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媽語:之前看汪培珽的《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書中描述了很多關於他們家親子閱讀的情景和感動,覺得親切熟悉,因為那些美好的場景和故事也都發生在我們家孩子身上!今天分享她的這篇文字!
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親吻、擁抱、買玩具、吃大餐、出國度假……但是,千萬不要錯過給孩子念故事,因為它同時具備了關愛和教育的功能。這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卻可以通過親子閱讀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我相信,喜歡聽大人念故事書的孩子,一定會有主動閱讀的一天,所以我不必太急於看到結果。我能做的,就是繼續他們小時候最愛的「聽媽媽念故事書」。
如何養成孩子主動閱讀的習慣?
請父母先拿起書念給孩子聽吧!
如何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熱忱?姐姐弟弟從小聽媽媽念了大量的故事書。故事給他們的感動和滿足,讓他們對看書產生了興趣和熱忱,這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但是,他們是怎麼從「聽媽媽念」過渡到「自己閱讀」的呢?
在大部分家長的觀念裡,既然上了小學,也學好了注音會認字,就應該自己閱讀。於是你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這樣的喊叫聲:
「怎麼都沒看到你在看書?」
「學校不是有規定課外閱讀的功課嗎?」
「你堂哥這麼喜歡看書,你怎麼都不喜歡?」
父母心裡很著急,看不得孩子有一點落後別人。但主動閱讀,不是逼迫出來的,是培養出來的。
「怎麼都沒看到你在看書?」這樣的負面句型,我勸父母千萬不要說。我是打死也不會說的。因為我怕這種話一出口,只會讓還沒定型的孩子誤以為:哦——原來我是不喜歡看書的人。
別以為姐姐弟弟學會了注音符號後就開始拿起書本猛K了,才沒有呢。姐姐直到一年級讀完,過了一個暑假,升上小二後才慢慢開始自行閱讀書裡的文字。所以在這之前,整整一年,當學校有「與家長共讀」的作業時,我都會主動拿起書來念給孩子聽。
而且請注意:這個階段,即使我的手指並沒有指著書上的文字,我也沒要求他們看文字,但他們卻會很自然地自己去看字了。
此外,我幫孩子念故事書的習慣,也沒因他們都學會了注音符號而停止。我還是像他們小時候一樣,每天只要有空,就主動念故事書給他們聽。一天沒念三小時,大概也有一小時吧。
因為我是出於對孩子的一份同理心:他們才剛學會注音符號,逐字閱讀比較吃力,所以如果我不想扼殺孩子對書本的興趣,就不能讓他們感覺讀書很累,不好玩。如果我在孩子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用逼迫的手段,那麼被犧牲的一定是孩子對這項東西的興趣。
另外,我還出於一份信心:喜歡聽大人念故事書的孩子,一定會有主動閱讀的一天,所以我不必太急於看到結果。我能做的,就是繼續他們小時候最愛的「聽媽媽念故事書」。
果然不出我所料:姐姐弟弟都在小學二年級的階段,開始主動讀故事書裡的文字了。也就是說,他們會在閒暇的時候,自己到書架上抽故事書下來看,不是只看圖,也看字。書架上的故事書,他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但以前從沒自己閱讀過裡面的文字。孩子一旦發覺自己的注音拼音能力,可以不用太吃力地配上文字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自己去探索那個文字世界了。
姐姐弟弟開始會主動閱讀課外書後,我也沒有馬上丟下「念故事書給孩子聽」的習慣。因為直覺告訴我,習慣的建立需要時間,在我還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他們這一輩子離不開閱讀」的時候,我絕不能掉以輕心。我也絕不會每天催促孩子去看書,與其催促孩子,還不如自己拿起書來念給孩子聽,更穩當。
「認字」不是重點
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和熱忱才是
小學過了六周後,注音符號也學了一大半,這時候,我從故事書上挑了一些弟弟熟悉的詞語,將這些詞語用注音符號寫在家裡的玻璃牆面,然後等弟弟有機會「路過」時,三不五時地請他自己念念看。我的原則還是一樣,你如果會念,很好,如果不會也沒關係,就聽媽媽當場念給你聽。等牆面的字部熟悉了,可能是三、四天的時間,我就擦掉再找些新的寫上去。這是我用過的方法,前後持續了大約不到四星期吧。
後來老師除了課本之外,又加了課外閱讀的功課。我記得,每個小朋友帶回家的故事書都一樣,然後請家長與孩子共讀。我知道弟弟的拼音還不熟,所以一開始我主動讀給孩子聽。念法跟平時念故事書時不一樣,是逐字拼音,逐字用手指指著字,並要求小孩的眼睛看著媽媽念的地方。——這是我幫孩子念故事書多年來,從未有過的舉動,因為此時此刻,孩子的任務是學會注音符號,我的方法當然就要能助他一臂之力。
開學第八周的一個早上,時間點我還特地記了下來。當時我正在準備早餐,弟弟手裡拿著《穿過隧道》這本故事書,很興奮地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今天自己讀了兩頁耶。」
恭喜,這是他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自己閱讀文字。
接著,第十周,他自己閱讀了整本的《小布做木工》。這本書的字數不多。
讀了多少個字不是重點,而是孩子在沒有人要求的情況下——主動閱讀。請注意,他從小聽故事從來不需要自己花力氣,只要像個大爺似地——媽媽念,他負責聽,然後眼睛盯著美麗的繪圖就好了。可是,這並不影響他日後自己閱讀的興趣。
所以我的經驗又打破了另一個自己嚇自己的言論:「小孩從小聽故事都不必花力氣,將來怎麼能習慣自己花力氣看書呢?」沒有這回事,當小孩愛上書本時,你不要他讀書才困難呢。
當時間到了第十四周,那天弟弟帶回了一本字數超級多的故事書《用愛心說實話》,然後我就坐在書桌邊,聽弟弟一個字一個字地,對著注音符號念了起來。我還記得,他一邊認真地念,我心裡還覺得有點心疼呢:心想「老師今天的功課會不會太難了?」因為字太多,他念得有點吃力和辛苦,最後終於念完了,我往聯絡簿上一瞧,哎呀真是抱歉哪,原來那是老師要家長念給小孩聽的功課。
我拿弟弟當白老鼠做實驗的結果,應該可以給父母們更多的信心了:完全沒學過注音符號的孩子,只要他們肯上進、有責任感,「能不能跟上學校的進度」根本不用擔心。
我相信我的孩子可以,那你相信你的孩子可以嗎?或是說,你相信你自己可以嗎?
後來,弟弟在學校裡自己也發現了:「同學大家都好會念書哦。」
「沒關係,因為你幼兒園沒學過,慢慢地,你也會念得跟他們一樣好。」
現在有哪個人不識字呢,重要的是孩子那份想要閱讀的心。
後記
弟弟主動閱讀的時間比姐姐晚,同一時間姐姐已經開始自己看書了,弟弟卻還沒有動靜。於是我破例跟弟弟說:從現在開始,不管學校功課有沒有規定,你每天都要拿一本故事書來念給媽媽聽。三周後,有一天弟弟跑來對我說 「媽媽,我發覺我愈來愈喜歡讀書了。」不是不能給孩子規定,是要看時機。要怎麼看時機呢?通常父母花了時間去照顧孩子,就比較容易知道什麼時候叫時機成熟。
……………………………………
文章推薦:點開標題即可查看原文!
【超讚】給孩子一個最IN閱讀空間!
看看別人家的書架,你家的只能叫木頭!
方素珍:父母一定要避開的早期閱讀誤區
親子閱讀的六個真相竟然是……
媽媽們的困惑:如何選繪本?孩子如何聽?家長如何讀?
長按識別二維碼,訂閱蒲公英繪本!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故事音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