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份:1979年
姓名: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起)
曾用名:深圳市職工學校
性質:公辦(市直屬)
類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制三年)
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深圳市先進單位」、「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深圳市高考工作先進單位」等
學校佔地面積8.7萬平米,建設總投資超5億元,設計參考國外校園的布局和建築風格,教學區域按照不同的專業系打造成中國書院式的圍合。
全部教室及實訓室均配置多媒體一體機、廣播系統,深圳市最先進的工業4.0培訓與體驗中心即將建立。
圖書館面積達2000多平米,紙質藏書7萬餘冊,報紙期刊140餘種,電子圖書130萬冊,每月持續更新。
大禮堂可容納上千人,配置先進的燈光、音響、投影、多媒體設備。
田徑場 排球場
體育館、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桌球場等運動設施一應俱全。
兩大食堂盡享各式美食,十多種自選菜式,還有麻辣燙、餃子、湯粉、燒味、排飯、焗飯等可供選擇。
學生宿舍4至6人一間,配有空調、洗漱間及獨立衛生間,每層樓配有自動洗衣機。
學校擁有一支品德優、學歷高、能力強、敬業愛生、朝氣蓬勃的年輕輔導員隊伍,為學生提供晚自習輔導、日常生活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等服務,用心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引導學生多元發展。
近年,我校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領域共獲得國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0項,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7項,市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4項。
累計有26名技能大賽獲獎學生獲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免試錄取資格,其中11名畢業生已免試升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有2名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獲得「國家獎學金」。
學校集中優勢辦學資源,對接區域重點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形成智能製造、信息技術、國際商貿、影視影像等四個高水平專業群。2019年「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獲廣東省「雙精準」示範專業立項,「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專業被評為市級品牌專業,財經商貿人才培養極具特色。
學校大力推進「生活教育」,引進社會和臺灣優質教育資源,開設烘焙、街舞、戲劇、園藝、數獨、皮雕製作等多種選修及社團課程189門,開展各級各類技能競賽63項。學校與德國萊茵TÜV集團教育學院合作開設中德「雙元制」班,引進德國「雙元制」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專業按照德國「雙元制」模式實施教學。2017年,學校與中興通訊合作,產教融合培養網絡通信專業技術人才,2019年學校掛牌中興通訊供應鏈人才培養基地。特別是根據坪山區影視影像文化產業發展需求,學校與莊敬(深圳)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影像與影視技術專業,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專門人才。
學校2020屆畢業生中940人參加高職高考,931人超過專科分數線,上線率99%,4名考生成績進入全省前100名!其中15名技能大賽獲獎學生獲得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免試錄取資格。
學校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三所優質公辦高職院校開展「三二分段」中高職貫通培養。
被選拔到廣東省職業院校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試點班」的學生,實行5年制中高職貫通培養,相當於入讀我校中職專業同時被廣東省著名高職院校錄取,只要在中職畢業前按規定通過高職的轉段考核,即可直接繼續完成高職學段學習,5年畢業後取得高職院校全日制大專文憑。
學校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高職專業學院試點,目前有工業機器人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專業,由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我校及合作企業三方共建師資團隊,負責高職專業學院的教學及學生管理,學生畢業後取得信息學院全日制大專文憑。
合唱比賽 軍訓
學校緊扣時代主旋律,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致力於培育「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新時代青年,著力營造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精心組織藝術節、體育節、十佳歌手、學生創業大賽、「親愛的紅軍」舞臺演講劇等主題系列教育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學長團、義工隊、合唱團、舞蹈團、戲劇社、足球社、動漫社、街舞社、說唱社等40餘個特色社團,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020年,學校正式啟動「三職夢工廠」——雙創街的運營,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在校就業、創業教育與機會,並向優秀學生創業團隊發放項目啟動資金,打造「教育+品牌」的新型產教聯合創業基地。
街區含學生自主創業區、創新智造區、雙創孵化區等五大區域,業務涵蓋文創、藝術、電競、VR、烘焙、服務、零售等領域,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創造了無限的發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