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南,認真又貪婪地吃每一條魚 | 會玩

2021-01-15 南都周刊


臺灣人嘛,鬥嘴是很厲害的,所以我們常常在節目上看到臺灣「南北舌戰」。唯有說到美食,北部人沒啥意見。

文|圖 曾榛  編輯|KK


說得也奇怪,北部人嫌南部人落後、土氣,南部人嗆北部人傲慢自大,說來說去誰也不服氣。但唯有說到美食,尤其說到水產海鮮,任南部人如何誇口,北部人都沒啥意見。 


究竟是為什麼?




難搞又好吃的蝨目魚


究其原因,南部人是在太會吃了。就拿一條小小的蝨目魚來說,臺南人可以把它的頭、背、腹、鰭、尾、鱗、內臟統統吃掉,片甲不留。


在我30多年的閱歷中,認識到大概只有貓會如此認真而貪婪地對待一條魚。



然而臺南人祖祖輩輩都是如此對待蝨目魚的——魚頭醬燒、魚腹幹煎、魚鰭油炸、魚腸幹煎、魚皮煮粥、魚骨熬湯,刺多的魚背和魚尾打碎了做魚丸或魚羹,魚鱗則可以提煉膠原蛋白製成營養品或化妝品。


除了苦膽和魚鰓,小小的蝨目魚真是渾身都被「榨乾」了。然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好吃善烹的臺南人給蝨目魚每個部位都開發出好幾種吃法。 



▲《七股蝨目魚大豐收》  

圖片來自臺南東區崇明國小三年級學生 可惟 


這種物盡其用的吃法,從源頭講是出於節省——早年,多刺的蝨目魚雖是最廉價的水產,但對庶民階層來說依然精貴,自然絞盡腦汁充分利用;可在代代傳承中早已轉變為一種熱愛與激情,令臺南人為一尾小小的蝨目魚傾盡靈感與智慧。 


圍繞蝨目魚開發的小吃和零食多不勝數:


蝨目魚粥、面線、湯、羹、丸、餃子、香腸、便當,蝨目魚酥、魚鬆、魚乾,蝨目魚甚至被做成鳳梨酥和棒冰。


臺南街頭隨處可見各種蝨目魚餐館,每家各有絕活兒,但也附帶烹製其他蝨目魚料理,往往在一家店裡就能吃遍蝨目魚全身。我的「全身體驗」是在「阿堂鹹粥」完成的。



▲料多量足的蝨目魚綜合鹹粥算是鎮店之寶,裡面不但有蝨目魚肉、魚皮,還有土託魚、蚵仔、菜脯、油蔥酥、韭菜花……煮粥的高湯是用蝨目魚骨和其他小海鮮熬成,每顆米粒都吸飽湯汁。再加幾段酥脆的油條浸在粥裡是最經典的吃法。



這家60年老店是臺南最熱門的蝨目魚餐館之一,每天凌晨5點便開門,所有漁獲都是當日從漁港鮮活買進,現殺現做,不到中午便賣完收工。除了鹹粥,我們還點了醬煮魚頭、魚丸湯、幹煎魚腹,唯獨對魚腸有些猶豫。




「這吃起來腥嗎?」我弱弱地向一位正在吃煎魚腸的小夥子打聽。


「不會腥,很香的,來嘗嘗。」小夥子熱情地遞過來一雙筷子。我小心翼翼夾了一團,裡面除了腸,還有心、肝、肫,沾著胡椒鹽吃下,竟是滿口驚喜,不但不腥還又鮮又香。小夥子滿臉自豪地打開話匣:「我們臺南人從小吃蝨目魚長大,頓頓吃都不會膩,蝨目魚營養超好,所以臺南人比臺北人聰明……」



▲最讓我難忘的是幹煎魚腹,魚肉表面煎得金黃焦香,裡面卻嫩白多汁,魚腹中間的香濃的油脂入口即化,油漬漬的魚皮煎得細膩平整,一筷子戳下去竟如紙般薄脆。調料不過是最簡單的鹽和胡椒,卻格外鮮香迷人。


臺南人洪小姐告訴我,蝨目魚腹要煎得漂亮又美味是很難的,稍不注意魚皮便會破掉,或是被噴濺的魚油燙到。火候把握很微妙,太軟不香,太幹不鮮。因此煎蝨目魚肚成為臺南人考驗兒媳,培養女兒的重要項目。


「我媽從小就讓我站在爐子前學煎蝨目魚。」洪小姐說。 



▲蝨目魚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唯一的缺點就是刺多,全身共有222根又軟又密緊貼魚肉的小刺,處理起來極其麻煩。臺南的魚販對蝨目魚的構造了如指掌,操刀在魚身上一陣行雲流水的切割,多刺的部分就被剔除了,而且還能保持魚肉的整齊。


據說近年還開發出「無刺蝨目魚」,魚販如外科醫生般拿著手術剪麻利而準確地將蝨目魚身上的刺全部摘除,這樣處理一條魚就得十多分鐘。



生猛的水仙宮


但是呢,臺南人也確實很喜歡這種銀白色的美味佳餚。走進「水仙宮」這樣的傳統市場,蝨目魚攤總是最忙碌的:


一邊解剖分割除刺,一邊分類碼放售賣。處理妥當的魚頭、魚背、魚腹、魚尾、魚腸、魚皮、魚骨在冰臺上豪氣地碼成一堆堆的待客挑選。也有整條出售的,體型修長的蝨目魚披著銀光閃閃的細鱗,昂著精幹的小腦袋,翹著狹長分叉的尾鰭,躺得相當挺拔。這種「傲慢」的姿態意味著絕對新鮮。




▲臺南的主婦都很會挑選蝨目魚,而且魚攤通常都經營了好幾十年,魚販和主婦們處得就像朋友或鄰居,有難得野生好貨便會主動通知她們來買。 


從事了36年水產養殖業的葉勝南先生告訴我,蝨目魚原本都得下海捕撈,但隨著需求量劇增,如今已變為規模化養殖,野生的反而很罕見了。養殖分鹹水和淡水兩種,鹹水養殖的蝨目魚肉質更好,而淡水養殖的生長較快。


儘管蝨目魚並非只有臺南才有,但把蝨目魚處理得如此精工細作、花樣百出的卻只有臺南人。




▲水仙宮裡的大師傅們,每個都身藏百般技藝。


「蝨目魚對臺南人來說是集體的味蕾記憶,也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鄉愁。」臺南人葉小姐說。的確,許多在外地工作的臺南朋友都告訴我,他們時常會想念那種味道,回老家第一件事便是吃條蝨目魚解饞。



最鮮的,在高雄魚市


在一頓免費紅鱘大餐的誘惑下,高雄赫然於半途擠進了我們緊張的行程。但然而最大的驚喜並非美味紅鱘,而是各種歡樂的漁港。


吃罷紅鱘,友人介山驅車40分鐘把我們帶到了「蚵仔寮觀光魚市」。魚市緊鄰港口,一牆之隔的碼頭邊停滿了塗得花花綠綠的漁船。





下午三四點,清晨出海的漁船剛剛歸來,各種新上岸的漁獲一轉眼便分流進各個攤位之中。數百家魚攤將巨大的市場棚屋照得燈火通明,鋪滿碎冰的案臺上整齊碼放著長長短短、形態各異的海魚,那清澈、凸鼓的眼睛,光澤亮麗的魚皮,富有彈性的身軀全都無聲宣告著品質的鮮活。


攤位後,魚販們一邊吆喝著買賣,一邊手腳麻利地剝蛤蜊、剖分大魚,將到手的漁獲進一步處理精細。




▲充氣泵在裝滿海產的水箱中咕嘟著歡快的泡泡,藍腳的蝦、紅色花斑的蟹、乳白的八爪魚、淡紫的魷魚、青色的貝殼、黑色的海瓜子,全都活跳跳地招攬著顧客。


由於蚵仔寮是綜合港口,遠洋和近海捕撈的漁船都會在此上岸,因此漁獲種類極其豐富,隨便一個不起眼的攤位都能拿出十來個品種。整個市場更是偶上百種海鮮水產任你選擇。來得巧的話,還可以遇上新鮮上岸的漁獲拍賣,頗有點縮小版「築地市場」的意思。 


介山說,他小時候特別愛跟大人來魚市場,感覺這裡就像一個巨大的水族館,充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和色彩繽紛的魚類。最開心的是不僅有得看,還有得吃。市場周邊以及漁港旁的天后宮前總是散落著五花八門的小吃:土託魚羹、花枝丸、炸小卷、魚丸湯、類似海鮮拼盤的「黑白切」……




介山最愛烤魷魚:「一整隻肥肥的魷刷了鹹甜的醬汁去烤,肉厚厚的又鮮又彈,超過癮。」近年來市場內還發展起許多「代客料理」的海鮮排擋,你可以在魚販那裡選好海產現殺現宰,然後交由店家烹製,清蒸、煮湯、油炸、煎炒、紅燒……口味任選。


旁邊有幾桌人多的吃得相當豪氣,魚蝦蟹貝、煎炒烹炸擺得滿滿當當,還有臺灣啤酒佐餐。


一問價格,整餐下來竟不過兩三千臺幣。

 




周末、節假,甚至平時下班後,高雄、臺南的人都喜歡呼朋喚友、拖家帶口到漁港休閒、採購。洪小姐的親戚甚至自己買了小漁船停在港口,專供周末出海捕釣玩樂。捕得的漁獲再請代客料理做成豐富的一餐。



老饕們都去興達港


不過有趣的是,臺南的老饕們選擇的不是家門口的安平港,而是高雄興達港。葉先生告訴我,安平港周邊古籍很多,觀光客也多,但漁獲卻不如興達港豐富。且興達港漁船往返港口頻率更高,不必起個大早也能買到剛上岸的海鮮。


興達港魚市基本屬於自發形成,兩三百個攤位緊湊於一條臨海小街。漁船靠岸後,一些漁民家眷甚至會直接搬一筐魚,擺一塊砧板,在路邊現殺現賣。除了鮮貨,還有不少海鮮製品可選,各種蝦幹、魚鬆、魚脯、魚丸,還有傳說中的烏魚子。


不過,當地朋友提醒,春節前後才是吃烏魚子的最佳時節。競爭最激烈的當屬賣蝨目魚丸的,也是魚市內唯一有促銷員的店家。他們手提一袋剛出鍋的蝨目魚丸,熱乎乎地用牙籤插著,大顆大顆地遞給過往的路人,吆喝聲響徹整條街。




試吃一圈下來給我撐得不行。興達港的現炸海鮮特別有風味,柳葉魚、海蝦、一口蟹、魚卵、小卷、蚵仔等二十多種海鮮裹粉略炸後成堆擺出,可以任選多種組合。


選了粗壯的花枝腳、大魚卵、小螃蟹,店家稱重後將海鮮剪成容易入口的小段,投入油鍋炸酥,再放蒜粒、紅蔥頭、沙茶醬、辣椒熗炒,起鍋時加一大把九層塔,香得我口水直湧。





這裡有你關心的


去魚市場只能選擇自駕或打車。

從高雄(高鐵左營站)火車站出發打車到蚵仔寮不過100 臺幣;到興達港則從臺南市區出發更近,打車差不多200到 300 臺幣。


「阿堂鹹粥」每天營業時間是5 :00-11:00,清晨的6-8 點是尖峰時段,超過10 點部分熱門菜賣完。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728 號 。


去魚市場最好選擇清晨和傍晚,

因為那是漁船歸來的時段。


有港口的地方

一定會有媽祖廟,

保佑漁民出入平安,

收穫豐裕。



聽說這裡有魚吃?

點個讚再走吧。

END



公眾號:客運棧(ID:lifehotel)這是一個關於購吃住行的不常旅客棧,偶爾計劃,多數沒譜。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眾號。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臺南羊肉爐:圍爐吃羊補元氣,臺南當地30年羊肉爐扛把子
    前陣子帶小傢伙到林默娘公園玩,才知道「鄉野羊肉爐」在安平開了分店,有更舒適寬敞的用餐空間,再加上原汁原味的呈現,很快就又成為臺南安平的熱門美食,晚上就吃羊肉爐吧~「鄉野炭燒羊肉爐」的安平分店,就開在平豐路靠近林默娘公園,旁邊是7-11,距離安平老街商圈也很近,大家來玩耍又有好味道可以品嘗了。
  • 一條魚的來歷:從此你有10大不吃魚的理由
    當你在海鮮市場問出這句話、以¥30/斤的價格買到一條大黃魚、帶回家做了一道「幹燒黃魚」並心滿意足的吃下肚的時候,你其實並不知道,可能也未曾關心這條魚的來歷……
  • 臺南蝨目魚節七股打頭陣 規劃蝨目魚美食嘉年華會
    臺南蝨目魚受年初寒害影響,加上與大陸契作問題仍未明朗,邁入第5年的臺南蝨目魚節仍將照常舉辦,3日由5個產地區公所一同為活動暖身,系列活動8日從七股區搶鮮起跑,配合濱海產業旅遊體驗,讓民眾感受在地魚村文化,品嘗鮮美的蝨目魚。
  • 臺南 從早吃到晚
    坐在低矮古灶旁的師傅利索地抓面、下面、起面、灑肉臊汁和配菜,一氣呵成。待面上桌,我帶點儀式感地雙手捧起小碗,盡情聞一下面的香氣,馬上能打開味蕾。用筷子輕輕拌勻灑在面上的肉臊,再喝一口湯,感受混合著蒜香和醋酸的鮮蝦高湯之美味。之後,就可以大口大口爽快淋漓地吃下整碗油麵,連甜蝦、香菜、豆芽都不捨得放過。擔仔麵份量都很小,兩下三口就可以吃完,是最好的宵夜補給品之一。
  • 吃了魚魚果實的凱多或許不是人類而是一條真龍……
    我們在上面這兩種猜測中糾結了很長的時間,直到海賊999話曝出,大媽當年給了凱多一枚魚魚果實。進而現在的我們幾乎都認為,凱多是吃了魚魚果實的人類!至於吃了魚魚果實後為何能夠化龍,有人說是鯉魚躍龍門,有人說是幻獸種龍形態。
  • 《想見你》拍攝地,臺灣自由行,臺南一日遊攻略
    開個腦洞,如果宋威龍演李子維,會是什麼感覺?這兩天突然劇荒的我,只能想點這些有的沒的,來慰藉我從電視劇中走不出的「靈魂」。今天又整理出《想見你》的拍攝地,等解除疫情,馬上去「見他」。劇中,1998年的拍攝場景很多都是在古城臺南,給人的感覺清新、乾淨,是高中時期特有的青春樣。
  • 臺南:尋找小時候舌尖的「古早味」這些味道依舊存在!
    臺南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古蹟,還是許多臺灣美味小吃的發源地。這裡是一個讓人倍感親切的城市,這裡的食物 房屋建築每一處地區都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在這裡更是充滿了無處不在的」古早味「讓人感覺勝似在家的溫暖和舒適。
  • 《想見你》裡的臺南,絕對不應該只是個打卡地
    漫步臺南市區你會發現到處是古蹟、廟宇,每一處的建築都在訴說著這座古城沉澱百年的情懷,但它古老而不失活力,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不斷有新生力量注入,就像是寄存老一輩精神的實體空間
  • 臺南10種最受歡迎的小吃,你吃過幾種?
    蝦卷是以豬腹膜內包新鮮蝦子及芹菜、瘦豬肉而成,口感特殊,現炸趁熱吃才能吃出道地的美味。臺南最知名的蝦卷當屬周氏蝦卷。就連7-11、全家都不錯過這個熱潮,每季也會推出限定口味的霜淇淋,口碑同樣好。玩途君雖然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霜淇淋會成為臺南的名小吃,但也不難想像,在一年四季都很熱的臺南,好吃的冰飲誰會不愛呢!別看碗粿其貌不揚,卻可說是深深代表這臺南!
  • 揭秘臺南人偷偷收藏的5家風格小店,讓你玩出不一樣的臺南旅行
    來到府城臺南,就要往小巷小弄探索~在古都的巷弄裡有化身日式復古雜貨店的冰淇淋甜點、超道地港式飲茶店、隱身菜市場裡又潮又臺的個性小店等,小編為你掏出臺南人口袋裡的風格好店,讓你玩出不一樣的臺南旅行!一秒到日本:桑原商店桑原商店就像日本動畫中雜貨店的樣貌,超級復古,又可愛!
  • 【食品文化】臺南的老餐館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把食物做到極致
    覓食老店,見聞精神,吃在臺南就是一堂無所不在的實習課。自小生長在麻豆的李豫,印象最深刻的小吃記憶,要從阿港伯米苔目說起。「小時候爸媽禁止外食,我唯一能吃外面的機會,就是趁著周末清早偷騎爸爸的摩託車到街上去,才能吃些很當地的早餐。」
  • 你是一條吸盤魚嗎,你的身邊有沒有吸盤魚
    那時的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去做——吸盤魚,一種靠著出賣青春和肉體來苟且偷生的職業。在海底世界最有名的青樓裡,我用紅樹林賜予我的絕妙身材,搔首弄姿,擺pose,極盡勾引之能事,惹得無數大腹便便的鯊魚蒼蠅一樣圍著我拼命喊價。但我不接受也不拒絕,就那麼媚笑著吊它們的胃口,看它們醜態百出。
  • 臺南美食之旅 從早吃到晚讓你讚不絕口
    其實,在臺南的街頭巷尾,還隱藏著許多地道好食的擔仔麵,比如西門圓環旁的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入夜,店主才拉開門面,掛起擔仔麵店家標誌性的昏黃色紙燈籠。沒有那些名店考究的桌椅和精緻的屏風擺飾,招覓客人僅憑著灶上久久熬燉而噴香竄鼻的肉臊香味。坐在低矮古灶旁的師傅利索地抓面、下面、起面、灑肉臊汁和配菜,一氣呵成。待面上桌,我帶點儀式感地雙手捧起小碗,盡情聞一下面的香氣,馬上能打開味蕾。
  • 食在臺南:一天吃八頓、連吃三天也不夠的地方
    離開花蓮,我們一路南下,前往臺南。臺南是臺灣的源頭,也是許多臺灣小吃的發源地。與「食在廣州」一樣,在臺灣,是「食在臺南」。臺南美食主要分布於安平區和中西區,單是有名的館子,一天吃八頓、連吃三天都吃不全。
  • 臺灣美食小吃首推~臺南~你服氣嗎?
    大家去臺灣玩的時候一定要去臺南吃美食,例如擔仔麵、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可以先在網絡上看看哪間好吃,其實臺南的美食這麼有名跟歷史很有關係。遠在300多年前,福建的漳州泉州移民都是從臺南上岸的,於是飲食習慣在臺南生根發芽也是很自然的。加上臺南有所謂的「嘉南平原」,物產豐富、養殖漁業發達,於是就變成臺灣的小吃中心。
  • 在怎麼吃也不會厭的臺南 有種樂趣叫「一天吃8頓」
    原標題:在怎麼吃也不會厭的臺南有種樂趣叫「一天吃8頓」  6:06pm  當我們乘坐的第661次高鐵從臺北桃園站抵達臺南車站,步出車廂,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咦?這不是滷豬腳的味道嗎?
  • 深扒《想見你》美食&美景拍攝地,一起打卡臺南美食!
    奶茶控們,又一個新打卡地來了!鱔魚意面可是臺南必吃美食。臺灣很多地方都能吃到鱔魚意面,但每家店的做法不盡相同,大火炒制的鱔魚片飄出濃香的糖醋味,再和煮過的炸意面拌在一起,隔著屏幕都饞!李子維帶著小朋友時期的黃雨萱玩的這個碳火糖,也是一種臺南點心。
  • 學習用粘土做一條小丑魚,怎麼玩都可以
    先來跟棋棋多多媽學習製作小丑魚吧。她的手特別巧,鉤針啥的都特別棒,粘土也玩的那麼好看,這期教我們製作小魚,話說那個釣魚遊戲,我還真的不太會玩。每次都不太能捕到魚。這次做個粘土小魚,怎麼玩都可以啦!製作過程:把橙色粘土揉成橢圓形,一邊大一邊小,作為小魚的身體部分。
  • 別以為臺南只有牛肉湯!這些當地經典美食,沒吃過肯定會後悔
    一向有「美食之都」之稱,臺南人也對臺南小吃超極自豪!臺南小吃不僅美味,而且還超便宜,往往只要幾個銅板就可以換來味蕾的大大享受!以下就來盤點臺南六個經典必吃、必喝的超好評美食,來到臺南的你絕對不能錯過,不吃真的會後悔!
  • 蔡瀾說這是世界上最貴的魚,只吃樹上野果,每公斤4000元
    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有價格昂貴的,也有價格很低的,今天我們來看看,在東南亞地區隱藏著一種魚,它的價格不輸於三文魚甚至是比最貴的三文魚還要貴。這種魚被稱為是「水中黃金」,美食家蔡瀾先生說它是世界上最貴的魚,每公斤4000元,它的中文名字叫做:「忘不了魚」,英文名字叫做:Empur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