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經常會說一句話「寶寶太小,不能給寶寶剪指甲,不然會傷了元氣」,好多年輕人就很鬱悶,給寶寶剪指甲,為什麼會傷元氣?這是什麼道理啊?其是這不過是老人的一種說法,剪指甲當然不會傷元氣,但是有可能會傷到寶寶的手指。剪指甲對於新手寶媽來說,可是個技術活兒,一個弄不好,就得聽寶寶哭鬧半天。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寶寶剪指甲?給寶寶剪指甲該注意什麼呢?
父母到底該如何正確地給寶寶剪指甲?
1、父母了解修剪指甲的頻次
剛出生的寶寶指甲雖然小,但是指甲卻很薄,如果沒有及時的修剪,很容易劃傷自己。而且小寶寶的指甲生長非常快,因此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可能需要每隔兩三天就要修剪一次,隨著孩子的慢慢成長,指甲的生長速度也會放緩,但是也要在大約一周左右關注一次,看一下是否需要修剪。
2、要選擇合適的修剪工具
一歲以下寶寶指甲尺寸跟成年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父母貿然的用成人指甲刀給寶寶剪指甲,十有八九都得半途而廢,而且大號指甲刀用在寶寶的小手上稍微有些偏差都會傷到寶寶。父母們在給寶寶剪指甲前,最好購買專門為寶寶設計的圓頭指甲刀,這樣可以避免誤傷寶寶,但是如果修剪不慎,可能會形成稜角。如果寶寶太小,或沒有把握,也可以選擇電動磨甲器。
3、給寶寶做好一定的情緒工作
有的父母給寶寶剪指甲,寶寶不配合,便使用蠻力控制,此時寶寶便會哭鬧、情緒不安。寶寶習慣了雙手無拘無束的狀態,忽然被控制雙手肯定會下意識反抗,父母們在給寶寶剪指甲前,可以先安撫一下寶寶的情緒,比如:用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糖果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或者輕聲安撫,並撫摸寶寶的後背,當寶寶不再緊張掙扎時,再慢慢將他的雙手放在自己掌心。
有的媽媽給寶寶剪指甲的時候,寶寶會突然間大哭,這一般是父母弄疼了寶寶,有些錯誤的方式甚至會給寶寶帶來甲溝炎等問題,父母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情況。
父母給寶寶剪指甲的誤區有哪些?
第一個誤區:滿月前不能剪
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就給寶寶的手套上提前準備好的手套,他們認為,沒滿月的寶寶是不能剪指甲的,剪了就會傷到元氣,索性給寶寶帶上防抓手套由著指甲肆意生長。卻沒想過寶寶指甲長得太長會勾到衣服,玩具,被單,一個弄不好指甲反而會被寶寶折斷傷到手指。何況指甲越長越尖利,萬一寶寶撓到自己怎麼辦?
第二個誤區:一歲前指甲需要用嘴巴咬
好多老人都說寶寶一歲前指甲用嘴巴咬,這種做法聽起來就很可笑,但卻被不少老人當作"金科玉律",老人們都怕指甲刀太鋒利會傷到寶寶的手指,曾經有人實驗證明,用嘴巴咬指甲不但沒減少寶寶的痛苦,還給寶寶帶來好多痛苦的事,因為牙齒不夠鋒利要反覆摩擦指甲一個控制不好就咬到手指,咬完的指甲也參差不齊容易勾到東西,所以指甲需要嘴巴咬並不怎麼靠譜。
第三個誤區:剪太短、太深
寶寶指甲剪得太短太深,就把原本被甲蓋保護的嫩肉暴露出來,一旦受到點摩擦寶寶就痛得直哭。大人們給自己剪指甲的時候都會留一截,有的是為了好看,有的是為了方便行事。但是在對待寶寶指甲的時候,父母們卻選擇剪得越短越好,因為有的父母感覺給寶寶見一次指甲這麼麻煩,寶寶還不好配合,所以還不如一次性多減點,省得三天兩頭的剪,倒不是剪得太短有什麼大危害,但還是建議父母們不要為了麻煩而給寶寶把指甲剪得太短太深。
新手媽媽們給寶寶們剪指甲時,一定要注意這些事項哦,你家的寶寶在剪指甲時有什麼反應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