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蜂,使蜂群強大,高產穩產。育好王是非常重要的。但育王技術一項難度大,精細的工作。年齡大的、初學的,反覆學又學不會的養蜂者,是根本辦不到的。筆者在養蜂實踐中,刻苦鑽研育王技術,邊學邊幹邊總結邊探索邊請教育王師傅,總是移不好小幼蟲——小幼蟲挑不起來,挑起來了又傷了;在 1小時內,可能就是移出二十來條小幼蟲,結果可能就成活兩三條或者四五條,真是累人又氣人。但我始終沒有放棄,沒有被困難嚇倒。從實踐中觀察分析蜂群在各個季節中的生活規律,尤其是觀察分析在蜂群分蜂時節的現象及它們的生活規律。經過幾年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由多次失敗變成了圓滿成功!不管是中蜂或是意蜂,能按季節有計劃地不移蟲育出優質蜂王滿足養蜂的需要。
1、培育強群:在大流蜜期到來前七八天,在自己的蜂群中,選1 箱高產穩產已經在造雄蜂巢脾的強群,六七脾足蜂,作為育王種群。如果每張巢脾上蜂不是那麼足,就抖出 1~2 張巢脾上的蜂,使得蜜蜂更加密集,在這育王群的中間加 1 個育王框,不要育王框中間的木條。蜂路儘量留小一點。每張脾上有足夠的糖更好,如不足,就要餵點糖,連續餵四五晚上,糖水比例為1∶1。幾天後蜜蜂就可在育王框上梁下面築起半張新巢脾,蜂王就在新巢脾上產卵。
2、裁剪蟲脾:如果這半張巢脾上基本產滿了,產得早的已經有小幼蟲了,把育王框取出,掃去蜜蜂,用剪刀從上梁下口剪下新巢脾。操作時,把育王框放在 1 個平臺上,去掉偏大幼蟲和剛產下卵的不用。根據自己的育王計劃,從卵蟲脾上剪下比育王那木條稍微寬一點的巢脾條,大約一拇指寬,需要幾條剪幾條,每條可以育出 10~13 個王臺,3條就應該有 20 個以上。最好不超過 3 條,因為該育王群的育王能力有限,再多了育出的蜂王質量就會差一些。
3、蟲脾上框:隨後把剪下的帶幼蟲和卵的巢脾用細線或細繩輕輕捆在育王框下面的木條上。巢脾的一面向下,另一面向上。如果某條巢脾短了,可以用 2 根或 3 根組合成 1 條。每根木條是單獨在 1 個平臺輕輕捆好,慢慢上到育王框上去。育王條都裝上育王框後,放在蜂群中間,餵足糖和花粉。如計劃育的王越多糖粉就要餵得多,否則接受的王蟲就越少,質量越差。
4、蟲框入群:在育王的當天,把本箱的老王用全阻隔的王籠關上,讓工蜂不能進出,關上 3 天就變成半阻隔的,工蜂可以進出飼餵蜂王。同時還要關三五隻陪蜂,放到另一箱蜂群中,過 2 天檢查接受情況,把過密的雙排王臺、質量差的王臺、過分擁擠不便以後分割的王臺,其他巢脾上的急造王臺統統除掉。又過 2 天,檢查有無封蓋的王臺,如有要作個記號,王臺封蓋後 7 天就要出王。
5、介紹王臺:在出王前二三天,把要安王臺換王蜂群裡的蜂王關起來,方法與前面關王的一樣。王臺封蓋後 6 天就要把早熟的王臺分到準備換王的蜂群裡去,如交尾成功,就換成了新王。龍嶽柳 - 《蜜蜂雜誌》 - 2018
中國專業的蜜蜂養殖公眾號,每天發布中蜂、意蜂養殖技術文章。公眾號內有大量養蜂技術文章,國內的20萬養蜂人都關注了,你也趕快行動吧!
本文收集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以便加上版權人或刪除處理。
↑↑↑↑↑↑長按即可關注【湖北天馬養蜂場】,喜歡本文就轉發到你朋友圈吧,讓你的微信好友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