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董卿:人生四次清零,借一腔孤勇,活出個盡情盡興
如果說春晚的主持讓我們見證了董卿的端莊大氣,那麼《朗讀者》則讓我們見證了董卿的優雅睿智。那春風拂面的笑靨、那溫婉動聽的聲音、那真誠貼心的話語,深得人心。董卿,這位集南方的靈動與北方的堅韌於一身的女子,活成了多少人心中理想的模樣!
然而,任何命運的垂青都不是白白相送,而是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換得。而董卿,這位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路走來,除了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心血,還有她那為追求夢想而敢於從頭再來的一腔孤勇,助她達到了他人無法企及的巔峰。
1.得失之間的權衡
在董卿的人生字典裡,曾有過四次人生的清零。從浙江有線電視臺文藝部到上海東方電視臺文藝部;當她主持的《相約星期六》正火爆時,卻放棄了上海東方電視臺文藝部,加盟到新成立的上海衛視;因主持《上海—雪梨雙向傳送音樂會》獲得金話筒獎,從而得到進入中央電視臺的機會,於是,獨自北上;當主持了10多年春晚等大型節目,成為名副其實的央視一姐時,卻又一次將自己的人生清零,開啟了出國深造的徵程。
如果說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放棄是基於董卿年輕者的無畏,那麼第三次將人生清零,離開上海時,董卿已經29歲了。
29歲,不少姑娘們已經步入婚姻殿堂,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董卿也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了;並且,上海是她從小就渴望留下的地方,這裡不但生活著父母,還有朋友;事業方面自己在上海已經混得風生水起……上海讓人留戀的地方太多了,到了北京則意味著一個29歲的姑娘要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從零開始,前方等待她的是未知的未來。
董卿的內心進行著痛苦的掙扎,她一遍遍問自己:「如果今後的生活裡,再也沒有央視拋來的這樣的機會,你心底裡能不能接受?」最終,她放棄上海的一切,選擇前往北京。
第三次的人生清零,讓董卿迎來了主持事業的輝煌,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回眸過去,當年北上是值得的。
可是,2013年,處於事業頂峰且已經40歲的董卿開始為出國深造做準備,這意味著她又要一切從零開始。這次的放棄,她並不是沒有顧慮。
已經40歲,出國深造回來,國內也許已經沒有了她的位置。但是,董卿不想再讓自己的日子無休止的重複下去,那種職業的倦怠感告訴她與其混日子不如不做。而且「學無止境,遇到了自己想做的事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太晚。」
董卿總是這樣,「不安分」,不固守,她願意遵從自己的內心,接受挑戰,每天都做一個嶄新的自己。
2.壯士斷腕的決心
從上海剛到北京的那段日子對於董卿而言是非常難熬的。
工作上,她成為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魅力12》的主持人。這對於一直生活在初來乍到的董卿來說是一個挑戰。不僅是因為董卿一直生活在南方,對西部文化不熟悉,更是因為由於是個新節目,節目組的人又來自五湖四海,交流趕來的困難也是難以想像的。
生活上,董卿由上海的「金鳳凰」變成了北京的「一隻候鳥」。一個人租房子,董卿形單影隻,只能自己跟自己說話;一個人擠地鐵、坐出租,沒有人知道她是誰。
由上海到北京的巨大的心裡落差,讓董卿一度灰心喪氣,於是,沒有節目的日子,她經常飛回上海的父母身邊。
但這樣的生活過了不久,她就對自己做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回到父母身邊是因為思念父母,更是自己對現狀的一種逃避。而她,不想做逃兵。
於是,她強迫自己適應北京的生活,下定決心,忍著也要在北京堅持下去,不再動不動飛到父母身邊求庇護。
從半個月到一個月,再從一個月到一年,董卿漸漸習慣了奮力在北京拼搏的自己。日漸嶄露頭角,為觀眾所認識、所熟悉。
正是因為每一次前進,都下定了壯士斷腕的決心,不給自己留後路,董卿才成就了輝煌的自己。
3.歷盡煎熬的踐諾
董卿曾說,自己在央視安身立命的16年,靠的是百分之百的投入,為了準備節目熬夜到凌晨二三點鐘對她而言是家常便飯。董卿對完美的追求,對自己的苛責,更表現在《朗讀者》的錄製當中。
有一次,董卿團隊經過熬夜修改,將認為「完美」的版本交給董卿審核,正待他們覺得總算可以休息的時候,沒想到董卿讓他們重做,原因是有一個鏡頭沒有達到完美。
所有人聽後都蒙了。因為「1秒24幀,每一幀逐格去看,每一幀都按照那個標準修改,每個鏡頭3至5秒,而節目共計90分鐘。」董卿一幀又一幀地審片,換得《朗讀者》的精緻,這就是她做事風格。
在採訪黃永玉先生的那一期,我們董卿單膝跪地,傾聽黃老講述故人故事、故土故情的那一幕,而錄製背後的故事則更為感人。
「為了尋覓黃老「這輩子藝術和生命的根來自哪裡」,董卿決定去黃老的故鄉鳳凰古城拍一場外景,頭一天晚上3點多離開演播室,4點入睡,6點起床趕早班飛機,由於湘西交通不便,下午一兩點鐘才到,為了拍出這座小城的安靜,早晨4點多化妝,恰巧有下雨,6點多天還沒亮,只好等到7點,終於拍到了一個很美的鏡頭。也就是為了這一個鏡頭,董卿願意輾轉千萬裡,日夜兼程。
有人羨慕董卿的成功,你可曾知道董卿的付出?真的可以用「歷盡煎熬」來形容,但董卿沉浸其中,對她來說一切又都那麼平常。
有人曾問董卿:為什麼那麼勇於將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清零?董卿回答說:並不是知道未來一定美好,只為心中的那份夢想。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夢,只不過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把自己的夢給丟了,而董卿就是那個把夢想堅持到底,並且為了夢想而全力以赴的人。沒有酣暢淋漓的奮鬥,哪有盡情盡興的人生?董卿,這位一路走來乘風破浪的姐姐,值得敬佩!
(參考文獻《董卿:在時光中優雅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