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又一次賺大了!
直播帶貨的網紅李佳琦,「Oh My God,買它」,成了廣為人知的金句。李佳琦專門為之提交了商標註冊申請。
出生於1992的李佳琦,號稱「口紅一哥」,擁有眾多鐵粉。
他以直播的方式銷售口紅,營造了一種「粉絲看著偶像的面孔,聽著他的聲音,並且雙方可以互動」的氛圍。
他還邀請一些人氣明星來到他的直播間,這無異於讓眾多明星,都來為他,以及他的口紅,進行背書。
這一次,李佳琦又一次創造了銷售記錄,堆成一人多高的口紅,很快被搶購一空!
類似李佳琦的直播網紅,還有很多。
對此,你怎麼看?
無論你持什麼看法,恐怕都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影響力」的一個典型範例。
關於影響力,學術界有很多成熟的研究,和前沿的探索。
美國當代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代表作《影響力》,是一部公認的經典之作,《財富》雜誌將其評選為當代75本最睿智的圖書之一。
看清「影響力」背後的門道,能讓人多一些獨立自主,少一些狂熱和懊悔……
我不是教你「設局」使詐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還會經常吐槽一些名流、名牌:
「明明沒啥了不起,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追捧他們?」
書中告訴你:因為你沒有形成一個「局」。你再優秀,也比不過能夠「設局」的。
所謂的「局」,就是這樣一種氛圍:
(1)有不少人,人越多越好。
(2)其中的一些人,以極其誇張的言行舉止,表達對某個觀點的支持,或者對某個事物的推崇。
(3)其他的更多人,負責「打醬油」。一切類型的參與,哪怕只是圍觀,都無異於為之烘託氣氛——但唯獨不能公開提出質疑和異議。
各種明星、品牌的公眾口碑,都是這樣的「局」。而普通人做類似的「局」,也不難。
比如談戀愛,想讓新認識的女孩,覺得自己很牛。你覺得怎麼做最有效?
天南地北的高談闊論,或者親手燒一桌好菜?這只是你的solo show,沒有「局」的力量。
何況,你真有滿腹經綸,或者堪比大廚的手藝嗎?如果女孩比你讀書更多,手藝更強呢?
而一個熟悉影響力奧秘的人,或許會採用另一些方法:
比如,找一些朋友來,讓朋友們在女孩面前,稱讚你的各種優點;
同樣的事實,眾人交口稱讚,比你自己說,更能讓人相信。
這和眾多明星代言,是一樣的。
再如,如果你特別擅長某種運動,比如滑板,你可以帶著女孩到有很多人滑滑板的地方,讓女孩看到你和其他人一起滑,而你的技術在這些人當中出類拔萃,能做出更多的花樣來。
用其他「同行」來襯託自己,這也是一種「局」。「銷量領先」、「蟬聯冠軍」的說辭,都是如此——將自己放在眾多同行高手之林,從眾凸顯出自己更加優秀。
這種「大家都支持你」、「大家都仰慕你」或者「眾多高手林立,而你笑傲其間」的既視感,或曰環境氛圍,就是「局」。
當然,「局」必須和目標受眾的偏好相契合。
如果那個女孩也喜歡運動,展示滑板技巧的「局」,很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那個女孩對滑板毫無興趣,或者是好靜的性格,很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就像如果找一群偶像明星,一起代言辦公室設備如印表機,或者專業性很強的產品如測繪軟體,很可能反而「幫倒忙」。
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佳琦之「局」
作為直播明星的李佳琦,「Oh My God,買它」,就是一個巨大的「局」。
你只要看他的直播,喜歡他這個人,就會不斷聽到他的「帶貨」信息。尤其是「Oh My God,買它」,極為魔性,直達觀眾的腦海深處。
看李佳琦直播的,有些人是他的鐵粉兒,偶像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樂於傳播。這樣一來,李佳琦的魔性金句,更容易被放大,被四處擴散。
而他推銷的產品,鐵粉的熱購,也會形成「大家一起買買買」的氛圍。即使不是鐵粉的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容易被此氛圍所感染,很容易衝動消費。
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喜歡的明星,在直播互動中推銷一些價格尚可接受的小商品,你會不會也一時衝動,買下它?
李佳琦如此,其他的直播帶貨平臺,也是同理。
這就是李佳琦們的「局」。
這樣的「局」,無可厚非。這是一種營銷方式,就像明星在廣告中做代言。
如果你在買買買一時爽之後,感到後悔,你覺得,能怪帶貨直播的李佳琦們嗎?最主要的,還是要反思自己,不是嗎?
西奧迪尼說,影響力之「局」,之所以屢試不爽,是因為絕大多人都容易從眾,容易被自己所「追隨」的人說服。
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羊群」的局外人
容易從眾,容易受各種「局」的影響,這在心理學中,被形象地稱為「羊群效應」。
草原上的羊群,當遭遇餓狼襲擊時,都往同一個方向逃跑。每一隻羊都不會想到:換個與眾不同的方向,更可能成功逃生。
人和羊,都有將群體視為安全保障的天性。哪怕現實剛好與之相反。
和羊相比,人類的一些從眾行為,會更為極端。
比如,很多社會經驗豐富的老人,競相購買「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被忽悠得傾家蕩產;比如,鼓吹戰爭殺戮的群體狂熱,屢有發生……
一個有著各種頭銜的「健康專家」,在一個掛滿錦旗的大屋子裡,面對一群老年聽眾——其中的一些,是「託兒」——這就是線下版的「李佳琦模式」。
而在各種集體狂熱的環境裡,也會有幾個人氣最高的核心人物,用充滿魔性的極端話語,吸引眾多粉絲……
各種「局」的基本道理,都是相通的。產生的巨大影響力,足以讓很多人失去了自主判斷,像羊群一般,被「帶動著走」。
影響力,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破壞力。我們需要對它有所洞悉,有所免疫。
而人的最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反思。狂熱從眾之後的悔恨,也是一種反思的萌芽。
面對各種「大家都很狂熱」的事情,總會有少數人,能夠逆向思考:
「大家是不是陷入了羊群效應,進入了某個『局』?這背後,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這樣的思考,就能讓你一下子超越了「羊群」,得到了一種更為冷峻客觀的「局外人視角」。
那些擅長做局的、具有很強影響力的人,大都是善於逆向思考,隨時讓自己置身於「羊群」之外的人。
李佳琦背後的商家,絕不至於被李佳琦的「Oh My God,買它」,忽悠得熱血衝動,譁啦譁啦地掏銀子。
他們更能洞悉大眾的需求特徵,和人性弱點,能善於影響和操控其他人。
隨時將自己置身於「局外」,並不是為了對別人「設局」。
其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多一些獨立自主,不做其他人的提線木偶,不在各種「局」中隨波逐流。
當你了解了這些「局」,以及更深層次的機理,就能更為理性,能用「局外」的視角進行思考。
《影響力》一書中,還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內容,這裡就不作更多介紹。打開這本書,相信你會有更豐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