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關注山西】牢記殷切教導 走好山西新的徵程_山西新聞...

2020-12-27 山西新聞網

    

    人民日報《砥礪奮進的5年·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導·山西篇》提要

    山西始終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根本指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動轉型綜改試驗區「再出發」,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持久的風清氣正,努力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持久的強勁態勢,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增進人民福祉。

山西答卷·從嚴治黨:

    嚴厲懲治腐敗,嚴肅換屆紀律,激發內生動力,加強一線黨建,形成風清氣正、奮發有為的局面。

山西氣魄·改革開放:
    自主品牌絲路「圈粉」,產能合作發動「引擎」,文化輸出結交「新朋」,為發展轉型拓出一片新天地。

山西責任·民生改善: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在城鄉居民增收、教育、醫療、就業、養老、扶貧、社保等方面交出了優秀成績單。

山西路徑·轉型發展:
    打造戰略大平臺,營造「六最」好環境,建立「13710」工作制度,奮力推進轉型發展。

山西新貌·生態建設:
    扮靚山水林田湖,環保生產齊步走,轉變方式調結構,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山西魅力·文化旅遊:
    講好山西故事,帶活旅遊市場,引來開發熱潮;三晉文學、文化惠民亮點紛呈。

山西印象·人說山西好風光:
    三晉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景色壯美、美不勝收。

    8月10日,人民日報9-16版推出《砥礪奮進的5年·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導·山西篇》全景報導。
    9版頭條位置刊發了省委書記駱惠寧署名文章《牢記殷切教導 走好山西新的徵程》,在13版顯著位置刊登了對省長樓陽生的專訪,題為《肩負重大使命奮力轉型發展》。10—16版,每版為一個篇章,分別為「答卷·從嚴治黨」「氣魄·改革開放」「責任·民生改善」「路徑·轉型發展」「新貌·生態建設」「魅力·文化旅遊」「印象·人說山西好風光」,精彩講述了山西故事。展現了省委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帶領全省人民奮發有為、幹事創業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後全省上下奮力拼搏、大有作為、開放創新的時代風貌。


 

山西答卷 從嚴治黨

 

    嚴厲懲治腐敗,正風氣鼓士氣,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山西省委堅決貫徹中央對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嚴厲懲治腐敗。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作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三個試點省市之一,山西按照中央繪製的藍圖精心施工,加強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整合了反腐敗資源力量,構建起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
    2016年,全省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被問責1115人,今年一季度,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人次同比增長29.2%。
    嚴肅換屆紀律,選對人用好人,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山西省委堅持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幹部標準鮮明地樹立起來。
    全省嚴格「篩選」10053人充實新班子,449人被取消選拔或提名資格,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192人。全省市縣兩級領導班子中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的幹部佔到38.6%,鄉鎮領導班子具有兩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的幹部佔到90.5%。
    激發內生動力,幹實事解難事,最大限度調動幹部奮發有為的積極性。山西省委對幹部不僅注重紀律和制度約束,而且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和營造乾淨幹事環境。
    2016年山西省、市、縣三級共選派14477名幹部入駐4580戶企業,收集企業反映問題8812個,幫助解決和承諾辦結問題8636個,問題解決率達98%,去年全年政策性降低企業成本890億元。
    加強一線黨建,強基層固基礎,激勵幹部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山西省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強化「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構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工作機制。2016年,全省共培訓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2.7萬餘人。在待遇方面,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基本報酬最低達到當地農民人均收入兩倍,讓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願意留、待得久」。2016年鄉鎮黨委換屆中,就有250多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目前有2萬多名黨員幹部在貧困村駐村開展扶貧工作。激勵幹部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的政策體系已經形成。

    山西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六大重點任務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夯實良好政治生態的基礎
    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築牢良好政治生態的堅實防線
    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切實把好幹部培養使用起來
    鍥而不捨加強作風建設,忠實踐行黨的為民宗旨
    大力弘揚革命精神,不斷激發克難制勝的內生動力
    努力營造幹事創業大環境,充分調動黨員幹部的積極性


 

山西氣魄 改革開放

 

    自主品牌絲路「圈粉」,轉型之路提質增效,經貿合作彎道超車。7月5日,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珂爾美展覽中心,24家山西品牌企業、300多個行業品牌亮相。目前,「山西品牌絲路行」已開展三年,400多家企業、2000多種產品輪番登場,匈牙利、義大利、俄羅斯、波蘭等13個國家悉數留下了對山西的讚嘆。
    產能合作發動「引擎」,服務企業精準發力,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是山西開放的「主引擎」,山西積極爭當對接省份,承擔中國與蒙古國產能合作對接工作,山西企業華運能源集團在蒙古國的項目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國際產能重點項目庫。推進晉非合作區建設,引進了來自南非、模里西斯等國的十多戶入園企業。山西參與的中國—紐西蘭食品工業園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山西在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企業84家,累計投資達4.64億美元。2017年,首列從太原開出的中歐班列幫助太重的「巨無霸」出口俄羅斯。
    文化輸出結交「新朋」,民間交流加深理解,中國傳統魅力日增。英國切斯特菲爾德市、法國塞米爾昂諾克蘇瓦市、美國納什維爾市……一個個友好合作協議的籤訂,讓山西不斷地與異國城市「握手」,也開啟了這些城市了解山西的窗口。截至目前,山西省國際友城達到42個。在國家新型能源基地建設、國家低碳創新基地、煤電一體化等方面的實踐,山西最有心得。以此為基,山西坐鎮主場舉辦能源高峰論壇,邀請美國、俄羅斯等30國的嘉賓、19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26家國外知名企業代表來晉,探討新路徑、結交新朋友。舞劇《粉墨春秋》的世界軌跡已經划過10餘國。文化「走出去」,教育也不甘落後。太原理工大學幫助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建設的孔子學院,讓這所學校的學生激發起「對中國文化的強烈興趣」。山西省舉辦佛教文化研討會,邀請斯裡蘭卡宗教學者、嘉賓參會,在增進宗教交流的同時,也讓山西人更加堅定了走好「一帶一路」的決心。

 

山西責任 民生改善

 

    5年來,在山西,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增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232元增加到2016年的2735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064元增加到2016年的10082元。
    教育: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由2012年的497.97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654.14億元。
    醫療:全省醫療衛生機構財政補助金額由2012年的103.72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77.70億元。
    就業:2011年至2017年6月,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22.27萬人,託底安置「零就業」家庭等困難人員31.02萬人,全省共完成職業培訓431.55萬人次。
    養老:2016年享受生活補貼的老年人有184.7萬人,補貼金額5億元。截至2016年底,各類養老機構926所,設床位167862張,建立經濟困難高齡與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惠及近18萬老年人。
    社保:2014年全省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2016年底,全省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53.1萬人,農村低保對象118.5萬人。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267元上升到2016年的439元,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125元上升到2016年的270元。
    主要舉措:生態脫貧「互促雙贏」、產業重構「到村到戶」、易地搬遷「六環聯動」、黨建引領「強化一線」、凝聚合力「六個幫扶」、社會保障「政策兜底」。其中發展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2926個,惠及貧困人口4.75萬。建光伏扶貧村級電站712座,地面集中電站18座。建鄉村旅遊扶貧村試點132個,電商扶貧建設村級網11184個。醫療保障每年投入11.7億元,農村貧困人口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90%以上,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定額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提高農村低保標準為每年不低於240元。

 

西路徑 轉型發展

    山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指出:

    ● 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發展全局,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 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
    ● 把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抓手
    ● 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為中心,全力推動山西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和增長方式發生重大轉變

    1 站在時代高度開創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新局面
    2 構建多元化中高端現代產業體系
    3 用創新驅動培育新的動力源泉
    4 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根本途徑
    5 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
    6 打造全方位多領域對內對外開放格局

    打造戰略大平臺
    ● 2月,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正式揭牌運行

    整合太原都市區8個園區
    出臺20條先行先試優惠政策
    下放省級行政管理權33項
    管委會同步配套26項政策制度

    ●全省國土面積2%左右規劃布局開發區建設
    5—10年時間,形成「一市一國家級開發區、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的格局

    營造「六最」好環境
    審批最少 流程最優 體制最順 機制最活 效率最高 服務最優

    「13710」工作制度
    對省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等重要會議作出的工作部署以及專項工作任務

    1 1天內要研究部署
    3 3天內要向省政府反饋辦理情況
    7 一般性問題原則上7天內要落實
    1 重大問題複雜問題1個月內落實解決,確實解決不了的,要拿出解決的時間節點和方案
    0 所有事項都要跟蹤到底、銷號清零,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結果

 

山西新貌 生態建設

 

    扮靚山水林田湖,打通增綠與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實施了大水網建設,並啟動了汾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河」生態修復。「七河」生態修復治理範圍11.2萬平方公裡,佔山西國土總面積的72%,是山西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從根本上改變河流生態面貌的一項重要實踐。
    為讓母親河水脈湧流,山西全力實施生態綠化工程。5年來,全省共完成營造林2056萬畝。
    環保生產齊步走,鐵腕治汙零折扣。今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山西,向山西交辦群眾反映問題33批3582件,辦結率、公開率均為100%。與此同時,山西還出臺了《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加強了省級層面的環保督察。
    轉變方式調結構,綠色發展領潮流。龍城太原在綠色出行上有兩張名片。一個是自成體系的慢行系統——公共自行車,另一個是全市8292輛傳統計程車全部油氣改電,成為一座計程車純電動化城市。據測算,通過更換純電動車,太原全市8292輛計程車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0萬噸、碳氫化合物2451噸、氮氧化物3478噸。在更換純電動計程車的基礎上,如果將全市的公交車、高汙染物流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車,年總用電將達21.09億度。因此,打造出「煤—電—車」產業鏈至關重要。
    在大同,清潔能源併網發電大步邁進。截至今年6月底,大同地區清潔能源併網裝機容量為342.04萬千瓦,佔地區總裝機容量的27.83%。

    劃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 5600萬畝
    累計完成村莊綠化 1189個
    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 2926個
    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 128.5萬畝
    林下經濟經營面積 551萬畝


 

山西魅力 文化旅遊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而今,山西立足歷史,吹響風光旅遊、紅色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的號角,各地旅遊牌打得風生水起。旅遊,給這片古老的黃土地帶來了新希望。
    一張名片,講好山西故事。旅遊專列的名字,一般以山西各地最響亮的名片命名,也連接了山西各個旅遊勝地。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莊園、平遙古城,一張張耳熟能詳的旅遊名片,為遊人們了解晉商故事、解讀山西傳統鄉村結構提供了絕佳舞臺。
    一種創新,帶活旅遊市場。去年6月,山西衛視一檔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突然火了。節目播出期間,很多山西人都拿起手機,為家鄉投上一票。山西對旅遊的重視可見一斑。在山西,施政者、參與者、圍觀者,都緊緊圍繞遊客做文章,「人人旅遊」的局面已經打開。
    一場改革,引來開發熱潮。2016年9月,為全面深化文化旅遊業改革發展,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旅遊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重點以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的景區管理權、經營權「兩權分離」為突破口,以引進戰略合作者為重要手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激發旅遊市場活力,加快實現景區景點專業化、公司化、市場化運營,並確定首批149家試點景區。2017年5月,山西省提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是山西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山西文化旅遊這一「富礦」期待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共謀發展。

    三晉文學傳承中續寫輝煌
    從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輝煌成就的「山藥蛋派」開始,山西作家從未缺席當代文學殿堂。近年來,延續了優良傳統的「文學晉軍」頻頻發力,佳作頻出,亮點紛呈,逐漸形成一個新的創作集群——三晉新銳作家群。老作家們仍然保持旺盛的創作活力,「60後」作家陸續成為主力,「70後」「80後」「90後」作家已漸入佳境。三晉文學,在傳承中續寫輝煌,在開放中走向世界。

 

山西印象 人說山西好風光

 

    從芮城的風陵渡一路由南向北跨過天鎮的李二口長城,從吉縣的黃河天險壺口瀑布一路由西向東跨過平定的萬裡長城第九關——娘子關,在山西,可盡情感悟表裡山河之美!
    三晉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丁村遺址、陶寺遺址、蒲津渡遺址、晉國遺址——一章章一頁頁,無不記錄著輝煌的中華文明。綿延3500多公裡的雄偉長城邊牆、雲岡石窟、懸空古寺、應縣木塔、平遙古城,令人流連忘返。
    蜿蜒的黃河在晉陝峽谷穿行千裡,留下老牛灣、乾坤灣等自然美景;雄偉的太行山和呂梁山孕育了三晉大地得天獨厚的壯美景色,王莽嶺、太行山大峽谷、五臺山、恆山——一山一美景,秀美壯美,美不勝收。
    山西好風光,今朝更好看!

本版製圖劉鐵軍

 

(責任編輯:李晉芳)

相關焦點

  • 2020,山西公安的奮鬥徵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山西公安抱定使命在肩、捨我其誰的擔當之志,堅持抓本咬根、戒虛求實的務實作風,改革創新,艱苦奮鬥,銳意進取,整體工作取得重大進步,公安隊伍發生重大轉變,整體工作進入全國先進行列,60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全省公安民警聚少離多護萬家燈火,風雪無阻保民生發展,無悔付出守三晉平安。過去的一年,我們枕戈待旦、連續奮戰,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山西師範大學閆可--有責任講好「山西故事」--山西青年報2020年08...
    此次生存訓練分別被央視新聞、中國青年網、山西日報、瀋陽電視臺等官方媒體多次報導,他還有幸成為了瀋陽電視臺特約記者,跟蹤記錄學員的生存情況,分別於晚上黃金時間發表兩期各30分鐘的專題紀錄片。   同年8月,他還策劃並組織了5人代表學校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第三屆 「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大學生微電影比賽。
  • 山西美景天下行!「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旅遊推介會在臺北舉行
    本次推介會通過視頻、PPT、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從吃、住、行、遊、購、娛等多方面對山西旅遊資源進行多角度的宣傳推介,重點加強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臺灣旅行商、新聞媒體了解山西、感知山西,組織臺灣同胞到山西旅遊觀光。本次臺北夏季旅展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時間從7月18日至7月24日。
  •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山西旅遊走進臺北
    記者19日從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暨「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旅遊(臺北)推介會在臺北市舉行。據介紹,此次推介會通過視頻、PPT、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從吃、住、行、遊、購、娛等多方面對山西旅遊資源進行多角度的宣傳推介,重點加強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臺灣旅行商、新聞媒體了解山西、感知山西,組織臺灣同胞到山西旅遊觀光。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暨「華夏古文明?
  • 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人民網大同12月17日電(常慧忠 汪軍)12月17日上午,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中央媒體與地方省屬高校合作新模式。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資源整合,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融媒體教學實踐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助力大同大學教育教學模式轉型,提升大同大學適應智媒體時代新型新聞傳播要求的教學水平。籤約儀式上,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社長胡健、山西大同大學黨委書記弓永華、大同市副市長郭蕾分别致辭。
  •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旅遊推介會在臺北舉行
    山西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昨晚,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暨「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旅遊(臺北)推介會在臺北市舉行。本次推介會通過視頻、PPT、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從吃、住、行、遊、購、娛等多方面對山西旅遊資源進行多角度的宣傳推介,重點加強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臺灣旅行商、新聞媒體了解山西、感知山西,組織臺灣同胞到山西旅遊觀光。本次臺北夏季旅展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時間從7月18日至7月24日。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山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天才在致辭中代表山西大學數萬名師生向山西大學商務學院2020級新生的到來表示衷心的祝賀。他指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作為山西獨立院校的領軍者,塑造自身品牌,提高育人質量,為同學們成長成才打造了良好的條件,希望同學們珍惜青春年華和大好前途,逐步融入山西大學厚重的歷史文化,融入商務學院嶄新的發展理念,以先輩業績激勵自己前行,在求知的路上不斷收穫成長。
  • 中央文明辦發布!山西是他們……
    評選工作啟動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有關行業部門根據中央文明辦評選通知要求,按照逐級推薦、層層審核、徵求意見、媒體公示等評選程序,推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設成績突出、職工素質較高、業務工作過硬、社會形象良好、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單位。中央文明辦經嚴格審核、從嚴把關,確定2890個單位作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候選單位。
  • (網媒看山西·融媒特稿)轉型新山西,帶給網絡媒體「一路驚喜」
    新華網太原11月22日電(王亮 蒲思靜)貨運滴滴、大數據中心、5G+煤化工……11月16日至20日,全國網絡媒體行走在太原、晉中、呂梁,工廠內、車間裡、村莊內傳統行業跨步轉型,新興產業紮根成長不少人用「驚喜」形容心中所感,今後要用新眼光看待轉型山西,更對2025年山西轉型出雛形增添了一份期待。  「網上刷屏 網下熱議」轉型新山西  「三言兩語道不盡轉型路上的精彩探索。」像新浪山西的郝智祥一樣,採訪團邁開雙腳丈量、睜大銳眼洞察、開動腦筋思考、不吝妙筆書寫山西轉型,達到了啟動儀式上期待的「網上刷屏 網下熱議」之效。
  • 「山西規模最大三甲醫院」山西大醫院正式更名山西白求恩醫院
    澎湃新聞 「今日,山西大醫院正式更名為山西白求恩醫院
  • 媒體解讀王儒林調任山西原因:基層工作經驗豐富
    2014年9月任山西省委書記。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據新華網 日前,中共中央對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進行了調整。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袁純清同志不再擔任山西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 山西醋用山西高粱!怎是一個好字能形容的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譜寫新時代山西新篇章告別「老玉米」 城郊特色農業開新花那接下來呢,我們要跟隨記者劉洋去太原市的清徐縣看一看。遊客:這個料聞得味道特別好,通過這個參觀還掌握了不少知識。
  • 山西怎麼了?
    如今,當你走進山西大小城市的街巷、路口,會看到很多這樣的醒目標語。筆者想,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標語,不僅掛在人們的目光所及之處,更已經掛在了山西人的心尖上。方向明確了,路子走對了,再遠的目標也能夠達到。關於「蹚」字,釋義有兩條,一指「從有水、草的地方走過去」,一指「用犁、鋤等把土翻開把草除掉」。
  • 盤點山西走出來的名人
    盤點山西走出來的名人一、李琦1955年,李琦出生山西大同,成長於陝西西安。小時候頑皮甚至有些頑劣的李琦在一片混亂和動蕩中白白耗費。2018年2月15日,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李琦與林永健、李明啟、王麗雲、李琦、李成儒、楊少華、戴春榮、白凱南、李建義、張立、楊紫、蔣詩萌、郭金傑等表演小品《為您服務》。
  • 山西農谷創新創業論壇在山西農大成功舉辦
    今年5月,山西農業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學院,打破圍牆辦學,率先走出校門,落地農谷,在踐行「谷城院」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中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創新創業學院將打造為山西農業大學探索構建創新研究、創業教育、雙創實踐三位一體的新農科雙創人才培養體系的橋頭堡和試驗田。▲吳長新作主旨報告。
  • 【媒體看呂梁·山西日報】「文旅+」讓磧口古鎮亮出新氣質
    【媒體看呂梁·山西日報】「文旅+」讓磧口古鎮亮出新氣質 2020-09-2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行進山西:1月大事紀要(上)
    在告別2019年和跨入2020年之際,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帶領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發展新時代治晉興晉強晉方略,以「四為四高兩同步」為總體思路和要求,以捨我其誰、眾志成城、敢勝必勝的膽魄和氣概,開啟了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山西篇章的新徵程。
  • 山西晚報創刊20周年,邀請12位讀者走進報社交流
    大家歷數了一系列難忘的山西晚報的品牌活動、重點稿件,如感動山西、最美社區幹部等最美系列,千裡走黃河,愛心送考生,圓貧困兒童六一心願等。同時,讀者代表就報社發展,從創意策劃、報導思路、報導題材、版面架構、媒體融合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建議。每一位讀者代表都向20歲的山西晚報,以及12月1日即將上線的山晚客戶端「北國新聞」表達出自己真摯熱烈的祝福。
  • 「緊跟黨走 逐夢青春」青年講師團走進山西新華電腦學校
    12月15日,太原市青年講師團來到山西新華電腦學校開展宣講活動,山西新華全體學生團員聆聽了宣講會。在觀看了《緊跟黨走,築夢青春》主題宣傳片後,三位講師結合各自工作經歷、切身感受和學習體會,就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作為、到艱苦崗位歷練和強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主題進行講述:太原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山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李泊萱老師,從高校教師到公益人,將公益變為信仰,他立足自己的個人經歷,結合自己感受,致所有有志青年,當我們為別人點亮一盞燈的時候,我們的世界也就此光明
  • 8位「山西籍」中央政治局委員
    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                                      1927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開始設立中央政治局,此後中國共產黨每屆中央委員會都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