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這部主講秦王嬴政一統六國的作品剛上線便廣受好評,無論是角色扮演還是劇情走向都恰到好處。可惜這部劇有些高開低走,評分直接從8掉到了7,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劇情正在向離奇的方向發展。
01高開低走《大秦賦》
《大秦賦》遭遇滑鐵盧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劇本和選角了,不少觀眾看到現在只知道張魯一飾演的嬴政是個「愣頭青小朋友」,在很多地方都有幼稚或者說不理智的地方。
殊不知歷史中嬴政13歲就已經登基,他早已經習慣了各種宮鬥,因此不少人戲稱編劇把一個王者刻畫成了青銅。
編劇上的巨大差別也將張魯一推到風口浪尖上,他只是一個演員,只是將導演給他的劇本表演完成。但是觀眾明顯不吃這套,這段時間關於他的爭論也相當多。
都說「倒黴的人喝冷水都塞牙縫」,《大秦賦》在飽受質疑時遇到了央視《國家寶藏》,而這一期恰巧講的就是秦始皇的事跡,影帝富大龍所扮演的嬴政表現精彩絕倫,讓人印象深刻。
同一時期出現兩個嬴政,自然而然會被比較,這對於演員來說時不公平的,結果可想而知,張魯一老師被罵得更慘了,事情正在向無法操控的方向發展,已經嚴重影響到演員生活。
02富大龍的致觀眾書
為了緩和這種緊張感,退網多年的富大龍老師居然在社交帳號上更新了長文,通篇主要內容就是對《大秦賦》的理解以及對張魯一老師的肯定,他希望用這種方式喚醒觀眾的理智。
富大龍表示自己和張魯一其實是同一類人,當初他在拍《縱橫》時同樣也遇到過這種不被理解的困境。當初他堅持要用自己的方式飾演秦惠文君,但是剛播出時成績也不是特別理想,評分最差時也達到過7。
他也曾迷茫過,到底自己的飾演方法是否是正確的,不過最後當大結局播完後,整部劇的評分瞬間猛漲,富大龍所飾演的秦惠文王終於得到了認可。而這不就是張魯一老師所正在遭遇的嗎?不到最後千萬不要對自己喪失信心!
富大龍堅信「千人千面」這一道理,同一個角色不同人飾演都會有別樣感受,就好比嬴政,難道真的只能有霸氣這一人設嗎?張魯一併沒有因循守舊,照著老前輩的路走,當他嘗試用自己的風格表現一個角色時,這就表示他已經成功了。
整整幾千字的長文看得網友驚嘆連連,富大龍老師的文筆沒話說,他通過一個客觀事實闡述了自己的看法,言語中的低調、謙遜我們明顯能夠看出來。
03真演員富大龍
富大龍老師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個真正的演員,雖說也需要靠片酬吃飯,但是人家有原則。出道幾十年年來幾乎沒有拍過爛片,每一部作品都是精挑細選之後才參與的。
在一次採訪中他就表示自己挑劇本有原則,他從不接角色模糊定位的戲,即角色亦正亦邪。他追崇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對觀眾的一個尊重,他只是想給觀眾樹立正確的善惡觀念,當壞人永遠沒有好下場。
我們在他身上能夠看到公眾人物的責任心,他知道要引導什麼內容。而且富大龍老師還是個「異類」,當大部分演員都在為名利而努力時,他卻說出了「不想讓自己太火」的言論。
大量曝光度只會影響事業,在角色扮演上會明顯飄飄然,這並不利於角色的轉換。在事業和名氣上,富大龍選擇了前者,這也是他退網的一個原因。
這一點在長文結尾也有體現,他不覺得演員沒有名氣就啥也不是。當初他還未走紅時,為了生活能夠放下面子去送外賣、做勤工儉學,對於富大龍而言只是一種生活體驗。
而且對於網上所推崇的「最窮影帝」,富大龍老師也認為大可不必大肆宣傳,因為這四個字沒有一個和他有關係。這就是演員富大龍,無論是批評和誇讚他都會接受,錯就改正對就保持,不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這才是一個演員應有的素養!
聲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