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 徐典波)今天,9位韓國藝術家和18位中國藝術家齊聚洞庭湖畔,在嶽陽市美術館「流動展廳」達觀美術館,聯袂參與「共通分母·兼容」中韓當代藝術交流展。這在嶽陽尚屬首次,對湖南當代藝術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陣容強大。韓國參展藝術家金英蘭、金政煥、金知鉉、李容澤、樸鍾慶、孫熙淑、文常旭、文水萬、張伯淳,大都是來自藝術學院等領域的知名藝術家,在當代藝術探索中各有千秋。中國參展藝術家段江華、黨朝陽、方新飛 、江巍、坎勒、李佔卿、李軍、劉文良、彭丕、秦宏、唐新宇、萬長林、王卿、王峰、餘慧、鄒建平、張雨曈、張渡,一直活躍在當代藝術探索前沿,且多次參展獲獎,都頗有建樹。
縱觀此次參展的當代藝術作品,其形式豐富、風格獨特,讓人耳目一新。從形式上來看,涉及漆畫、丙烯、薴麻、宣紙、布面、裝置及綜合材料的運用,藝術家的筆下和作品中,各種工具材料呈現出「兼容」的特質;從內容中欣賞,作品詮釋了風光雋永、風情多彩、生活精彩、世界新奇,展現出堅韌、浪漫、創新、時尚、進取的藝術狀態。藝術無國界,藝術家不約而同通過不同的藝術觀念和表現形式,訴說著內心的情感與追求,嘗試在個性和多元的環境中進行對話和反思。 展覽現場,藝術家一一現身,講解自己作品創作的過程和理念,贏得了觀展者的好評和掌聲。
具有特別意義的是,此次交流展由韓國藝術家張伯淳、達觀美術館館長唐新宇共同策展。此次交流展的主題為「共通分母」,翻譯為中文的意思即是「最大公約數」,其本意是一個數學術語,引申為文化上的概念即是最大限度地尋求利益共同點和共同價值觀。張伯淳認為,通過這次展覽,兩國藝術家將對各國的社會文化再一次思考,可通過交流為兩國文化發展作貢獻。唐新宇期許,「共通分母」藝術項目的初衷是增進中韓兩國藝術家及藝術機構之間的交流,進而能找到一種在兩國當代藝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共同性。
「兩國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出生命活力與超越性,形成了多元的特徵與面貌。」參展藝術家代表、湖南理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萬長林稱,從作品中人們也發現,沒有刻意的藝術邊界,看到的是一種一種共同的人格精神,是用藝術的力量來詮釋文化人格的內在精神。涓涓不壅,終為江河,交流展的點點滴滴,終將匯成滔滔江河,成為促進中韓友誼的洪流。
此次交流展將持續至10月22日,市民可以免費前往參觀。
[責編:徐典波]