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不同族裔付小費各有特點 華人體恤他人較慷慨

2020-12-25 環球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小費制度改革」引起民眾熱議。對在餐館已經打工五年的服務生小張而言,各族裔的客人付小費也各有特點。「印度裔客人上門,一般小費會比較少;華人則普遍都會給,而且比較多。」

餐館老闆John在美國中西部開過三家餐廳,從事餐飲工作超過15年。綜合各個族裔給小費的「習慣」從低到高排列,他說,印度裔居冠,非裔第二,華人則至少會給10%到15%。經營三家美甲店的柯小姐也說,印度裔的確小費給得很少。而做指甲的客人裡,韓國人給的小費最差,不給的也比比皆是。

一位有MBA碩士學位的印裔在線上問答網站表示,印裔對於小費錙銖必較,這或許與印度的經濟與文化因素有關。他生活在孟買時,常看到婦女與街頭小販討價還價,因此從文化來看,談判是印度人的一部分,也是尋找最優惠價格的最古老且可靠的方式。

相較於印度裔的「談判文化」,華人付小費另有一種「同鄉情懷」;許多留學生和新移民來美初期都有打工、開電召車的經歷,深知小費的重要,總會多給小費以示支持。

福州來的林先生表示,自己十多年前也從餐館工做起。日前他出門旅遊,途中到華人開的自助餐廳吃飯,大約15美元的餐費,他留下7美元小費。朋友認為自助餐服務少,不需給這麼多小費,但林先生說,大家都是老鄉,應該多給一些支持他們。

常坐華人電召車的邱先生,也一向會給20%的小費。他常和電召車司機聊天,發現不少人移民美國幾十年但依然不會英文,只能到華人電召車公司供職,還有一些年輕人邊打工邊上學。「他們都有各自的不易。都在異鄉打拼,老鄉如果不挺老鄉,又有誰會挺?」他說。(黃惠玲、劉大琪)

相關焦點

  • 匿名顧客酒吧慷慨付小費 500到萬美元不等【2】
    原標題:匿名顧客酒吧慷慨付小費 500到萬美元不等   「為耶穌付小費」(Tips for Jesus)僅消費84美元,留下5000美元小費。   連結:美國小鎮神秘闊綽男子狂送7000美元小費   今年8月,一名神秘的年輕人在美國猶他州一個小鎮留下總數高達7000美元的小費。   猶他州奧格登鎮(Ogden)酒吧Alleged的老闆及服務員艾倫稱,該年輕人8月17日在酒吧Brewskis支付總額為214.75美元的帳單時,留下5000美元的小費。
  • 華人不習慣美國小費文化 中國城餐館推半自助經營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小費傳統在美國早已成約定俗成,小費如何付,成了個中學問。  休斯敦的中國城餐館,除了大型華資宴會餐廳餐後須付小費之外,部分簡餐店則標榜「半自助」經營方式,上門的顧客一律先在櫃檯點餐,領了號碼牌後,再自己取水、湯、碗筷餐盤等,就連餐後打包用的外帶餐盒也不需服務生招呼,要什麼一切自己來;相對地,在這類簡餐店消費,消費者不需考慮小費問題;對於不懂小費規矩的華人新移民來說,方便許多。
  • BBC:英顧客消費79英鎊付1000英鎊小費 驚呆服務員
    溫馨暖冬:顧客留給懷孕女服務員900美元小費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美媒報導,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近日,鳳凰城一名懷孕的女服務員就收到了一份意外的聖誕禮物:一名顧客在消費61.3美元後,給她留下了900美元的小費。
  • 美媒:阿罕布拉市族裔多樣 華裔英語「最不流利」
    美媒:阿罕布拉市族裔多樣 華裔英語「最不流利」
  • 文化差異:英美給小費講究各不同
    【Brush up on Britain 重溫英倫】  原來,在英國給小費意味著你對店員的服務很滿意哦!英國政府規定了最低工資標準,所有僱主都要遵循這個規定,所以員工的工資不會低於最低工資。  【Spot the Difference 差異點播】  1.
  • 知道在美國小費該怎麼給嗎?有些場合千萬不要給!
    在美國,許多藍領的工資很低,甚至有些人的主要收入就是小費,比如餐館服務員。所以,如果你用餐之後忘了給小費,那將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除非服務讓你非常不滿意,否則,還是給點小費吧,這點錢對你而言可能不算什麼,但卻會讓接受者記得你,感激你,也能顯示你的涵養和風度。給小費還是一門學問,什麼時候給,什麼時候不給,給多少,怎樣給,都是有講究的。
  • 美媒:酒店泊車10年 紐約華人靠小費撐起一家溫飽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十年來,小費收入是一家五口的經濟來源之一,金額不一定多,但每天能拿到一點現金回家,心裡就很踏實。」來自中國的張師傅15年前帶著一家五口移民美國打拼,因為英文不太好,起初只能做臨時工維生,直到後來轉任工時固定、小費豐厚的泊車工作,終於讓家人有了穩定的生活;58歲的他如今已取得美國公民。在紐約法拉盛知名酒店,許多熟客都知道停車場裡的張師傅。張師傅2004年依親拿到綠卡,與妻子帶著三個孩子赴美尋求發展。
  • 美華人冠夫姓各有解讀:融入主流未必非取洋名
    南加華人學者亦各有解讀。  融入主流 未必非得取洋名  英文名、中文原名、姓,是如今華人新移民普遍使用的姓名格式。外貿業者羅先生在美生活十餘年,起初是為與美國人打交道方便,隨意取英文名Tony。隨著與教會接觸,羅先生在教友建議下將英文名改成Daniel,這個出自聖經的名字已連續16年高居加州男嬰人氣榜首,更彰顯「美國味」。
  •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今天去飯店吃飯,三個人一共花了147美元,稅金近7美元,加起來154美元,那麼小費是多少呢?我這次給了30美元,差不多是飯前的20%,基本上在夏威夷消費大概在 15%-20%,這頓飯挺貴的,吃的肉疼。
  • 【英語知識】英美給小費各有講究
    Especially in restaurants, if you do not pay the service, you have not paid your entire bill, so watch out!
  • 美國種族歧視是否得到改善?華人:已從公開變隱藏
    (資料圖片)近日,美國「百人會」會長吳華揚在演講中,以自身經歷談及種族問題,認為從小到大,自己始終面對被他人「另眼相看」的尷尬。此番言論,引起了海內外華人關注,但也有在美華人表達了不同的觀感。如何區分種族歧視與無心之過?在反對種族歧視的同時如何改變外界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 風雨兼程 紐約中餐外賣送餐員的小費人生
    (美國《世界日報》/顏潔恩 攝)   中國僑網12月3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興中餐外賣平臺逐漸在紐約華人圈崛起,經營者強調不出門也能在家吃美食,通過網際網路重新定義外賣市場。但外賣模式的變化,也讓外賣送餐員的小費收入有了新樣貌。
  • 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
    (抗擊新冠肺炎)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馬秀秀)「弗洛伊德事件在當前美國的大環境下有其必然性。」不僅是非裔,新冠肺炎疫情下,包括華僑華人在內的亞裔群體遭受暴力襲擊、言語侮辱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面對美國日益凸顯的種族歧視問題,多位在美華僑華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少數族裔需團結一致,勇於發聲,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總體而言,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已著力改善種族歧視問題。」
  • 美媒:疫情下美國華人房東壓力增加 屢遭租客拖欠租金
    他根據美國住房擁有率和紐約市華人人口比率,推算出紐約華人屋主約有34.4萬人,其中房東有8.6萬人。「我們群有800多會員,約佔紐約華人房東的1%。」他從每月會員調查發現,被欠房租的「比例很高」。在疫情最嚴重的4、5月間,約有一半房東未收到房租;到了10月,雖然情況有所好轉,但10%以上的房租被拖帳。他表示,公司將推出「追租」業務,服務房東會員。
  • 給多少小費才合理?美國土豪吃飯花五千小費給一萬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新媒稱,在美國餐廳用餐後,該給多少小費才算合理?對大多數人而言,餐費的20%是最常見的,但芝加哥一家餐廳的員工卻遇到一名大方的顧客,他給的小費是餐費的260%。他當晚的消費為759美元(約合4766元人民幣),卻給了2000美元(約合12558元人民幣)的小費。博卡餐廳4月16日透露,邁克在付帳時給了300美元小費(約合1883元人民幣),後來又走到廚房給17名員工每人100美元(約合628元人民幣)。博卡餐廳在Instagram上貼出這名客人與廚房員工開心合影的照片,他還比出姆指向上的「贊」手勢。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中餐廳進駐美國加州東谷 當地華人好口福
    中餐廳進駐美國加州東谷 當地華人好口福
  • 美華人如何打破高管「天花板」? 破解困境各出招
    據《舊金山紀事報》近日報導,在美國眾多科技公司中,亞裔員工雖然在人數上一直佔據優勢,卻很少有人能夠進入高級管理層。其中,在亞裔中佔據絕大比例的華人,面臨的這種升職瓶頸尤為突出。  在美國各大公司的高管會議上,華人總是鮮少露面,即使出現也常是形單影隻,顯得有些寂寞。
  • 美媒:美國麻州推中英健保宣傳 華人投保人數持續增
    (美國《世界日報》/記者劉晨懿之 攝)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麻州購買個人或公司健保官方平臺「健康聯絡者(Health Connector)」最新數據顯示,約7萬人健保費用增長 ,但投保人數穩定增加。
  • 在美國餐廳吃飯,結帳時付了小費,服務生竟然說是在羞辱他
    在美國旅行的李小姐,第一次在美國餐廳吃飯,結帳的時候,帳單顯示為90美元,她知道在美國有支付小費的習俗,於是拿出100美元遞給服務生後準備離開,剛走出餐廳的大門,就被給她服務的服務生攔住,服務生對她說了一大堆英語,大意就是:不好意思,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