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歡欣鼓舞的迎接夏日到來,還在廣州的時候,就天天問我,媽媽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回去湖南呀,我很欣慰,至少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念想的家鄉。
想起我小時候,對暑假的盼望也是望眼欲穿的,在那個沒有補習沒有才藝班的年代,暑假意味的即是痛玩整整兩個月,學習是全然停擺,所謂的暑假作業,也是等開學前幾日再煩惱吧!
那時的暑假作業其實真不少,一篇日記、語文數學各一章練習是每天基本要求,媽媽是老師,對我們要求也算嚴格,可惜還是敵不過我那顆貪玩的心,每天被媽媽揍一頓是常態,後果就是累積六十天的作業要在最後一兩天內完成,含著眼淚熬夜做作業,這就是瘋玩一整個夏天要付出的代價。
說起來我時候到底在瘋什麼、玩什麼呢?
多半時候我的暑假會一分為二,一半時間在隔壁村的外婆家度過,另一半時間則留在鄉下老家跟小夥伴們終日瘋玩,所謂終日可真是從睜開眼那一刻直玩到夜深入夢為止,中間除了吃飯喝水上廁所,是完全忘了家的存在,每天挨媽媽揍,也全是玩到忘了回家吃飯導致。
每天吃完早餐就和村裡小夥伴們浩浩蕩蕩往村口河裡去遊泳,可以遊一整天,中間休息在河邊大樹底下學大人打牌,回家吃個中飯,馬上繼續去河裡遊泳。
如今我問媽媽,那時候你就不擔心我帶著妹妹天天在河裡遊泳被淹死嗎,媽媽無奈的說,有什麼辦法,全村幾十個孩子都天天泡在水裡,自己又那麼多活計要忙,根本顧不上那麼多。
老家是湘西的小山村,位於蒼茫的雪峰山腳下,有明朝的屯兵古堡,有古戰場,也有苗王古堡,稻田綠地更是一眼望不到頭,有山丘圍繞,大小池塘無數,貫穿村子的溝渠,水清可讓魚蝦悠遊,若說這樣的環境是孩子的快樂天堂絕不為過,我童年的暑假就是在山野水畔間度過的。
我小時候是抓到什麼就養什麼、撿到什麼就養什麼,飛禽走獸多是撿來的,水裡遊的魚蝦則多是抓來的,雖然看著大人擎一支竹竿在水塘邊釣魚好生羨慕,但直接跳進水裡抓魚蝦更合我心意。
那時路邊溝渠裡最多的就是泥鰍和小鯽魚,它們喜歡躲在渠邊的水草裡,為此我央求手藝很好的大伯給我用竹子編了撈魚的工具,指揮著弟妹提著桶子蹲在水邊連刮帶撈的,每次撈到一大堆的時候,歡呼雀躍聲響徹小山村,總能收穫滿滿,帶回家又是一餐美味,換得大人的連聲稱讚,心底美滋滋的。
鄉村的人們,總是勤勞的,外婆家和我家裡都是種了很多水果,每天晚餐後,啃著甜甜的西瓜,追著《新白娘子傳奇》《封神榜》,白天大家一起熱淚討論劇情,是最美的回憶,即便有這長長的假期,我仍覺得時間永遠不夠用。
大家還一起去遠行,其實就是去隔壁村偷被別人的西瓜,黃瓜等瓜果蔬菜,這些東西幾乎自己家裡都有,孩提時,估計都喜歡惡作劇吧,經常被主人家的狗攆得雞飛狗跳。
帶有探險意味的是晚餐後的躲貓貓,鄉村的夜晚,蛙聲蟬鳴裡,大人搬藤椅在院子裡乘涼聊天,我們便在村口老墳地,玩起令人又驚又懼又喜的躲貓貓,老墳地幾百年了,平日孩子們總愛自己嚇自己的傳些有的沒的鬼話,黑夜在墳墓邊玩躲貓貓,再沒比這更刺激的事了,躲在黯黑處毛毛的不說,負責找人一人佇立電線桿前數數,也是雞皮疙瘩嚇滿地,但我們仍樂此不疲的直玩到夜深,直瘋到爸媽語帶威嚇拿竹子伺候才肯回家。
我們村口有河,也有小溪,早餐後天氣未大熱時,是我期待的時刻,總喜歡跟著奶奶和媽媽他們去溪邊洗衣衫。
大人們怕我們溺水,平日不允許單獨去小溪邊的,雖然都是偷偷的跑去拿塊小毛巾裝模作樣的洗,每次被發現都是一頓揍,所以有光明正大的機會,都是死皮賴臉跟著去鬧著要洗衣服,其實就是想玩水。
若那日媽媽心情愉悅便會賞我條小手巾,任我踩在溪裡尋塊大石頭搓呀洗呀把玩半天,我不知是喜歡戲水,還是喜歡能像大人般做件有意義的事,總之,每天只要家裡有人要去洗衣服或者洗家裡雜物,我都歡欣鼓舞,期待無比。
外婆家比我家更靠近山邊,外婆家常年養很多雞,房前屋後到處都是果樹,尤其門口碩果纍纍的葡萄架,是我念茲在茲心儀之所,每次回外婆家打完招呼,我都迫不及待奔去看看她的豬仔生了幾隻,也愛陪外婆至地瓜田割葉子回來餵豬吃,她那些穿梭在腳邊的雞仔們,則是過年過節饕享兒孫們的美食。
還喜歡和小夥伴們在小河裡打水仗,在林子裡抓知了,在玉米地裡鑽來鑽去,在外婆家小院的葡萄樹下乘涼,一個夏天讀完了一本《紅樓夢》。
我們也喜歡在早晚涼快的時候撿拾松針給外婆引火用,用茅草捆在腳上,跳進湍流的水溝裡玩耍,還喜歡剝下的綠竹筍尖當針頭,幫外婆家的貓貓狗狗打針看病,下雨出不了門,便和表弟在家裡翻道士外公的法器玩,直到外公拿棍子來準備翻臉為止。
現在城裡孩子暑假又都在忙什麼呢?
雙職工家庭的大多只能把孩子送進興趣班,其實我覺得大人孩子都很累很無奈,我可能是比較佛系的媽媽,我覺得平日給他們抓緊,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必那麼緊張,二來暑假不就是該放假放輕鬆嗎?過幾年就算學習緊張了,我也會留出一半時間,繼續開車他們回鄉下老家玩,一路玩開心全身心放鬆的那種。很多童年的快樂,年齡過了就不會再有。
其實暑假對雙職工父母的來說,也是很煩惱的,想陪孩子玩耍,探索,卻苦於時間不自由,沒有合適的人陪同孩子不放心等原因,只能讓孩子去各種興趣班打發時間。我其實是同情的,所以我寧願放棄一部分收入,合理安排工作計劃,帶他們回鄉下,帶他們從廣州一路開車遊山玩水回老家,這個過程中我全身心投入陪他們,他們也可以探索和享受暑假的快樂。
我覺得有時候可以合理安排時間,避開周末,開車帶孩子在附近做一些深度旅行,度假休閒,或者以自行車代步,又是另一番不同的體驗。
若平日真的沒空,周末來個兩天一夜的露營,讓孩子完全脫離電子產品、脫離文明世界,返祖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也是有意思的。看怎麼用心安排了,無論什麼年紀,都應該保持一顆童真細膩的心。
若連這時間都撥不出,下班後一家人至附近公園或河堤走走,甚或逛逛夜市都好,沒有計劃的漫遊其實是好的,沒有趕行程打卡的壓力,甚至因為沒有目的沒有期待而處處是驚喜。若覺得這方式太沒安全感,那就從短程近程試起,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覺得孩子需要的不是多麼奢華的旅遊,而是父母全心的陪伴。
我們兒時的年代經濟大不如現在,但在有限的物資條件下,孩子們會自己找尋快樂,那時大環境的安全感足夠,父母也放手任我們野遊嬉戲,還記得我和小夥們學電視劇中的大俠,拿塊布裝好乾糧等捲起來,捆在後背,拿把大人給我們削的木質寶劍,雄赳赳氣昂昂的自尋快樂,激發創造力,野遊中遇到狀況得自行解決,這不也是培養獨立自主解決事情的能力?所以學習不是只能待在室內、坐在椅子上進行的,快樂也不是花大錢就買得到的。
我們做父母的,或許真可以好好思索,是否可以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假期。
願你我出走半生,仍然有童年可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