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智能巡檢輕鬆實現智慧安防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一望無際的農田中,風向、風速、氣溫、溼度、降雨量變化如何,農作物生長狀況怎樣?通過農業氣象觀測系統提供的數據,技術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實時了解;

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上,旅遊客車駕駛員是否危險駕駛,車內是否有突發狀況?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線就可以監控,這是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在交通領域小試牛刀;

人來人往的海關,身姿小巧的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靈活穿行,提供智慧安防服務;

相對寧靜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裡,機器人來回檢測,這是城市作業系統在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體現;

在大自然中,智慧水立方平臺為江河湖泊全流域水環境管理和治理提供跟蹤監測、實時預警;

在區塊鏈領域,電子數據存證平臺實現了事項辦理全過程信息數據的可溯源、可追蹤、可取證……

 

日前,在江蘇無錫舉辦的2020智慧產業高峰論壇上,農業氣象觀測系統、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城市作業系統、智慧水立方平臺、電子數據存證平臺等6款來自航天系統的智慧產業產品的發布,引起與會專家和來自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代表高度關注。

農田養分如何,怎樣實施科學田間管理?農業氣象觀測系統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動力

氣象對於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安吉白茶的產地浙江安吉,很多茶園裡都可以見到一種小型天線一樣的裝置。

可別小看這個外觀平平無奇的裝置,通過它上面裝備的農業氣象觀測系統,技術人員能時刻監測氣象變化。結合茶園氣象數據,系統還能為茶葉何時開採、怎樣實施科學的田間管理提供建議。

航天新氣象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能充分感知農作物生長狀況及其周圍的氣象、土壤及水環境等信息,實現全天候、智能化自動觀測。

依靠多種傳感器,系統在滿足農業氣象觀測需求的同時,還可以開展農田生態系統環境要素實時監測、農作物生育期動態監測及農田養分等方面的生態氣象監測,判斷農作物的生長狀況。

在雲南省保山市的咖啡樹種植園裡,技術人員通過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別建設多套觀測主站和設備獲取氣象信息,並經過系統的圖像識別來了解咖啡樹長勢,進而分析環境與咖啡豆品質、產量之間的關係。

針對設施農業、大棚農業,該系統還引入物聯網理念,實現無線觀測。傳感器觀測節點採用無線通信方式,通過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觀測數據,可以利用藍牙與手機連接傳輸數據,還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數據。目前,無線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在上海崇明優質水稻種植區域應用,實現種植、收穫、儲藏、物流、銷售全過程的智能管控與農業信息數據的收集。

除了農業氣象觀測,通過配置不同的傳感器,該系統還可以進行更廣範圍內的生態氣象觀測。在陝西秦嶺、廣西北海、福建武夷山……該系統實現了區域地理環境、氣象要素、植被覆蓋、植被長勢、生物量等生態要素信息的實時觀測、收集、傳輸,為當地生態監測提供了數據支撐。

農業氣象觀測系統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推動力,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則為更多領域、行業、產業的智慧化提供了加速度。

已有10年「客運」駕齡的湘潭交發集團駕駛員黃偉,主要負責湘潭往返長沙的客運班線。經常是上午11點從長沙出發,下午2點左右到湘潭。這個時間段的長途駕駛,極易疲勞。黃偉說,在智能監控下,只要眨眼次數頻繁,或有超速駕駛情況,系統就會發出預警。

他所說的智能監控,指的是「兩客」(指從事旅遊的包車和三類以上班線客車)智能監管系統。「通過這一系統,能監控發現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接打手機等危險駕駛行為,及時向車輛所屬客運企業安全監控人員以及駕駛員預警。」湖南省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有關人員介紹,疫情防控期間,還能監控客車內是否有乘客未佩戴口罩。

由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所屬航天海特公司研發的「兩客」智能監管系統,是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在交通領域的應用。

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有關專家介紹,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是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打造的通用化、模塊化、可復用的行業應用平臺,其應用能有效消除信息應用壁壘,解決行業數據互通應用難題,為智慧城市建設、自然資源智慧監管等新基建提供精準服務。

近兩年,智慧產業應用平臺已在多個領域開展示範應用。在重要裝備管理領域,通過有效處理機載系統近4000個參數數據,保障了大型飛行器平穩運行;在林業領域,通過對林地遙感衛星大數據、無人機數據的智能分析與研判,讓工作人員在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林業災害監測預警、溼地資源管理、森林病蟲害監測、林業生態工程監測等工作中由跑林子變成動手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供電供水燃氣等各類管線井然有序排列,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直擊「馬路拉鏈」痛點

可以有人駕駛,在長距離轉場中起到代步作用;

可以自動駕駛,並在安防巡檢人員巡查的過程中自動跟隨;

可以遠程駕駛,通過遠程操控取代部分簡單重複的人工查驗工作,並過自動駕駛實現指定區域的巡航監控或呼叫響應……

在某海關,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一經推出試用,立即受到工作人員青睞。

作為一款為巡檢查驗人員量身打造的移動工作平臺,這輛看似普通的小車不僅具有多種運動模式,還搭載了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圖像識別系統與模塊化集成工具箱,能查驗、能監控、能採集交互信息,可以滿足全天候戶外工作需求,為巡檢查驗智能化提供了便利。

「這是智慧安防領域的一款智能化產品,適用於多個安防場景。」航天四院所屬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車主要適用於海關巡檢查驗,輔助海關工作人員完成貨物查驗工作,滿足自動巡檢、貨物查驗、危險環境探測及應急處置等場景應用需求。此外,該車還能應用於武警部隊在巡邏區域內智能巡檢,並適用於無人物流及園區巡檢等應用領域。

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開啟了智慧安防領域新模式,城市作業系統則賦能城市智慧應用與場景,開創了城市治理新局面。

走進成都地下綜合管廊總控中心,監控大廳的智能監控管理平臺上實時呈現著各類數據,結合指揮調度,可以實現統一管理。綜合管廊裡更是讓人大開眼界,這裡不僅有機器人「走來走去」,還能通行車輛。

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讓城市的供電、供水、燃氣、通信等各類管線井然有序排列在廊體中,實現了智慧管理,可逐漸緩解「馬路拉鏈」「道路蛛網」等帶來的困擾。

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有關應用軟體系統由航天三院304所負責開發。該所城市治理信息化事業部部長朱玉明介紹,通過智能監控,可以實現綜合管廊的運營監督評價、應急指揮管理、信息管理與發布、大數據分析應用、檔案管理等等。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相關系統,是城市作業系統在智慧城建領域的具體呈現之一。

針對傳統智慧城市數據孤島、重複建設等城市建設領域的痛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自主研發了城市作業系統。該系統通過打通多個獨立平臺和系統,實現共享數據、協同工作、靈活擴展,賦能智慧城市應用和創新,為城市建設提供復盤挖掘、經驗指導、決策支持、博弈推演等服務。系統還打造孿生城市自學習自適應新實踐工程,其實時感知數據、推演預案決策等功能,在國家重大活動演訓、消防應急、智能網聯車等領域得以充分應用。

除了智慧城建領域,城市作業系統在智慧應急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針對自然災害及重要設施安全運營問題,打造天空地一體化智慧應急體系,建設覆蓋早期風險識別、監測預報預警、災害動態感知、致災因子危險性、應急指揮通信、應急救援保障等全鏈條的智慧應急系統。

比如,在地質災害監測方面,據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安全監測系統部主任孫芳介紹,他們已研發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四大類主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並已在全國廣泛應用,覆蓋15個省、2000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

去年8月,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監測到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幸福小區即將發生山體滑坡,立即發出預警。當地相關人員火速組織疏散,在居民安全撤離12分鐘之後,滑坡發生,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從黑臭水體到水清岸綠,智慧水立方實時監測水質並分析預警

重慶的跳磴河,發源於沙坪垻區歌樂山獅子巖,在大渡口區跳磴鎮小南海注入長江。

河不長,幹流僅有25.75公裡;流域面積也不大,但流經之地卻是重慶主要的工業企業聚集區之一。特別是九龍坡區境內的14.15公裡河段,沿岸聚集了眾多工業企業,居住著大量人口。其水體治理,歷來是個難題。

從曾經的黑臭水體到如今的水清岸綠,跳磴河近年的變化,離不開當地幹部群眾的努力,也與重慶跳磴河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密切相關。

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環保事業部石曉飛向記者介紹,在跳磴河治理中,該公司開發的智慧水務管理系統能基於物聯網設備監測水質並進行分析、預警,實時反映流域水環境各指標變化及潛在影響因素。

流域內各監測點的水質、流量情況如何,通過該系統可以及時查看;流域視頻監控信息、預警信息,在系統上及時發布;各河段河長管理情況,系統上一目了然;想了解相關職能部門執法信息,無需在各業務模塊中切換,通過系統就可隨時獲取……該系統實現了對流域水環境的「一張圖」管理。

重慶跳磴河智慧水務管理系統,是智慧水立方平臺應用實踐之一。

聚焦美麗中國建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結合專業的水環境數值模型工具構建的智慧水立方平臺,集流域水環境監測一張網系統、河長制系統、水質預報預警系統於一體。該平臺能夠實現水環境的實時感知、及時整治和態勢研判,將「知水——治水——用水」相結合,解決水環境管理中現狀不清、來源不明和預判不精的問題。其應用可有力推動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系統化、精細化和智能化。

在大自然中,智慧水立方平臺可以實現江河湖泊全流域水環境管理與治理的跟蹤監測、實時預警;在區塊鏈領域,電子數據存證平臺則實現了事項辦理全過程信息數據的可溯源、可追蹤、可取證。

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籤合同要蓋章,到政府辦事填表要籤字,籤字的紙質合同或申請表可以存檔備查。

當前,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大量電子商務交易無需見面,在網上發生。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逐漸形成,一些政務服務在網上全程辦理,無需跑到辦事窗口。

無論是群眾、企業還是政府,都對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數據管理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而相關數據離散性地保存在政府多個部門系統中,既不利於保管和查驗,也容易丟失或被篡改,還存在權屬證明難等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到電子存證。

「電子存證是使用密碼算法籤名,結合區塊鏈技術對行政許可審批、電子合同等重要數據進行可追溯性存檔,能防止重要數據被篡改,解決如何反抵賴問題,是『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金融交易等領域越來越大規模發生應用後的必要技術環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政務專家韋章兵介紹,對此,該公司融合區塊鏈、微服務、國密算法等先進技術打造了安全可靠的電子數據存證平臺。該平臺可廣泛應用於政務服務、電子合同、專利版權、司法公證、教育公益、醫療衛生等領域,提供電子證據存儲,以及電子數據存證、取證、驗證、出證等服務,降低經營成本和運營風險,實現全流程數據的可共享、可溯源、可取證、可追蹤。

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密集部署推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發展,直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打造產業智慧化轉型。而體現航天技術創新應用的智慧產業產品,為智慧城市、智慧環保、智慧政務、智慧海關、智慧農業等加速發展提供了助力。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6個方面的主要目標,每個方面都與智慧產業息息相關,都需要『智慧』來賦能,推動實現國家安全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論壇期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說,航天科工積極響應並落實黨和國家關於建設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等發展戰略,將系統工程、空間信息應用、信息安全等航天特色技術與社會治理全方位深度融合,培育了智慧城市等30多個重點產業領域。

「器分有限,智用無涯。」智能技術有限,智慧應用無限。「航天智慧」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期待為新基建、創新型國家、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原文標題:無人智能巡檢實現智慧安防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視頻監控安防D1ne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不亞於智能安防,智慧消防市場蓄勢待發
    雖然國外消防與安防不分家,但在國內兩者仍然是獨立的發展,相比較安防,國內消防行業顯得更加低調。攝像機聯網的政策紅利讓安防行業一下子蓬勃發展起來,近年來機器視覺技術的融入,智能安防已經成為了新的風口。消防行業也在這股新的技術浪潮中得到質變的發展,智能化也被視為消防行業未來的趨勢。
  • 智慧零售變革意義深遠 安防企業解決新方案
    安防企業為推動新零售騰飛,紛紛推出解決方案,恰當地連接供需兩側,在零售商層面創造新價值,在消費者層面創造新體驗。 /微信等渠道實時通知推送報警信息,提前預防,實現「降損止耗」的目標。視頻+AI的應用,幫助大型連鎖企業管理人員實現智慧化管理防損,同步實現多終端管理協同。管理者不用盯在辦公室看屏幕,巡檢人員可以實現更合理的崗位職能配置,專業平臺、電腦、手機及多種軟體都可兼容支持數位化、可視化管理。
  • 5G加速智能安防產品落地,MediaTek AIoT高瞻布局
    伴隨AIoT這幾年的高速增長,智慧城市逐漸由幕後走向臺前。面對高達4萬億規模的市場份額,產業各界都摩拳擦掌。在談及智慧城市這塊大盤子中,有一部分不容忽視,那就是現階段已成熟且高達幾千億元的智能安防市場,它普遍被業內認為是即將大規模展開的智能使用場景。
  • 打造智慧安防小區 助力平安油田建設--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智慧安防...
    ,積極調研論證、溝通匯報,緊盯項目進展,多方統籌協調,全力推進所轄玉門油田生活基地12個居民小區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目前小區前端設備已安裝完畢,油田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初見成效。智慧安防小區是對傳統社區的升級,是對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的功能提升,通過結合時下熱門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為各小區建立更加智能化的安防系統,有利於預防和解決不法行為,讓小區管理變得更輕鬆,環境更安全。
  • 告別危險人工巡檢,軌道巡檢機器人
    巡檢機器人能在惡劣的環境運作,可根據預先設定的內容、路線自主巡檢;巡檢機器人會將所採集的視頻和聲音上傳至本地監控後臺;具有設備檢測數據報警功能等。通常在高危險地帶,安全係數低的地方,人無法做到精準的監控,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巡檢機器人代替人去巡查,大大地保障職工的安全,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監控效率。
  • 實地天津常春藤丨homey智能安防系統,構建社區生活的科技保護網
    而在智慧社區建設中,社區安防作為生活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使命與責任。智能歸家體系、安心居家體系、全維安防升級……也成了萬物互聯時代,考量人居標準水平的重要指標。智慧人居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智能產品,而是利用科技讓建築物、智能設備、服務系統融合才能讓房子變得更「聰明」,居住更舒適、更安全。
  • 智能車位鎖、指靜脈智能門鎖……各種智慧安防產品亮相石家莊
    掃描二維碼,即可付款把愛車開走;通過APP預約車位,解決了走親訪友無處停車的尷尬;指靜脈和人臉識別同時啟用,讓家更安全……22日,第十八屆河北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暨消防安全及應急救援展在石家莊會展中心舉行,各種智慧安防產品集中登場,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安防高科技饕餮盛宴。
  • 國內智能巡檢機器人發展現狀及主要企業
    傳統變電站監控和巡視主要通過人工方式,通過人的感官對設備進行簡單定性判斷,主要通過看、觸、聽、嗅等方法實現。   但是,人工巡檢存在著很多不足。傳統人工巡檢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檢測質量分散、手段單一等不足,人工檢測的數據也無法準確、及時地接入管理信息系統。並且,隨著無人值守模式的推廣,巡視工作量越來越大,巡檢到位率、及時性無法保證。
  • 首個5G智慧水電站落地:首創5G水下機器人清淤、巡檢作業
    面對水庫大壩消力池等水工建築物結構缺陷檢測的迫切需求和現有巡檢手段局限的困境,「5G 智慧電站」採用 5G 水下機器人搭載清淤和巡檢作業設備,在不排水的條件下,替代人工水下作業。使用 5G 水下機器人巡檢後,單次巡檢費用下降到 70 萬元左右、工期只需 20 天,降低了消力池檢測的成本和人力、物力,保障了下遊沿江城鎮及百姓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智能水電樞紐研究所副所長王皓冉介紹,亭子口智慧電站是國內首創水力發電領域水下機器人使用 5G 技術的項目。
  • 安防安防、智慧交通,2020高考利劍出鞘
    首先是考前智慧巡車對考點周邊的道路通行壓力進行實時監測;考中防作弊手段也在強化,巡航無人機、巡航機器人很好的解決了監控死角的問題;無人機高空捕捉畫面、信號源,地面搜索、巡邏,考場中布下「天羅地網下」不法分子無處藏身。總之,在高考這一場景中,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兩大智慧巨頭齊上陣,保障考試順利,加持考場安全。
  • 「央企在江西」讓「智慧」賦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19年2月11日,國家電投江西公司共青紅星光伏電站在江西省國際展覽中心實現智能無人機、機器人自動巡檢、智能安防、智能分析診斷等多場景智慧化功能驗證,標誌著全國首座應用5G通訊組網技術「智慧光伏電站」在贛落地。
  • 一周智慧城市|華為發布安防新品牌HoloSens;2020年取消ETC單卡優惠
    據工信部要求,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隨著NB-IoT劃入5G標準,規模化商用或即將到來,相關領域公司包括金卡智能、東信和平等。公司新動態華為智能安防戰略發布會成功舉行,安防新品牌HoloSens誕生億歐智慧城市訊,8月8日,華為舉行「洞見當下,預見未來」2019華為智能安防業務戰略發布會,現場發布了智能安防新品牌Huawei HoloSens,智能、開放、安全三大智能安防白皮書,
  • 智能安防巡邏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哪些,它的作用是什麼
    隨著人工智慧安防技術進一步加強,如今,很多城市都開始紛紛打造一座智慧型城市,安防機器人也普遍出現在各個行業當中,下面,國辰機器人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安防巡邏機器人在各種應用場景下的作用。 第一,打造智能家居生態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安全意識和智能生活理念的不斷深化,以遠程控制和實時監控為代表的物業安防市場的消費需求日益顯著。
  • 從安防這個引子,簡單聊聊對智能家居的看法
    某種意義上來講,安防只是智能家居的一個組成部分,屬於一個實際應用場景,隨著智能硬體的日趨流行,人們對於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同時越來越多的廠家也開始提供整套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比如Aqara、TCL、美的等廠家,開始由商業場景應用拓展到普通家庭應用,為想體驗智慧生活的人群提供了一種選擇。
  • 物聯網全景動態圖譜2.0|智能安防攝像頭企業匯總
    在數量暴增的同時,對攝像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正在從「看得見」向「看得懂」轉變,這就要求攝像頭更加「智慧」,可以預見,未來的安防攝像頭都會裝上「智能」的大腦。   智能安防攝像頭正在成為各大公司探索和突圍的重點領域,本文將對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科達、博世、宇視等傳統廠商的公司定位、產品介紹、財務指標三個方面進行系列分析。
  • 攜AI+安防雙基因 博思廷如何推動智能安防產業發展
    博思廷創新推出1+N解決方案,「1」指的是視頻監控聯網基礎平臺,,「N」指的是人臉識別、人體屬性識別、智能安防、車輛特徵提取、交通事件檢測、運維管理、智能管理等多種子系統智能模塊,構建豐富的智能化應用。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按需靈活選取智能子系統,組建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統。可以說這套解決方案既大幅拉低了AI技術在安防行業的應用門檻,也能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 天樞系留無人機警用安防監控系統實施方案概述--北京卓翼智能
    、反恐、安防等領域監控需求深度結合的應用,如圖1所示,通過在系留無人機上搭載光電吊艙,從高空對地面情況進行監測,並將得到的高清現場圖像信息通過系留線纜中的光纖傳輸到地面車輛內部的監控操作席位上,同時也可通過光纖將監控操作席位對無人機和吊艙的控制指令發送到空中平臺上,實現視頻和數據的空地雙向交互。
  • 智能開關實現遠程遙控!浙江移動助力5G+智慧電力新突破
    目前浙江移動以5G技術為基礎賦能多個智慧電力項目,不僅成功打造了國內首個基於5G基站的智能配電房,還率先實現了基於5G技術的智能開關遠程遙控,有效提升了電力的調控效率,為電力行業的5G應用起到了試點、示範作用。
  •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徵程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3:59:11
  • 上海將打造智慧社區老年食堂,開展「無人餐廳」試點
    ——構建高效智能的智慧終端設施網絡。聚焦社區生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社區智能安防、智能末端配送設施、智慧康養等終端設施合理布設。——形成規範有序的智能設施管理機制。社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配套制度更加優化,社區準入、退出流程更加規範,管理維護責任更加明晰,社區協商充分開展。——建成環境友好的智能建設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