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北山美麗園第七屆「月季花開 幸福西寧」月季展月季盛夏綻放,萬株鮮花迎賓
六月的西寧,絢麗多彩的月季花,成為一道亮麗耀眼的風景。6月15日,北山美麗園第七屆「月季花開·幸福西寧」月季展正式開幕,作為西寧市郊最大的公園,按照西寧市公園建設管理「一園一品一文化,多美多彩多幸福」的發展理念,此次共展出30萬餘株(盆)月季,展示面積2.6萬多平方米,包括大花月季、嫁接樹狀月季、豐花月季、藤本月季等品種。
月季花展主要設置在北山美麗園崑崙神韻景區主入口、人工湖周邊、遊步道和綠道兩側。
步入景區主廣場,樹樁月季與藤本月季俏美豔麗的身姿與莊嚴的北山形成鮮明對比,給北山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
人工湖中的睡蓮與周邊的月季爭相綻放,向市民演繹了好一出「百般紅紫鬥芳菲」。
溫馨提示
地址:西寧市林家崖路林安家園北側G6京藏高速附近。
路線:市內乘坐81路至林安家園站下車往北走50米即可 到達。
月季與一帶一路——「和平友誼的使者」
月季「生根」於中國,從被古人詩詞讚頌到經「一帶一路」流傳海外,再到回歸故土育出新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8世紀中期,古老的中國月季傳入歐洲,與當地原產的薔薇品種反覆雜交和回交,才誕生了花香、色豔、風姿綽約的現代月季品種。
據說早在神農時代,野生月季就已進入人們觀賞的視野,而真正人工栽培月季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的野生月季並不是四季開花,但人們出於觀賞需求,通過人工栽培技術調整花期,讓它四季開花,因此又被稱為「月月紅」。蘇軾有詩稱讚月季:「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
歐洲也有野生「月季」,但品種稀少,顏色單一,而且僅僅在春季開花。
隨著社會發展,尤其在經歷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以後,整個歐洲的賞花需求日益上升,其中對「月季」鍾愛有加。18世紀末,歐洲商人在中國廣州發現了能四季開花的中國月季。大喜過望的歐洲人,開始通過東印度公司等機構把中國月季運往歐洲。這些商船從中國港口出發經斯裡蘭卡、印度、東非,繞好望角前往歐洲,其路徑也就是今天說的「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上月季還被賦予和平的象徵。據說當時裝載中國月季的商船經過英吉利海峽時,英法正在交戰。為了保證不損傷月季,還專門為此停戰。
中國月季到了歐洲以後,經過了園藝師們長達60年的研究後,終於在1867 年培育出帶有中國血統的「法蘭西月季」。它結合了中歐兩地月季的優點,不僅顏色豔麗、香氣濃鬱,而且四季開花,還特別適合做鮮切花。從此現代月季就誕生了,並擁有一個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名字——玫瑰。
新中國的月季花事業的重振與蔣恩鈿密切相關,她受周總理委託在北京天壇發展月季花事業,蔣恩鈿為中國的月季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新中國月季的奠基人。時至今日,月季已經為大家接受和喜愛,得以「開花」,遍布了很多城市的街道和高架橋,也成為了北京、天津、常州等城市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