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學水彩的小可愛們,在畫畫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這些問題:
調色調不好,畫到紙上很渾濁?
自己的畫沒有立體層次感?
畫到最後,還是只能對著別人的畫留下羨慕的淚水qaq
其實這些都是剛開始畫水彩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如果想擺脫這些問題,那這三個方法就一定要掌握~
不想讓自己調色的時候,東一下西一下,把顏色弄髒,最後畫到紙上的顏色變得很渾濁,避免出現問題的辦法有這些↓↓↓
首先,儘量使用帶隔斷的盛水容器,用乾淨的水和筆來融化顏料。
在涮筆後用紙巾或布吸掉殘留顏色,調色時就不太容易弄混。
然後,把顏料按6色色相環分類擺放,把調色盤分成多個區域,放置顏料和調色。
這樣當顏料被畫筆溶開,與相鄰的顏料接觸後,不會混合出過於渾濁的顏色,而只會得到一個相鄰色。
1.這裡是由鮮豔的黃色到墨綠色的調色範圍
2.這一部分是藍綠到藍綠色系的範圍
3.紫色到紅色系
4.鮮豔的紅色到橙色系
5.這部分是深暗色調的調色範圍
6.最後留下最常用的混色區域
這樣使用調色盤調色,能最大限度避免顏色渾濁,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不過當24色顏料都在調色盤中,是不是覺得調色盤中的幾種顏料看起來都是黑色的?
這些都是明度很低的顏料,用水溶解後就會出現高明度的顏色。
菌菌小貼士:小夥伴們可以做個和顏料一一對應的色卡~這樣在配色的時候就不容易搞混了。
借用@丫丫魚畫畫老師的色卡給大家參考一下
當使用顏料繪製時,同一種顏色使用不同的水量會有不同的色澤表現,可以運用的範圍很廣。
但當加水量多的時候,紙張本身的白色能透過顏料顯現出來,色彩的明度隨之提高,但同時彩度會降低。
像這幅畫就是用加了很多水稀釋後的顏料繪製的。雖然色調很漂亮,但不論哪部分,都能透出紙張本身的白色,缺乏立體感,也沒有真實度。
但如果將透明色和半透明色混合後,底色就不容易透出來了。
在上面那副畫裡又加了半透明色的顏料後,畫面是不是就變得更加立體,有整體感了~
顏料的搭配混合是在畫水彩時經常會用到的,相近顏色的搭配可以像上面繪製果盤時用來凸顯立體。
也可以使用不同色系的兩種顏料豐富畫面層次,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舉兩個例子~
風景調色:湖水的變化
像這幅照片,你能發現水面並不是純正的藍色,它的顏色其實很豐富,在繪製時就需要用到多種顏色的混合搭配了。
1.調出水面陰影時,可以用普魯士藍+胭脂紅。
2.用深群青藍+天藍,可以調和陰影邊緣的顏色。
3.深群青+深鎘黃,可以調和出常見的濁色水面。
4.鉻綠+葉綠,可以調和出圖中的綠色水面。
當然水色的調配可不止這幾種,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是會採用不同的顏色進行調製的。
風景調色:海水和天空
咱們再來看一下這幅圖,這裡海水的顏色就和上面船邊的水色很不一樣,而看似顏色相近的天空和海水,其實也有很大區別。
1.這幅圖用天藍+鉻綠或孔雀藍,可以調和出天空顏色。
2.海洋顏色可以用葉綠+天藍或普魯士藍調和。
其實不止上面說到的海水、天空等,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景物,它們的色彩都是非常飽滿多變的。
要想充分展現出景物的層次和整體,作畫時顏料的運用和搭配就是關鍵了。
日本的水彩畫大師鈴木輝實就專門出了一本非常有針對性的水彩畫調色技法教程書籍
《讓水彩畫達到極致的調色技法》
書中全面介紹了水彩畫必備的調色技巧並採用小圓點的計數方式,直觀講解調色秘訣
針對實物調色難的問題,也有詳細的顏色分析,教你用超簡單的方法輕鬆調色~
還有總是會讓零基礎小白頭痛的陰影,書裡用柱狀圖的形式展示,陰影變化一目了然
更將案例逐步拆分,手把手教會你洇染、暈染、疊加技法的使用方法,調色掌握起來更快~
如果大家還想學習更多調色技法,那就快戳下方商品卡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