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畢業一族合租分攤租金壓力
「找房好難」,22歲的「新北漂」趙伊靜在畢業季租房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她第一份工作的工資,一半都要用在房租上。為了節省開支,她下載了好幾個APP對比,還專門抽出一周時間輾轉看房。思前想後,最後定了公司附近月租金不到3000元的側臥。頭腦靈活的她,還特意找到了一位大學同學合住,這樣,房租負擔便減輕了一半。
在租金的成本預算之下,畢業生租房面積小是趨勢。日前貝殼研究院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對畢業生而言,北京和上海是最「擠」的城市。在北京,合租的房間平均面積僅為17.8平米;如果要去上海整租一套,房屋的平均面積只有58.9平米。這兩項指標在調研的城市樣本中均排在末位。總體而言,一線城市租賃面積明顯較低,「開門即是床」的說法,對於生活在一線城市的畢業青年而言,並非一句玩笑。
隨著進入社會後財富的累積,改善租住環境的願望大約人人都有。那麼,實現租房自由到底得準備多少錢呢?根據數據來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仍是房租水平最高的城市。在北京,如果有能力每月支付8200元,基本能夠租到95%的房子,而在瀋陽,只要2300元每月就可以租到95%的房子。如果按照租金佔比收入30%以下的原則來看,在北京、深圳、上海三個城市的稅後收入要達到25k—27k以上,才基本能夠實現租房自由。而以這樣的收入標準衡量,大多數畢業生實現租房自由要熬上幾年。
「要是在我老家,3000元能住上一套市中心的兩居。」如今,與同學合住的趙伊靜雖然時有抱怨,但這小小怨懟卻只停在嘴上,她從未動搖過留在北京工作的志向,她看重北京的發展,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她說,「總有一天,我也能租個兩居,住一間、空一間。」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