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朱瓊蘇和朱桂嫦在給現場救援人員送餐。劉鵬攝
中新網貴州水城7月26日電 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救援:村民清晨做「愛心餐」 肩挑近兩公裡
記者 劉鵬 袁超 蒲文思
「大姐,飯菜很好吃,明天還有嗎?」
「有,明天還是自家特色飯菜。」
「謝謝大姐!」
看著救援人員們狼吞虎咽地吃著自己做的飯,朱瓊蘇臉上露出了笑容。
7月23日21時20分許,貴州省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件。災情發生後,貴州官方第一時間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武警、消防、礦山救護等救援人員快速趕到現場開展救援。截至目前,現場有近1000名救援人員參與救援,當地民眾也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到救援之中。
朱瓊蘇的家就在山體滑坡對面的山腰上。那一晚,朱瓊蘇和丈夫一夜未睡,他們心裡一直在想:被困的村民們現在怎樣了,有沒有人被救出來。從黑夜到白天,朱瓊蘇一直盯著對面看救援的情況。「每當看到有人被救出時,心裡就很踏實,眼淚不自覺地就流下來。」
24日中午,看到現場救援人員輪換著吃簡易的午飯時,朱瓊蘇的心再次被觸動。「他們吃飯很快,匆匆就吃完了,有的只是簡單啃幾口饅頭,吃幾口泡麵就繼續去搜救。」朱瓊蘇說,「他們看起來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大。」
「我要給他們做飯。」隨即,朱瓊蘇去超市買了食材、餐盒、筷子,還叮囑丈夫新買一罐煤氣。
圖為朱桂嫦在準備食材。劉鵬攝
「我們早上5點起來準備,要趕在中午時間把飯做好。」朱瓊蘇說,因為沒有電,做飯不是很方便。「我們做了兩桶甑子飯(用木甑蒸製的大米飯),甑子飯要花費一段時間,還有就是,做的分量多,所以要提前時間做好準備。」
朱瓊蘇把家裡剩餘的臘肉炒了,還炒了土豆絲等三菜一湯,夠100人左右食用。「都是我們這裡的特色菜,還擔心不合他們的口味,沒想到都吃完了,都說很好吃嘞。」朱瓊蘇笑著說。
朱桂嫦是朱瓊蘇的表妹。救援工作展開後,朱桂嫦在鎮上衛生院幫忙。「在這裡打掃衛生,打打下手,因為我剛做完手術不久,身體不太好,幫不上什麼大忙。」朱桂嫦說,聽了表姐的想法後,便和她一起準備飯菜。
「沒有吃飯的兄弟們,我們給你們送飯來了,你們辛苦了,這是我們自己家做的。」朱瓊蘇的家距離救援現場有近兩公裡的路程,為不影響救援現場的秩序,朱瓊蘇和朱桂嫦肩挑飯菜步行至救援現場警戒線外方便救援人員食用。
「好吃嗎?」「明天還有。」等到救援人員吃完,朱瓊蘇和朱桂嫦又回家去準備了。
記者了解到,朱瓊蘇一家四口,兩個孩子均在上大學,家中沒有固定的收入。平時,朱瓊蘇的丈夫在鎮上做臨工,每當周末趕集時,朱瓊蘇就在鎮上賣一些兒童用品貼補家用。
「吃飽了才有力氣救援,救出更多的被困鄉親。」這是朱瓊蘇的心願。丈夫說:「妻子朱瓊蘇平時在家看電視,看到救援畫面時,她邊看邊哭。」
送飯、送水、免費供餐……在救援現場,大家都在竭盡所能,為救援創造便利條件。目前,救援仍在緊張進行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