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你拖著大大的行李箱,手裡緊緊握著高考錄取通知書,帶著父母的囑託和期盼,惴惴不安的走進校門。
而今,你依然帶著那件陪你入學的行李箱離開校門,走向遠方,以為可以將校園的一切都印在眉間心上,可驀然回首,記憶裡惟餘滿園盛開的紫丁香。
奔湧浪潮,是一種情懷。而我們勇敢地站在潮頭,迎向世界,走向未來。
1. 苗悅 航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
畢業去向:航天一院
感想:十年彈指一揮間,轉眼我畢業了。哈工大見證了我的青春歲月,也教導和引領著我的成長與蛻變。難忘在菁菁校園裡度過的點點滴滴,這裡銀裝素裹,這裡沃土芬芳。在這裡我堅定了夢想,變得更加堅強。畢業之後,惟願自己不忘初心,一生實幹,做一名合格的哈工大人。
2. 李雙 電信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畢業去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
感想:回首在這方校園的白晝黑夜,從手執錄取通知書踏入校園時的憧憬到捧著學位證時的不舍,從黃河路73號到西大直街92號,六年求學生涯已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哈工大人」的身份也成為我最值得自豪的標籤。駐足回眸求學之路,心中已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卻在生平,何其幸運,我能夠有機會加入劉永坦院士的課題組團隊,在新體制雷達的科研攻關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間告訴我,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在坦先生榮獲最高科技獎的同時,我也收穫了滿滿的知識與珍貴的回憶。
結束從不是告別,而是新的開始。畢業後我選擇加入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為「三軍之眼」看的更遠、更廣的偉大事業添磚加瓦,報效祖國。衷心祝願母校承百年之輝煌,開新紀元之篇章,桃李遍天下!
3. 劉浩天 交通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上海綜合交通與城建設計院
感想:從來沒想過畢業季會是這樣一番光景,未能與同窗好友把酒言歡、一一道別,未能向恩師當面說一聲感謝,未能再看一眼熟悉而美好的校園……太多遺憾,太多不舍!
在哈工大的四年,是奮鬥的四年,是成長收穫的四年。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學、一起玩,學會的不僅是知識,更多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作為年輕一代的哈工大人,我們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在面臨就業選擇時,我希望能夠將個人小我融入到國家民族的大我之中,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陳海峰 計算學部本科畢業生
畢業去向:騰訊公司
感想:四年光陰,一轉即逝。正心樓教室內的焚膏繼晷,格物樓機房裡的夙興夜寐,一幕幕回憶盡在眼前。充實的學習生活趕走了入學時的不安與迷茫,畢業時的我充滿自信與希望。我將帶著在哈工大美好的經歷,開始人生一段新的旅程,並在旅程中牢記:規格嚴格,功夫到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5.張馨戈 經管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畢業去向:黑龍江省選調生
感想:留在龍江,建設家鄉,是我最初的夢想。最深的鄉情,最美的期望。生於斯,長於斯,白山黑水,美麗富饒的黑土地將我養育;巍巍學府,百年工大,將我培養;我是龍江兒女,我見過龍江母親最美的模樣,也一直相信,她終會變得更加美好。我選擇成為一名龍江選調生,願意紮根在這片土地,終其一生,為她奮鬥。這是一個龍江學子,自兒時起的抱負,是身為兒女,想要守護母親的願望。
6.梨文靜 人文社科與法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保送至北京大學讀研
感想: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精神、濃厚而向上的學術氛圍一直深深感染著我,激勵著我。大四保研後,我選擇到瑞士日內瓦國際電信聯盟實習。放眼世界,展望未來,感恩母校把我培養成打牢哈工大烙印的卓越文科生,賦予我足夠的能量,讓我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的聲音,更堅定了我投身全球治理,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添磚加瓦的決心。我將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繼續砥礪前行,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良好形象和青春風採。
7.牛錦鵬 機電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保送至浙江大學讀研
感想:感恩,不舍,奮進。在哈工大四年的學習、生活,重新塑造了我的「三觀」,有幸在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度過三年,從隊員到隊長,從稚嫩到穩重,感謝母校;可愛的隊友、同學們,疫情原因未能見面,想念的同時也堅信後會有期;本科生活告一段落,下一篇章即將開啟,我將帶著哈工大的印記,繼續拼搏奮鬥。
8.徐斯琪環境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保送清華大學讀研
感想:《入海》中有一句歌詞:「時間會回答成長,成長會回答夢想,夢想會回答生活,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樣。」四年的大學時光匆匆而逝,在這四年間,我們像一塊璞玉,被哈工大不斷地琢磨,褪去的是青澀和懵懂,沉澱下來的是成長和信念。
大一剛剛入學的時候,我還帶著高中生的稚氣和一點點不自信,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好奇。開學典禮上,以馬祖光院士為代表的「八百壯士」的事跡深深震撼了我,也就此在我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名為「科研」的種子。大四下學期,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生活,但是線上畢業實習和不間斷的畢業設計答疑還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無論發生了什麼,哈工大永遠都不會放鬆對學生的「規格」。
回首大學四年,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真真實實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一點點將我打磨成現在的模樣,未來我也會始終帶著哈工大人的紮實和規格,腳踏實地地走下去。今年正值哈工大百年華誕,百年風雨兼程培育桃李芬芳,相信未來哈工大也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創造更多輝煌!
9.靳英健土木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西部支教
感想:2016年8月,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離家3000多裡外的哈爾濱。轉眼已經四年,我也要從哈工大畢業了,四年裡「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在一點點影響著我,改變著我。正如校歌中所寫,哈工大是我成長的搖籃,在這裡我學會了承擔,學會了踏實,學會了不斷地奮進。正是由於哈工大人踏實肯幹,不怕吃苦的精神、哈工大一代代「八百壯士」的激勵,我選擇加入研究生支教團,未來的我將用自身嚴謹樸實的哈工大規格和紮實牢靠的哈工大功夫獻身祖國西部,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10.李晶儀器學院2016級本科生
畢業去向:西部支教
感想:我是一名來自大山深處的彝族學生,我非常幸運能夠來到哈工大讀書學習,經過這四年的培養,哈工大精神已經深入我的血液,在這期間我獲得了優秀團員、院級最美黨員、抗疫志願服務獎等榮譽,我為自己是一名哈工大人而感到驕傲自豪。畢業之際,我選擇加入研究生支教團,以雲南隊黨支書的身份,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自己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奮鬥終生。
時光把你們推向新時代的門口,每一朵浪花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願在哈工大的那些年,能裝點你人生中的風景,願你在外乘風破浪的那些年,還能偶然想起,紫丁香盛開的芬芳,出發吧,少年!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 文字:王添灝 圖片:受訪者本人提供
責任編輯:李炫竺 黃聰 值班編輯: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