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去兒子家帶孩子,要做好哪些心理準備?聽聽三個婆婆的想法

2020-12-14 騰訊網

傳統的婚姻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工作賺錢,女人負責照顧孩子和家庭。但現在的婚姻模式,大多是夫妻都要工作的,那照顧孩子就成問題了。

誰也沒法在同一時間騎兩匹馬,所以女人在和男人一樣打拼事業時,就沒法再照顧家庭和孩子。所以有很多家庭都讓老人照顧孩子了,有的是爺爺奶奶帶,有的是外公外婆帶。

老人帶孩子,既可以幫助子女減輕負擔,自己也可以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因為帶孩子,也會引發很多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之間。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婆婆和兒媳各過各的,一般都會客客氣氣的。但有孩子的話,就容易發生各種問題了。所以婆婆去兒子家帶孩子,一定先要做好心理準備,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婆婆的想法。

何婆婆:我覺得做婆婆的還是少管兒子兒媳的事

我兒子和兒媳剛結婚,他們小夫妻倆是單過的,我跟老頭子住。將來兒媳生了孩子後,如果他們要我帶,我就幫忙帶;如果他們不要我帶,我就不帶,我服從他們的意見。

在我周圍,有很多家庭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婆媳間發生了矛盾。我覺得婆婆去兒子家帶孩子的話,一定先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樣才能跟兒媳相處得好。

這心理準備,最主要的是婆婆少管兒子兒媳的事。有些婆婆什麼事都要管,像個總司令一樣管著兒子家的事,兒媳當然不高興了,那婆媳之間就發生矛盾了。

我去兒子家帶孩子的話,那我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其他事我什麼都不管。自古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多管子女的事,往往吃力不討苦,如果有什麼事情辦錯了,那還會落埋怨呢!

葉婆婆:我覺得在經濟上要大度

這個年代錢好像特別重要,很多人都特別看重錢,有一句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追根究底的話,很多都是因為錢而引發的。

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看起來是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實際就是為錢的問題。比如上次我家對門的鄰居,婆婆上午泡了一瓶奶粉,但孩子不要吃,她就放在一邊了。

下午孩子要吃時,婆婆把那瓶奶粉熱了一下後就給孩子吃。兒媳很不高興,說泡了那麼久的奶粉不能給孩子吃了,婆媳倆就吵了一架。這事看起來是為一瓶奶粉,但實際還是錢的問題,如果家裡很有錢的話,婆婆何至於要捨不得那瓶奶粉?

所以我覺得婆婆去兒子家帶孩子的話,在經濟上一定要大度,別摳摳搜搜的讓兒媳瞧不起。現在很多老人都有養老金,而且一把年紀了,手頭裡總有一些積蓄的,不給兒子家花,難道要帶棺材裡去啊?

黃婆婆:孩子的事一切都聽兒子兒媳的安排

我去兒子家帶了4年孩子,那4年裡我和兒媳相處得很好,沒什麼矛盾。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就回自己家了,沒再繼續幫他們帶孩子。

很多人問我和兒媳的相處之道,我就跟他們說,老人去兒子家帶孩子,最好一切都聽從兒子兒媳的安排。因為帶孩子,婆媳之間發生矛盾的,大多都是婆媳互不相讓造成的。

我覺得孩子是兒媳生的,兒子和兒媳是孩子的監護人,他們對孩子有決定權。我是去幫助的,我得聽兒子兒媳的安排,如果我自作主張,那兒媳心裡當然不爽了。

再說教育孩子的問題,老人畢竟跟不上時代節奏了,所以不能越俎代庖,讓兒子兒媳自己去教育孩子。如果要拿什麼主意了,就去問兒子兒媳,要徵求他們的意見,這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結語:

婆媳相處是一門藝術,只有情商高的婆媳,才能相處得親如母女。如果情商不高,有一方蠻橫不講理的話,這婆媳關係肯定相處不好的。

原本住在一起的婆媳,已經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了,等到帶孩子時,婆媳之間就相對好合作一起。那些原本不住在一起的婆媳,到帶孩子時,婆媳還需要一段磨合期,所以特別容易發生摩擦。

婆婆在去兒子家帶孩子之前,最好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些事情心裡有個準備,那等到發生時,也好順利地解決。如果毫無心理準備的話,那到兒子家後,很容易就會跟兒媳發生戰爭的。

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婆媳格外要包容和體諒對方,如果斤斤計較的話,家庭肯定不會和睦的。孩子在不和睦的家庭氛圍中成長,也不會幸福的。所以為了孩子,一家人都要努力,要建立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婆婆應不應該幫兒媳帶孩子,聽聽這幾位婆婆的真實想法
    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心裡真實想法王阿姨,今年60歲,兒子呢?在外面娶了媳婦,也生了個大胖小子,然後王阿姨就主動提出要來幫兒子帶孩子,他體諒孩子們生活壓力太大,如果沒有人幫她帶孩子,自己的兒子也會很辛苦,可是婆媳關係是中國最難處的關係,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做事說話都要懂得分寸,如果哪句話說錯了容易產生矛盾,甚至會隱藏在心裡不開心,影響家庭的和睦,王阿姨為了給兒子帶孩子呢,和老伴也是分居兩地,兒媳婦這個人呢?
  • 不想和子女住一起的婆婆,她們是怎麼想的?聽聽三個婆婆的心裡話
    但有一些家庭條件不允許,或是主觀上婆媳想要住在一起的,那最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婆婆和媳婦原是兩個陌生的女人,因為一個男人而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又因為有各種利益糾葛,所以很容易會發生矛盾的。婆媳也要有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婆婆和兒媳都要寬容大度,要體諒和理解對方,少一些計較。
  • 三胎如願生了兒子,寶媽卻帶著未滿月兒子回娘家,婆婆:擺架子?
    但是年輕人和老人的想法不一樣,在老一輩人心目中,他們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摒棄重男輕女的觀念。因為在老一輩人心裡,兒子才是家裡的頂梁柱,女兒長大以後要嫁人,沒有辦法陪在父母身邊。所以,即使現在很多年輕人秉持著男女平等的想法,但是,在家中老人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在生了女兒之後,還是會為了完成老人的願望,去備戰二胎、三胎,目的就是為了生兒子。
  • 小姑子要在婆婆家坐月子,聰明婆婆這樣拒絕,一般的婆婆做不到
    拒絕你,你別怪媽媽心狠,我把道理說給你聽:1、你嫁人的時候,我就讓你做好心理準備了我們家條件好,你爸爸做生意賺到了錢,你從小沒有吃過苦。結婚的時候,你信誓旦旦的說,女婿對你好,不在乎他的家庭,做好了心理準備。
  • 孩子是交給婆婆帶,還是找個保姆帶?聽聽網友們怎麼說
    最後孩子都是自己帶,也帶的挺好的。婆婆不會帶,如果孩子太小的話可以先找個月嫂讓婆婆一起學著。用不了多久就會帶了。如果孩子大了,可以找個保姆讓婆婆一起看著,沒有什麼男的。有條件的話還是自己家人帶的放心,人心隔肚皮,找保姆也不是不好,必定不是家裡人,多少有點不放心。我個人建議如果是婆婆和保姆的選擇還是選擇自己的婆婆!
  • 婆婆帶孩子有哪些槽點?別矯情了!隔代養育的3個好處你知道嗎?
    同事娜娜國慶期間將剛滿一歲的兒子和婆婆送回老家有二周了,因為婆婆念叨了很久槽點?說想念老家的親友,想帶著娃回去住一段時間。娜娜這幾天整個人都不在狀態,有點兒分離焦慮,說下班回到空蕩蕩的家,沒有了兒子的哭鬧真心不習慣。最擔心的是兒子被婆婆帶回家後,培養的各種好習慣前功盡棄。
  • 很多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媳帶孩子,原因是什麼?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同事小珊準備辭職,問她原因才知道原來是她婆婆表示不想幫她帶孩子了,而家裡孩子沒人照顧,小珊在和老公商量之後就決定自己辭職回家照顧孩子。小珊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原因是老人身體狀況出了問題,而帶孩子又比較辛苦,所以老人才表示想要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 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做飯帶孩子,我們要不要給生活費?
    現在只要跟婆婆一起住,婆婆的退休工資就成了家庭裡生活的支出,很少有主動給婆婆錢的,這種現象幾乎已經成了普遍現象,除非婆婆不工作沒有退休工資,沒辦法。鄰居童女士過一段時間就不在家了,一問就是去北京給兒子帶孩子了。
  • 「婆婆,我有自己的孩子要帶,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
    寶媽除了要考慮生孩子的因素,還要考慮到,等孩子出生後,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去帶二寶,畢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的。 還有,寶媽在生育二胎時,最好還要問問其他家庭成員的想法,畢竟家中多了一個成員,這是全家的大事,如果孩子在全家人的歡迎中到來,想必一定是件幸福的事,相反,如果家人並不期待這個孩子的到來,那麼家庭矛盾肯定就會越來越多!
  • 婆婆不幫忙給帶孩子,媳婦又要上班又要帶娃,那該怎麼辦?
    都說家有老人是個寶,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老人可以幫我們帶孩子,分擔家務,讓我們年輕媽媽在上班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下班後也能喘息和稍微休息。但是,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如果處理不好關係也是很鬧心的事情,因為婆媳矛盾是一個古老而普遍的問題。
  • 給子女帶孩子的婆婆公公或嶽父母,孩子大了要及時撤離。
    兒女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是需要人照料的,他們會很迫切的需要父母來幫助看孩子,當然也有人不喜歡父母看孩子找保姆帶的,但是大多數的家庭還是由老人來幫忙帶孩子。為什麼說幫兒女把孩子帶大了,父母要及時撤離呢?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有點欠考慮,因為你想呆在兒女家裡,只是你自己單方面的想法,兒媳婦樂意和婆婆公公長住嗎?女婿樂意和嶽父嶽母長住嗎?甚至自己的兒女樂意和父母長期住在一起嗎?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雙方協調的。我認為老人和兒女長期住在一起,有時會產生很多矛盾。生活習慣不同產生的矛盾。
  • 為什麼婆婆幫媳婦帶孩子,媳婦還挑刺?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帖子,我看到後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婆婆果然都是一樣的,貌似我就有同款婆婆。我想很多男人都和帖主的想法一樣吧,那我就站在媳婦的角度說說為什麼婆婆幫著帶孩子,媳婦還會挑刺。雖說這是為了讓媳婦坐月子能夠輕鬆舒適一些,但是也應該注意觀察,月子期間以媳婦的需求為重,有些媳婦還是想多帶帶孩子的,如果凡事都搶著幹,產婦甚至會產生一種自己好像什麼做不好的感覺。婆婆在這時候做好照顧產婦的事情就很好,帶孩子的事情如果媳婦提出了要求就可以好好帶一下。做得過多的婆婆以後也有可能直接幹預孩子的教育問題。
  • 30年後,「雙女戶」將要面臨的這4個「難題」,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現在我們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人都已經生了二胎,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有一個兒女雙全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可能是兩個兒子或是兩個女兒,在兩個女兒的家庭當中,很多人都比較羨慕,覺得女兒是比較乖巧懂事的,而且以後的壓力也會比較小,其實30年之後雙女戶將要面臨的這四個難題,不知道你做沒做好心理準備
  • 兒媳生了孩子,婆婆願意出錢還是出力?三個婆婆給出了答案
    朋友說:「我婆婆說她來帶,可是我不想讓她來,不然肯定會有很多婆媳矛盾,我還是想請保姆帶。」婚後生了寶寶的女人,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寶寶由誰來帶?很多女人都會覺得自己婆婆肯定願意來帶孩子,可是自己又不想讓婆婆來。婆婆真的想要帶孫子嗎?兒媳生了孩子後,做婆婆的是願意出錢還是出力呢?三個婆婆給了答案。
  • 真正寵愛孩子的奶奶都有哪些表現?你家婆婆是這樣的人嗎!
    很多時候都是媽媽實在忙不過來了,婆婆才過來搭把手。可就算婆婆過來幫自己帶孩子,也是帶寶寶去看電視或者是出去打麻將,感覺依舊不上心。很多孩子的奶奶,從小到大,只是口頭上說說怎樣愛孩子,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付出多少,甚至沒有為孩子花多少錢。這樣的疼愛太假。要想判斷一個奶奶是否真的疼愛孩子,就看一下她做了什麼。看看你家婆婆做過哪些吧。
  • 婆婆:「何必要去和兒子兒媳住一起,惹人厭煩呢」
    想兒子了打個電話,讓他們回來吃頓飯,這樣也挺好。自己也不必為他們槽心,有時間去和老夥伴們跳跳舞,唱唱歌日子過得輕鬆舒暢。來自長沙的劉阿姨:大家不都說了嘛!嫁老公又不是嫁給你全家那就和老公孩子過就行了,一大家子擠一起,很不方便。
  • 婆婆到底有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其實婆媳矛盾並不是死結
    像《安家》中宮蓓蓓那樣,媳婦和婆婆因為育兒理念、生活觀念不同,會造成不少矛盾,如何面對,協調這些矛盾,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的隔代育兒矛盾:▲ 要不要給新生兒綁腿。有的老人主張給新生兒腿綁起來,說是長大了腿會直,不然孩子長大了會羅圈腿。
  • 婆婆能為你做到這些,說明她是個好婆婆,兒媳要懂得珍惜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婆婆也是從兒媳婦那個時代過來的,想要做好一個好婆婆,最起碼的要理解自己的兒媳婦,明白她的不容易。如果能夠做到將心比心,其實,做一個好婆婆卻並沒有那麼難!婆婆能為你做到這些,可見她是個好婆婆,女人要懂得珍惜。幫你帶孩子。一個有智慧的婆婆,明白怎樣能夠維持好婆媳關係,家裡的事情能幫則幫,能分擔則分擔,做一個無私且有原則的婆婆。
  • 哄好婆婆,是每一個想要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媽媽的宿命
    一、風波婆婆帶孩子最大的溝通障礙不是吃就是穿,尤其是吃。這是我同事青青的親身體驗後的感悟。青青夫妻倆是雙職工,她本想自己帶孩子,但是老公的收入,又不足以養活家庭,沒辦法,只能讓婆婆來帶孩子。婆婆倒是很給力,青青剛懷孕,婆婆就來照顧了,忙前忙後出了不少力,青青很感激。但隨著孩子出生和成長,婆媳關係卻越來越差了。
  • 婆婆在兒子家住,被兒媳當下人使喚,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因此想要做一個體面的人,首先應該要學會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人到了老年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往往被人嫌棄,即使自己年輕時給別人當牛做馬,到老了,自己一無是處,也難免不被善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學會把經濟大權掌在自己手裡,握有有經濟大權,也就擁有了受人尊敬的資本。李阿姨是一個特別偉大的女人,老公早年去世,自己擔心孩子會受委屈,一直沒有再婚,一個人將孩子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