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體育迷來說,這個夏天註定是冷清的。
沒有驕陽似火的歐洲杯,也沒有萬頭攢動的奧運會。
但冷清不代表寂寞。
相信這個夏天應該有很多人在追這部體育動漫劇——《排球女將》。
伴隨著那熟悉的清風悅耳的歌聲,童年時代熟悉的記憶再次映入我的眼帘。
每天放學回家,靜靜地守候在黑白電視機旁等待著19:30分的那一刻,和父母一起看《排球女將》。
這是我記事起看的第一部電視劇,我很慶幸自己能在童年時代遇到一部早在十幾年前就在國內風靡一時的經典傳奇。
打從第一集開始,小鹿純子就深深地映入我的腦海裡,這個名字很長時間被我牢記在心裡。
這是一群18、19歲的青春姑娘為80年莫斯科奧運會奮鬥的感人故事。
真摯的感情流露,純粹的體育精神,再加上那些讓人熱淚盈眶的歌聲,就像如春風般吹拂著人的臉,仿佛被帶入到了那個純真的年代。
而小鹿純子這種積極陽光的性格和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比如說馬雲。
就像一些網友說的,每當遇到困難而陷入焦躁不安的時候,只要一想到小鹿純子為了練就晴空霹靂、幻影旋風而刻苦專研以及不斷拼搏的精神,那一刻思緒再次被燃燒起來。
小鹿純子,這個名字對於國人的意義非凡。
她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讓人無時無刻不讓人想起中國女排。
而當年正是在中國女排先後獲得81年世界盃冠軍和82年世錦賽冠軍的背景下,《排球女將》於1983年引入到國內,此後迅速火了起來。
火到什麼程度,曾有網友描述自己大冬天因為實在擠不進去只能趴在窗外看,因為屋子裡的人實在太多。
當時有很多女孩會在房梁上掛一個紙球練扣球。
而《排球女將》這部劇最具觀賞性的地方就在于晴空霹靂、幻影旋風這些武俠片裡才有的天馬行空的動作。
《排球女將》的過於火爆也間接「害苦了」鐵榔頭郎平。
在日後接受採訪時,郎平表示那會有百分之七十的信件是要她學習小鹿純子的。
「空中騰的時間太長了,還讓我折倆滾,這我估計我退役也學不了」......
從當時很多人對郎平天馬行空的建議中,我們也能看出當時國人對郎平的期盼是有多麼地高。
自從郎平1978年被袁偉民招入國家隊後,她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坐穩了國家隊主攻手的位置。
而在1981年中國女排以全勝戰績獲得世界盃冠軍後,全世界的排球強隊都在研究郎平。
發球被針對,扣球被針對,所有球隊都把她當成了「頭號敵人」。
而為了作出應對,郎平開始加強發球的破壞力、鍛鍊接發球的質量、提高攔網戰術。
為此郎平一次次在訓練場上把自己摔出去,甚至命都豁出去,骨頭打斷了對她而言其實都是小毛病。
正是因為郎平和老一輩女排影響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中國女排才會有5連冠的傳奇。
儘管自84年以後,中國女排20年來一直無緣奧運會冠軍。
但郎平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的女排姑娘們,比如說張越紅。
在雅典奧運會上,有兩個鏡頭是我永生難忘的。
一個是劉翔110米欄奪冠後振臂高呼的畫面。
另一個就是張越紅扣球絕殺俄羅斯後激動地趴在地板上拍地板的畫面。
時至今日,依然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然而在那場比賽中,張越紅其實是有傷的,很多人應該有留意到她手臂上打著繃帶。
這種傷有多疼,疼得讓每天結束訓練回到房間的她直冒冷汗。
但最終只有隊醫知道她的傷勢。
「在最痛苦的時候,我也想過放棄,但是我時刻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參加奧運會是自己永遠的夢。」
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隊一度大比分0:2落後,替換王麗娜出場的張越紅臨危受命。
她憑藉出色的彈跳、多變的球路以及利用時間差完成得分的進攻方式讓身高比她高出20公分的加莫娃們極不適應。
展開反攻號角的中國隊連扳兩局,最終張越紅在決勝局的黃金一扣定格了中國女排二十年後再圓奧運冠軍夢的巔峰時刻。
正因為一路上那麼不容易地挺過來,張越紅會如此地激動。
然而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0:3慘敗於巴西,最後獲得季軍。
而在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陷入滑鐵盧,止步於1/4決賽,危難之際是郎平次年的及時上任幫助球隊逐漸走出低谷,並在裡約幫助中國女排時隔8年再次圓夢。
從中國女排和小鹿純子身上,我們能發現很多共同點。
比如她們不是所向披靡的,也會經歷低谷,有時是實力不濟,有時是因為傷病。但她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朝著更強大的方向努力。而打動我們的不是因為她們有多強大,而是因為她們那種頑強拼搏的精神。
現在想來,正是因為中國女排這個載體,《排球女將》引入國內後能迅速風靡一時,而且這麼多年在很多人心中一直保持非常重的分量。
同樣的,中國女排這麼多年能在國人心中一直保持崇高無上的地位,除了因為老一輩、新一輩女排英雄們屢次在國際賽場創佳績,永遠鼓舞人們前進的拼搏精神以外,也離不開《排球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