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是由生物或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學性刺激等)引起的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或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表現為咳嗽、咳痰等不適。 支氣管炎多為散發,一般無流行傾向。常發生於寒冷季節或氣候突然變化時,年幼或年老、體弱者易發生。絕大部分的支氣管炎不具有傳染性(病毒感染者除外)。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的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在男性患者的發生率稍高於女性。
我國人群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為3%~5%,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達10%~15%。北方人群患病率高於南方,農村人群患病率高於城市。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導致支氣管炎的發生。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少部分患者可有細菌感染的情況。 年齡、免疫等生物因素可能影響支氣管炎發病或急性加重,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亦可導致支氣管炎。 非生物因素包括季節變化、冷空氣、粉塵、刺激性氣體(或顆粒)、煙霧的吸入等,均可導致支氣管黏膜的損傷和炎症反應。
支氣管炎症狀具體如下:
1.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咳嗽是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表現,開始為乾咳,後出現咳痰,病程後期可出現黏液膿性痰。許多急性支氣管炎患者也伴有氣管炎,表現為呼吸及咳嗽時胸骨後劇烈疼痛。咳嗽通常持續10~20天,偶爾會延至4周甚至更長。如遷延不愈,可演變為慢性支氣管炎。
2.慢性支氣管炎 :緩慢起病,病程長。主要症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咳嗽以晨間咳嗽為主,睡眠時有陣咳或排痰。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和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清晨排痰較多,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可刺激排痰。
3.毛細支氣管炎 :早期呈現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1~2天後病情迅速進展,出現陣發性咳嗽,5~7天時達到疾病高峰。
4.喘息性支氣管炎 :喘息性支氣管炎又稱哮喘性支氣管炎,以咳嗽、喘息、氣促、兩肺哮鳴音為主要表現,常可反覆發作。
5.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症狀和體徵往往呈現非特異性。大多數患者表現為逐漸進展的氣促,常伴有乾咳、喘息。
6.支氣管炎的伴隨症狀與並發疾病有關。 當伴有發熱、寒戰、頭痛、肌痛、腹瀉等症狀時,可能同時合併了流感病毒感染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偶見兒童患者發生喘鳴,發熱少見,如果檢查提示以淋巴細胞為主的血白細胞升高常見,可能合併兒童百日咳: 當伴有發熱、咳嗽劇烈等症狀時,可能並發了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其潛伏期為2~3周,2~3天起病,表現為刺激性感染,可能有聚集性發病特點,須關注患者是否有接觸類似患者的經歷。 當喘息,若喘息明顯時,則為喘息性支氣管炎,部分可能合併支氣管哮喘。此外,有部分患者可伴肺氣腫,表現為勞動或活動後氣急。 對於<3個月的小嬰兒,可能伴有嘔吐、煩躁、易激惹、餵養量下降的情況,或可出現呼吸暫停,此時可能伴發毛細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