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
-
近八成城市空氣品質超標 地表水近一成為劣五類
近八成城市空氣品質超標 地表水近一成為劣五類 2016-06-03 05:45:26 水質方面,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7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開展了水質監測,Ⅰ~Ⅲ類、Ⅳ~Ⅴ類、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佔64.5%、26.7%、8.8%。
-
從劣V類到IV類 武漢楊春湖水質變化有秘訣
水質改善後的楊春湖今年4月至8月,楊春湖水樣檢測結果顯示,水質持續達到IV類標準,監測數據保持穩定,終於從數年的徘徊於Ⅴ類和劣Ⅴ類之間穩升至IV類。2019年啟動的楊春湖入湖排口排查整治和水質淨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楊春湖水質變化喜人,成為洪山區首個達標水功能區的湖泊。
-
1~2月南淝河板橋河水質均為劣Ⅴ類 總磷等汙染物超標
昨日,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2014年1~2月,合肥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42.7毫米(折合降水總量為16.31億立方米)。全市降水量地區分布不勻,各縣(市)年降水量以廬江縣最大,比全市平均多24.3毫米;以長豐縣最小,比全市平均少28.3毫米。
-
珠江入海口蕉門水道從劣V類改善為Ⅱ類
南方日報訊(記者/謝慶裕)3日,省環保廳在網上公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入海河流水質監測信息。記者從公報中看到,在逐月發布的27個入海河流入海斷面水質監測信息中,有67.9%的斷面水質為良好的Ⅱ-Ⅲ類水,比例較上季度有所上升。有專家分析認為,水質好轉可能與二季度廣東進入汛期,降雨頻繁入海河流水量增加有關。
-
2019年第四季度江門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水質季報
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1.01)、化學需氧量(3.33)、氨氮(4.40)、總磷(7.53)59溶解氧、化學需氧量(1.05)、氨氮(4.04)、總磷(1.05)143恩平市 2、已劃定水功能區劃的斷面水質目標按照《江門市水功能區劃》執行。 3、未劃定水功能區劃的斷面水質目標按以下原則執行:a.
-
【浙政新解】剿滅劣Ⅴ類水誓師,發出什麼信號?
這個在浙江治水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剿滅劣Ⅴ類水誓師大會,提出「2017年底全面剿滅劣Ⅴ類水」,凡有水處將盡滌汙濁。行百裡者半九十,誓師大會表露決不把汙泥濁水帶進全面小康的決心,也釋放出多個重要信號。
-
2008年中國水質量資源年報
與2007年度相比,五裡湖水質由Ⅳ類上升為Ⅲ類,東太湖和東部沿岸區水質由Ⅲ類上升為Ⅱ類,其他湖區變化不大。若總磷、總氮參加評價,東太湖為Ⅳ類,佔評價水面的7.4%;五裡湖、東部沿岸區和南部沿岸區為Ⅴ類,佔27.2%;其餘湖區均為劣Ⅴ類,佔65.4%;總體水質為劣Ⅴ類,見圖3.2。與2007年相比,南部沿岸區水質由劣Ⅴ類上升為Ⅴ類,其他湖區變化不大。
-
國考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均超七成
總體水質狀況 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超七成 第三季度,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實測1918個),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1.0%,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4.1%,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
-
從供水河到汙水河再到清水河的東莞石馬河:消除劣Ⅴ類 迎得水鳥歸
石馬河流域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指揮陶謹拿出隨身的ipad,打開實時監測軟體,顯示7月13日12時,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氨氮為0.318mg/L,總磷為0.199mg/L,分別達到Ⅱ、Ⅲ類水標準。而就在去年,石馬河水質還讓人頭疼不已,旗嶺國考斷面難除劣Ⅴ類水也為廣東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增加不確定性。
-
前7月劣Ⅴ類水體清零!粵港澳大灣區的治水「密碼」是什麼?
除了茅洲河,還有淡水河、石馬河、沙河……從水濁水汙到水清水甜,解讀這些河流的治水「密碼」,能讓我們看到大灣區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過程中邁出的堅實步伐和取得的實效。今年前7月粵港澳大灣區劣Ⅴ類水體清零近日,記者從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拿到一份讓人欣喜的報告。
-
2015武漢市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僅7個湖泊水質達Ⅲ類及以上
2015年武漢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水質類別為Ⅲ類及以上的湖泊個數較2014年增加1個,水質類別為劣Ⅴ類的湖泊個數減少13個,但仍有37個湖泊為劣Ⅴ類水質,70個湖泊為中度或重度富營養。 全年173個汙染日中,首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的有 113天,佔65.3%;首要汙染物為臭氧(O3)的有44天,佔25.4%;首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有11天,佔6.4%。其中,臭氧月均濃度在夏季較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其它5項汙染物月均濃度在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
-
東湖百公裡生態綠廊按下「升級鍵」
3年多來,東湖以水環境治理為核心,以「增Ⅱ類、擴Ⅲ類、 轉Ⅳ類、滅Ⅴ類」為目標,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探索出一條水岸同治、湖塘齊治、流域共治、官民合治的科學治水之路。水清岸綠的東湖湖邊塘。 任勇攝2019年至今,東湖整體水質穩定在Ⅲ類水平。
-
連雲港15條入海河流考核斷面,5個水質不達標
通報還指出,7月以來,東海縣氟化物汙染出現反彈現象,新村橋氟化物7-10月連續4個月超標,導致均值超標,達1.03mg/L。10月,6個國考斷面中新村橋斷面單月水質不達標,超標因子為氟化物,超標0.38倍達1.38mg/L。此外,省考斷面情況也不容樂觀。
-
青島5條河流水質劃紅線 超標問題將掛牌督辦
晚報訊 為鞏固提升流域治汙成果,確保如期實現省政府確定的今年底省控重點汙染河流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地表水按質量標準值分為五類,「劣V類水」指五類地表水的汙染程度超過質量標準值)的既定目標,省環保廳近日下達《關於明確
-
河長巡河督治水 堅決剿滅劣V類河流
溫州網樂清支站訊(通訊員 鄭瀚)作為白慎河的縣級河長,市委副書記、市長方暉昨日對該河流水質提升工作進行了巡查。他強調,剿滅劣Ⅴ類水作為當前市委、市政府的頭等大事,必須全力以赴、全心投入,深入開展水岸同治、控源清汙等工作,堅決打贏這場治水攻堅戰。
-
如何擦亮「世界東湖」名片,代表委員有話說
多彩東湖 記者詹松 攝 (資料圖片)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8日訊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進東湖爭創全國示範河湖,8日,出席武漢市兩會的代表和委員紛紛熱議,提出建議。市人大代表晏曉蘭:「世界東湖」生態治水全國樣板,要從「有名」到「有實」多彩東湖 記者詹松 攝 (資料圖片)市人大代表、東湖梅園高級工程師晏曉蘭說,近兩年,東湖風景區堅持「水岸同治、湖塘並治、流域齊治、社會共治」治湖思路,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東湖獲評成為
-
惠州五大飲用水源地四個水質較好
水質方面,去年5個市界河流斷面中,東江幹流(河源至惠州、惠州至東莞)和增江(惠州至廣州)3個市界斷面水質為II—III類;淡水河和坪山河(深圳至惠州)2個界斷面汙染嚴重,水質為劣V類,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市界水質與前年基本持平。
-
神奇的水!地球上唯一能三態並存的物質,水是人類的生命源泉!
水,我們必須每天飲用,補充身體各器官運轉的神奇物質,它與地球上許多物質一樣,都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物質存在方式。但與其它物質不同,水是地球自然界中唯一能夠三態共存的物質。自然界中,高山頂部的積雪和極地的冰層都是固體狀態的水,海洋、河湖以及沼澤等都由液體狀態的水組成,而水分蒸發進入大氣則通過氣態水的形式進行。正因為如此,地球上不同狀態的水才可能互相轉換,形成循環。
-
【新聞1+1】你的城市,水質還好嗎?
【新聞1+1】你的城市,水質還好嗎? 法治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0日 05:51 A-A+ 33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水質有了紅黑榜。除了各大城市的水質排名,還有自我變化的榜單。既要呼吸新鮮空氣,也要喝上潔淨的水。《新聞1+1》今日關注:你的城市,水質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