扮演者朱珠當真蝦仁豬心
    追《大秦賦》追了這麼久,看過了這麼多的有關秦朝的影視作品,或許這一次,是給了我們一次更近距離的來感知趙姬這個人物的機會。我們都說,功過是非要後人評說,如今來看趙姬的半生經歷,確實相當蝦仁豬心(殺人誅心)了,這個人物,註定能給我們內心,留下許多的印痕。
  • 《大秦賦》之韓王安:韓國最後一位君主,最終是什麼下場?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三晉因大肆私鑄銅鐵,導致田園荒蕪,民不聊生,流民紛紛入秦。韓非諫言韓王不能廢農事、興私鑄,韓王、韓相不以為然。秦王政積極部署安排,妥善安置入秦之民。秦王嬴政欲見韓非,遂命秦軍順道進入韓境給韓王施加壓力。換而言之,嬴政告訴韓國,想要讓秦軍從韓國退軍的話,必須要把韓非叫出來。
  • 《大秦賦》評分6.5分,口碑終於不再「兩極分化」!
    #對《大秦賦》的評價,終於不再兩極分化。簡單點說,觀眾終於對《大秦賦》達成共識:大IP、大成本、大製作、一堆好演員,卻活生生託出來一塊爛坯,一部爛劇。也很像一個笑話!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網上那一片片極為一致的罵聲,還有某瓣6.5的評分。
  • 《大秦賦》中的趙孝成王,輸掉了長平之戰,卻還敢和秦國死磕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近《大秦賦》的熱播,讓戰國時期的歷史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
  • 《大秦賦》結局不盡人意?回顧劇情簡介,才懂導演良苦用心
    齊國不戰而降有錯嗎?其實除了王室日子過得不舒服之外,齊國軍民還是免去了戰火威脅。02戰爭場面少,兒女情長多,故而觀眾不滿但是《大秦賦》的結局為什麼會讓許多觀眾覺得不過癮呢?大概就是戰爭場面偏少,更多的是在刻畫兒女情長。
  • 《大秦賦》:為什麼位高權重的趙姬,會耐不住寂寞和嫪毐走到一起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導語:《大秦賦》是最近非常火熱的一部電視劇,劇中有一個角色非常有意思,她就是秦始皇嬴政的母親趙姬。趙姬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妻子,但是秦莊襄王成為王之後僅僅三年就去世了,其子嬴政繼位成為秦王,趙姬也因此成為了王太后。
  • 《大秦賦》口碑撲街,變宮鬥劇,42集不親政的嬴政忘了一統天下嗎
    文︱雲少侃娛樂《大秦賦》開播至今,高開低走,口碑撲街,歷史正劇變宮鬥劇,讓喜歡「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鐵粉大失所望!槽點多多!珠玉在前的前三部也徒呼奈何!《大秦賦》演到33集,可嬴政還沒親政,嫪毐和帝太后的孩子也沒被發現,嫪毐成為第二大政治勢力也看不出端倪!配角們先後領了盒飯,可主角們的主線分毫未動!感覺嬴政對朝政始終插不上手,呂不韋又不肯放權,帝太后唯呂不韋馬首是瞻,李斯就算機關算盡,嬴政也只有干著急的份兒!
  • 韭菜、乾電池,拼多多、大秦賦
    你可以選擇不努力輸出,但其它乾電池會教育你。大秦賦,則把「韭菜」、「乾電池」的內涵、外延擴展了。《大秦賦》劇照:會打仗的農作物《大秦賦》劇照:會打仗的農作物面對「篡改歷史、美化暴秦」的指責,導演說:「我們為《大秦賦》這部劇所做的努力,就是想激起人們……願為國家慷慨赴死的豪情……這是全劇的魂
  • 《大秦賦》4天戰績,豆瓣評分8.4,再一次被段奕宏的演技震驚
    近期上映最好看的一部電視劇《大秦賦》,最近很多小夥伴可能熬夜都在追,這部劇之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後面改名為《大秦賦》,這部劇主要講述了,秦國東出殲滅六國,完成大一統,徹底結束春秋戰國的大分裂時期。2020年12月2日,《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作為一部78集的長劇,《大秦賦》分為《大秦賦之東出》和《大秦賦之天下》兩部分,主要講述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大秦帝國」系列,絕對算得上是歷史正劇的巔峰。
  • 豆瓣評分8.1的《大秦賦》,不合格?-虎嗅網
    這部開播前就自帶「神劇」光環的作品——或許很多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最近剛剛開播的《大秦帝國》系列最後一部:《大秦賦》。很難不讓人感嘆一句「爽」。但快嗎?《延禧攻略》裡,魏瓔珞四次化解敵對者的誣陷暗算,只用了20分鐘;而嬴異人從趙國拼死回秦,《大秦賦》整整用了一集的筆墨來呈現。看似「主角光環」開到最大,但每一步都緊緊圍繞秦趙交戰的大背景,巧得毫無破綻。
  • 選角失敗《大秦賦》,信用降級張魯一
    文 | 星番《大秦賦》劇集過半,豆瓣口碑斷崖式下滑,從開分的8.9降至7.1。這是「大秦系列」四部曲的終結篇,也是該系列唯一評分跌破8分的一部。實景拍攝、現場收音、戲骨陣容、製作升級的《大秦賦》,前作部部有口皆碑,它的開播備受矚目,伴隨著觀眾的歡呼——苦粗製濫造劇久矣,終於等到你!但就目前而言,這個結果顯然在大家預期之外。
  • 《大秦賦》電視劇有哪些看點 《大秦賦》劇情介紹
    古裝大劇《大秦賦》首播6集就收穫一片好評,不僅服化道精緻,還盡力去還原歷史,宏大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而主演團隊也是演技在線,非常值得一追,那麼《大秦賦》有哪些看點?下面帶來介紹。  《大秦賦》的內容看點  《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王翦(尤勇智飾演)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先說尊重歷史的一面。這部《大秦賦》從秦國攻打趙國邯鄲,秦異人緊急回鹹陽講起,引入秦異人、呂不韋、嫪毐、華陽夫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 《大秦賦》和《大秦帝國》劇情脫節,實際上是《羋月傳》續集吧?
    先不談論歷史上的秦始皇嬴政和歷史上的秦昭襄王嬴稷,就只說說《大秦賦》裡張魯一演的這個滿40減27的呂政和《大秦帝國之崛起》的嬴稷。對比上一部裡的秦昭襄王的畫風。此外,還有更好笑的,《大秦賦》怕不是連自己上一部拍了什麼都不記得了吧?就在上一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裡,秦昭襄王綁架了自己的遠房舅舅兼老嶽父楚懷王並且撕票了,還發動鄢郢之戰,水淹過楚國鄢城、攻佔楚國郢都,不記得了嗎?而且歷史上秦昭襄王可不僅僅綁架撕票了楚懷王,還扣押過楚考烈王本人和春申君,並且在鄢郢之戰後把楚國的宗祠和祖墳一把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